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书娟专利>正文

一种抗冲击海底光电复合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9693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1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胀塑性流体填充在海底电缆中,大大提高了电缆抵抗由于潮汐、波浪、地震等对电缆造成冲击的能力,提高了电缆的实用性和寿命。一种抗冲击海底光电复合电缆由线芯、抗冲击填充条、第三编织屏蔽层、防蛀层、铜丝铠装层、抗冲击层、阻水层、聚氯乙烯绝缘层组成;所述线芯由电力线、光纤单元、中性线组成;成缆间隙采用抗冲击填充条进行填充,在线芯和抗冲击填充条外依次包覆第三编织屏蔽层、防蛀层、铜丝铠装层、抗冲击层、阻水层、聚氯乙烯绝缘层;所述电力线从内到外依次由无氧铜导体、聚四氟乙烯绝缘层、防火涂层、第一编织屏蔽层、第一硅橡胶绝缘层组成;所述光纤单元从内到外依次由光纤线芯、第二编织屏蔽层、第二硅橡胶绝缘层组成;中性线从内到外依次由镀锡铜导体、第三硅橡胶绝缘层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冲击海底光电复合电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底电缆,具体涉及一种抗冲击海底光电复合电缆。
技术介绍
我国是海洋大国,拥有299.7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包括内水、领海及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随着我国加大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尤其是对西沙等海域和海岛的建设,迫切需要加强海岛与大陆的联系,不仅需要加强电力的输送,而且需要加强信息的沟通,但是,西沙群岛等岛屿与我国内陆相距较远,海况复杂,由于船锚钩挂、磨损、电腐蚀、潮汐、波浪、地震等冲击造成损坏的几率也大大增加,所以,迫切需要一种不仅能抗磨损、电腐蚀,而且需要一种能够抵抗冲击的海底电缆。非牛顿流体中的胀塑性流体在受到较大的剪切应力时,会产生剪切稠化的现象。本专利技术利用胀塑性流体的剪切稠化现象,让填充在电缆中的胀塑性流体抵抗海底的海啸、海底地震等的冲击,保护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抗冲击海底光电复合电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抗冲击海底光电复合电缆由线芯、抗冲击填充条、第三编织屏蔽层、防蛀层、铜丝铠装层、抗冲击层、阻水层、聚氯乙烯绝缘层组成;线芯由电力线、光纤单元、中性线组成;成缆间隙采用抗冲击填充条进行填充,在线芯和抗冲击填充条外依次包覆第三编织屏蔽层、防蛀层、铜丝铠装层、抗冲击层、阻水层、聚氯乙烯绝缘层;电力线由无氧铜导体、聚四氟乙烯绝缘层、防火涂层、第一编织屏蔽层、第一硅橡胶绝缘层组成;聚四氟乙烯绝缘层挤包在无氧铜导体外,防火涂层涂敷在聚四氟乙烯绝缘层外,第一编织屏蔽层设置在防火涂层外,第一硅橡胶绝缘层包覆在第一编织屏蔽层外;光纤单元由光纤线芯、第二编织屏蔽层、第二硅橡胶绝缘层组成;第二编织屏蔽层设置在光纤线芯外,第二硅橡胶绝缘层包覆在第二编织屏蔽层外;中性线由镀锡铜导体、第三硅橡胶绝缘层组成;第三硅橡胶绝缘层包覆在镀锡铜导体外。