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筒二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95076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筒二胡,其结构包括琴杆、主共鸣箱、副共鸣箱、主琴弦、副琴弦、主琴码、副琴码、主蛇皮和副蛇皮;所述主共鸣箱的下方设有副共鸣箱;所述副共鸣箱与主共鸣箱的结构相似;所述副共鸣箱的方向与所述主共鸣箱的方向相反;所述副共鸣箱的音口的朝向与所述主共鸣箱的音口的朝向相反;所述主共鸣箱与所述副共鸣箱之间设有副琴弦;所述副琴弦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主蛇皮上;所述副琴弦另一端绕过主共鸣箱上的振动棒后连接在所述副共鸣箱的一侧的壁上;所述副蛇皮上设有副琴码;所述副琴码支撑着所述副琴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因为副共鸣箱的发声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发出比传统二胡更洪亮更立体的乐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筒二胡
本技术涉及一种二胡,尤其涉及一种双筒二胡。
技术介绍
二胡是中国民乐中的代表,但传统的二胡具有声音小和立体声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筒二胡,其声音洪亮、音质甜美、立体感强。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筒二胡,其结构包括琴杆、主共鸣箱、副共鸣箱、主琴弦、副琴弦、主琴码、副琴码、主蛇皮和副蛇皮;所述主共鸣箱的下方设有副共鸣箱;所述副共鸣箱与主共鸣箱的结构相似;所述副共鸣箱的方向与所述主共鸣箱的方向相反;所述副共鸣箱的音口的朝向与所述主共鸣箱的音口的朝向相反;所述主共鸣箱与所述副共鸣箱之间设有副琴弦;所述副琴弦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主蛇皮上;所述副琴弦另一端绕过主共鸣箱上的振动棒后连接在所述副共鸣箱的一侧的壁上;所述副蛇皮上设有副琴码;所述副琴码支撑着所述副琴弦。所述振动棒的两端通过钢丝安装在所述主共鸣箱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因为副共鸣箱的发声使得本技术能够发出比传统二胡更洪亮更立体的乐音。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的二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主共鸣箱和副共鸣箱的轴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其结构包括琴杆1、主共鸣箱2、副共鸣箱21、主琴弦3、副琴弦31、主琴码4、副琴码42、主蛇皮1和副蛇皮51;主共鸣箱2的下方设有副共鸣箱21;副共鸣箱21与主共鸣箱2的结构相似;副共鸣箱21的方向与主共鸣箱2的方向相反;副共鸣箱21的音口的朝向与主共鸣箱2的音口的朝向相反;主共鸣箱2与副共鸣箱21之间设有副琴弦31;副琴弦31的一端连接在主蛇皮5上;副琴弦31另一端绕过主共鸣箱2上的振动棒41后连接在副共鸣箱21的一侧的壁上;副蛇皮51上设有副琴码42;副琴码42支撑着副琴弦31。振动棒41的两端通过钢丝安装在主共鸣箱2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当用弓子拉动主琴弦3时,主琴弦3的振动带动主琴码4振动带动主蛇皮5的振动发声。主蛇皮5的振动带动副琴弦31的振动进而带动副蛇皮51的振动发声。因为主蛇皮5的振动使得主共鸣箱2共鸣以及副蛇皮51的振动使得副共鸣箱21的共鸣使得主共鸣箱2和副共鸣箱21同时共鸣发声,且主共鸣箱2的发声方向和副共鸣箱21的发声方向不在同一方向使得声音具有立体感。所以本技术的声音比传统的二胡更大更具有立体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筒二胡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筒二胡,其结构包括琴杆、主共鸣箱、副共鸣箱、主琴弦、副琴弦、主琴码、副琴码、主蛇皮和副蛇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共鸣箱的下方设有副共鸣箱;所述副共鸣箱与主共鸣箱的结构相似;所述副共鸣箱的方向与所述主共鸣箱的方向相反;所述副共鸣箱的音口的朝向与所述主共鸣箱的音口的朝向相反;所述主共鸣箱与所述副共鸣箱之间设有副琴弦;所述副琴弦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主蛇皮上;所述副琴弦另一端绕过主共鸣箱上的振动棒后连接在所述副共鸣箱的一侧的壁上;所述副蛇皮上设有副琴码;所述副琴码支撑着所述副琴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筒二胡,其结构包括琴杆、主共鸣箱、副共鸣箱、主琴弦、副琴弦、主琴码、副琴码、主蛇皮和副蛇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共鸣箱的下方设有副共鸣箱;所述副共鸣箱与主共鸣箱的结构相似;所述副共鸣箱的方向与所述主共鸣箱的方向相反;所述副共鸣箱的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福君
申请(专利权)人:巫山县创想乐器工作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