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制冷装置的充电桩或充电站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桩或充电站,尤其是一种带制冷装置的充电桩或充电站。
技术介绍
现有电动汽车充电桩均为风扇散热,夏日进风温度高达55℃,模块温升区间仅有10-20℃,温升较高时电源模块会降低输出功率,延长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提出一种带制冷装置的充电桩或充电站,能确保充电桩或充电站的安全运行,本技术包括充电桩和充电站。本技术具体实现是:由整流模块单元(22)、电气控制单元(21)、模块密闭空间(23)、制冷装置和分布式测温光纤(27)组成;整流模块单元(22)和蒸发器(24)安装在模块密闭空间(23)内,冷凝器(11)安装在充电桩或充电站的外壳的下部,分布式测温光纤(27)依次串绕在模块的表面;整流模块单元(22)由M层,每层由N个模块组成,M为2-10层,N为2-10个模块。本技术中:制冷装置的蒸发器(24)与冷凝器(11)和压缩机组(25)为分体式结构,分体式的制冷装置的蒸发器(24)为圆柱体形或平板形结构;蒸发器(24)的出风口为沿圆柱体的轴线方向或平板形蒸发器法线方向,冷风在模块密闭空间(23)内水平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制冷装置的充电桩或充电站,由整流模块单元(22)、电气控制单元(21)、模块密闭空间(23)、制冷装置和分布式测温光纤(27)等组成,其技术特征是:整流模块单元(22)和蒸发器(24)安装在模块密闭空间(23)内,冷凝器(11)安装在充电桩或充电站的外壳的下部,分布式测温光纤(27)依次串绕在模块的表面;整流模块单元(22)由M层,每层由N个模块组成,M为2‑10层,N为2‑10个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制冷装置的充电桩或充电站,由整流模块单元(22)、电气控制单元(21)、模块密闭空间(23)、制冷装置和分布式测温光纤(27)等组成,其技术特征是:整流模块单元(22)和蒸发器(24)安装在模块密闭空间(23)内,冷凝器(11)安装在充电桩或充电站的外壳的下部,分布式测温光纤(27)依次串绕在模块的表面;整流模块单元(22)由M层,每层由N个模块组成,M为2-10层,N为2-10个模块。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制冷装置的充电桩或充电站,其技术特征是:制冷装置的蒸发器(24)与冷凝器(11)和压缩机组(25)为分体式结构,分体式的制冷装置的蒸发器(24)为圆柱体形或平板形结构;蒸发器(24)的出风口为沿圆柱体的轴线方向或平板形蒸发器法线方向,冷风在模块密闭空间(23)内水平方向循环;冷凝器(11)和压缩机组(25)安装在充电桩或充电站壳体的底部,冷凝器出风口(12),在充电桩或充电站壳体的侧面与冷凝器(11)和压缩机组(25)邻近的侧边。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制冷装置的充电桩或充电站,其技术特征是:制冷装置的蒸发器(24)、冷凝器(11)和压缩机组(25)为整体结构,蒸发器(24)和出风口(26)安装在模块密闭空间(23)内,冷风向上吹出,在模块密闭空间(23)内上下循环。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制冷装置的充电桩或充电站,其技术特征是:单整流模块单元(22)的分布式测温光纤(27)穿绕顺序为,先在整流模块的最上层平面自左或右向右或左排绕,贴紧整流模块各个测温点,然后向下层按上层同样规律穿绕至底层;多整流模块单元(22)的分布式测温光纤(27)穿绕顺序为,先在所有整流模块单元(22)的整流模块最上层平面自左或右向右或左排绕,贴紧整流模块各个测温点,然后向下层按上层同样规律穿绕至底层。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制冷装置的充电桩或充电站,其技术特征是:充电桩的正面的面板左侧的上部装有指示灯(2)、紧急停止按钮(3)、面板右侧的上部装有仪表指示单元(7)、面板右侧的中部装有充电枪座(8)、侧面上部装有半椭圆形的充电枪线挂架(9)、下部有充电枪出线口(10)和冷凝器出风口(12);充电桩具有1个或多个整流模块单元。6.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制冷装置的充电桩或充电站,其技术特征是:充电桩内的模块密闭空间(23)安装有2个整流模块单元(22),两个整流模块单元(22)分置在圆柱形蒸发器(24)前方的两边,两个整流模块单元(22)的进风口相对放置,中间留有进风通道正对圆柱形蒸发器(24)的出风口,冷风由两个整流模块单元(22)的进风口吸入,吸收整流模块单元内部热量后,从整流模块单元(22)后部出风口吹出,经过圆柱形蒸发器(24),再次从圆柱形蒸发器(24)的出风口吹出,在模块密闭空间(23)形成循环。7.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制冷装置的充电桩或充电站,其技术特征是:充电桩内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