第一编织屏蔽层、第二编织屏蔽层和第三编织屏蔽层均采用铜丝编制而成;抗冲击填充条沿着电缆轴向设置模仿芦苇维管束的空心束状结构,在空心束状结构内填充胀塑性流体;抗冲击层材料为聚四氟乙烯,抗冲击层共设置2层空心束状结构,第一空心束直径d1为1~3mm,第二空心束直径d2为2~4mm。抗冲击填充条和抗冲击层中填充的胀塑性流体依据以下组分的材料配制:半乳糖1.2~2.5份、阿拉伯糖2.3~3.0份、木糖1.4~2.5份、鼠李糖2.2~3.1份、葡萄糖2.1~3.4份、聚丙烯酸钠2.5~5.0份、魔芋胶3.3~5.0份、二氧化锆2.3~3.1份、小麦淀粉25~30份,水70~90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电力线、光纤单元和中性线间填充了成型抗冲击填充条,在线芯外设置了抗冲击层,抗冲击层模仿了芦苇茎中的维管束结构,并在抗冲击层的管状空腔内和维管束结构中填充了胀塑性流体,当海底发生海啸或地震等突然的较大的冲击时,电缆内的胀塑性流体变稠,抵抗外部冲击对海底电缆形状的改变,保护电缆线芯,使之不至于受到较大的力造成对线芯损坏,降低电缆的损耗和故障率。附图说明图1位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电力线、1-1为无氧铜导体、1-2为聚四氟乙烯绝缘层、1-3为防火涂层、1-4为第一编制屏蔽层、1-5为第一硅橡胶绝缘层、2为光纤单元、2-1为光线线芯、2-2为第二编织屏蔽层、2-3为第二硅橡胶绝缘层、3为中性线、3-1为镀锡铜导体、3-2为第三硅橡胶绝缘层、4为抗冲击填充条、5第三编织屏蔽层、6为防蛀层、7为铜丝铠装层、8为抗冲击层、8-1为第一空心束、8-2为第二空心束、9为阻水层、10为聚氯乙烯绝缘层。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抗冲击海底光电复合电缆由线芯、抗冲击填充条4、第三编织屏蔽层5、防蛀层6、铜丝铠装层7、抗冲击层8、阻水层9、聚氯乙烯绝缘层10组成;线芯由电力线1、光纤单元2、中性线3组成;成缆间隙采用抗冲击填充条4进行填充,线芯和抗冲击填充条4外依次包覆第三编织屏蔽层5、防蛀层6、铜丝铠装层7、抗冲击层8、阻水层9、聚氯乙烯绝缘层10;电力线1由无氧铜导体1-1、聚四氟乙烯绝缘层1-2、防火涂层1-3、第一编织屏蔽层1-4、第一硅橡胶绝缘层1-5组成;聚四氟乙烯绝缘层1-2挤包在无氧铜导体1-1外,防火涂层1-3涂敷在所述聚四氟乙烯绝缘层1-2外,第一编织屏蔽层1-4设置在防火涂层1-3外,第一硅橡胶绝缘层1-5包覆在第一编织屏蔽层1-4外;光纤单元2由光纤线芯2-1、第二编织屏蔽层2-2、第二硅橡胶绝缘层2-3组成;第二编织屏蔽层2-2设置在光纤线芯2-1外,第二硅橡胶绝缘层2-3包覆在第二编织屏蔽层2-2外;中性线3由镀锡铜导体3-1、第三硅橡胶绝缘层3-2组成;第三硅橡胶绝缘层3-2包覆在镀锡铜导体3-1外。第一编织屏蔽层1-4、第二编织屏蔽层2-2和第三编织屏蔽层5均采用铜丝编制而成。抗冲击填充条4具有沿着电缆轴向设置的管状空腔结构,在空腔内填充胀塑性流体。抗冲击层8材料为聚四氟乙烯,共设置2层空心束状结构,第一空心束8-1直径d1为1mm,第二空心束8-2直径d2为2mm。抗冲击填充条4和抗冲击层8中填充的胀塑性流体依据以下组分的材料配制:半乳糖1.7份、阿拉伯糖2.6、木糖1.8、鼠李糖2.6份、葡萄糖3.0份、聚丙烯酸钠2.8份、魔芋胶4.1份、二氧化锆2.9份、小麦淀粉28份,水85份。实施例2:抗冲击层8材料为聚四氟乙烯,共设置2层空心束状结构,第一空心束8-1直径d1为3mm,第二空心束8-2直径d2为4mm。抗冲击填充条4和抗冲击层8中填充的胀塑性流体依据以下组分的材料配制:半乳糖1.2份、阿拉伯糖2.3份、木糖1.4份、鼠李糖2.2份、葡萄糖2.1份、聚丙烯酸钠2.5份、魔芋胶3.3份、二氧化锆2.3份、小麦淀粉25份,水70份。其余未述之处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抗冲击层8材料为聚四氟乙烯,共设置2层空心束状结构,第一空心束8-1直径d1为2mm,第二空心束8-2直径d2为3mm。抗冲击填充条4和抗冲击层8中填充的胀塑性流体依据以下组分的材料配制:半乳糖2.5份、阿拉伯糖3.0份、木糖2.5份、鼠李糖3.1份、葡萄糖3.4份、聚丙烯酸钠5.0份、魔芋胶5.0份、二氧化锆3.1份、小麦淀粉30份,水90份。其余未述之处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抗冲击海底光电复合电缆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冲击海底光电复合电缆由线芯、抗冲击填充条(4)、第三编织屏蔽层(5)、防蛀层(6)、铜丝铠装层(7)、抗冲击层(8)、阻水层(9)、聚氯乙烯绝缘层(10)组成;所述线芯由电力线(1)、光纤单元(2)、中性线(3)组成;成缆间隙采用抗冲击填充条(4)进行填充,在所述线芯和所述抗冲击填充条(4)外依次包覆第三编织屏蔽层(5)、防蛀层(6)、铜丝铠装层(7)、抗冲击层(8)、阻水层(9)、聚氯乙烯绝缘层(10);所述电力线(1)由无氧铜导体(1‑1)、聚四氟乙烯绝缘层(1‑2)、防火涂层(1‑3)、第一编织屏蔽层(1‑4)、第一硅橡胶绝缘层(1‑5)组成;所述聚四氟乙烯绝缘层(1‑2)挤包在所述无氧铜导体(1‑1)外,所述防火涂层(1‑3)涂敷在所述聚四氟乙烯绝缘层(1‑2)外,所述第一编织屏蔽层(1‑4)设置在所述防火涂层(1‑3)外,所述第一硅橡胶绝缘层(1‑5)包覆在所述第一编织屏蔽层(1‑4)外;所述光纤单元(2)由光纤线芯(2‑1)、第二编织屏蔽层(2‑2)、第二硅橡胶绝缘层(2‑3)组成;所述第二编织屏蔽层(2‑2)设置在所述光纤线芯(2‑1)外,所述第二硅橡胶绝缘层(2‑3)包覆在所述第二编织屏蔽层(2‑2)外;所述中性线(3)由镀锡铜导体(3‑1)、第三硅橡胶绝缘层(3‑2)组成;所述第三硅橡胶绝缘层(3‑2)包覆在镀锡铜导体(3‑1)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冲击海底光电复合电缆由线芯、抗冲击填充条(4)、第三编织屏蔽层(5)、防蛀层(6)、铜丝铠装层(7)、抗冲击层(8)、阻水层(9)、聚氯乙烯绝缘层(10)组成;所述线芯由电力线(1)、光纤单元(2)、中性线(3)组成;成缆间隙采用抗冲击填充条(4)进行填充,在所述线芯和所述抗冲击填充条(4)外依次包覆第三编织屏蔽层(5)、防蛀层(6)、铜丝铠装层(7)、抗冲击层(8)、阻水层(9)、聚氯乙烯绝缘层(10);所述电力线(1)由无氧铜导体(1-1)、聚四氟乙烯绝缘层(1-2)、防火涂层(1-3)、第一编织屏蔽层(1-4)、第一硅橡胶绝缘层(1-5)组成;所述聚四氟乙烯绝缘层(1-2)挤包在所述无氧铜导体(1-1)外,所述防火涂层(1-3)涂敷在所述聚四氟乙烯绝缘层(1-2)外,所述第一编织屏蔽层(1-4)设置在所述防火涂层(1-3)外,所述第一硅橡胶绝缘层(1-5)包覆在所述第一编织屏蔽层(1-4)外;所述光纤单元(2)由光纤线芯(2-1)、第二编织屏蔽层(2-2)、第二硅橡胶绝缘层(2-3)组成;所述第二编织屏蔽层(2-2)设置在所述光纤线芯(2-1)外,所述第二硅橡胶绝缘层(2-3)包覆在所述第二编织屏蔽层(2-2)外;所述中性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书娟
申请(专利权)人:袁书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