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致俭专利>正文

用于优化音质的流线型古琴腹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18903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2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优化音质的流线型古琴腹腔结构,改变了常规古琴纳音的多棱角形状,有效增大了声音反射面积。该结构包括:面板,第一纳音,第二纳音和强化筋;其中,面板具有外表面和内表面,外表面标记有十三个徽位,内表面朝向古琴底板;第一纳音位于面板的天柱部和地柱部之间,从面板的内表面隆起并具有第一驼峰,所述第一纳音不关于所述面板的长轴对称,并且所述第一驼峰位于所述低音侧;第二纳音位于面板的地柱部与面板的尾部之间,从面板的内表面隆起并具有第二驼峰,所述第二纳音不关于所述面板的长轴对称,并且所述第二驼峰位于所述低音侧;强化筋设在面板内表面的高音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优化音质的流线型古琴腹腔结构
本技术涉及古琴发声系统的
,特别涉及一种流线型纳音结构。
技术介绍
古琴作为中国古典乐器的一员,其音色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即含蓄幽怨,韵味绵长。古琴的琴声来源于琴弦以及古琴琴体的振动,琴体内部的腔体相当于音腔,该腔体内部还设有天柱和地柱,因此,振动产生的声波可以在腔体内部被多次反射和放大,音腔起到初次放大声音的效果。常规的古琴内部通常还设有纳音结构,这种纳音结构通常是矩形体,有些是粘在古琴面板上,有些则是在“挖”古琴面板的时候直接构造形状。从古琴实际的弹奏效果来说,增加纳音结构主要是为了增强古琴音腔的复杂度,使得扩音效果更好。然而,若纳音具有较多的棱角,则声波在音腔内一旦碰到棱角则不仅不会被放大,反而会被棱角吸收或沿原路线反射。因此,希望设计一种有效帮助放大古琴琴声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增强音质的流线型纳音结构,改变了常规古琴纳音的多棱角形状,并且通过从而有效防止面板和底板沿其变形方向的收缩变形。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优化音质的流线型古琴腹腔结构,该结构包括面板、第一纳音、第二纳音和强化筋;其中,面板为长方形板且包括呈凸弧面的外表面和呈凹弧面的内表面;沿面板长轴方向,外表面的一侧标记有一行徽位;内表面设有天柱部和地柱部并且内表面朝向古琴底板;外表面上徽位所在一侧对应于内表面的低音侧,外表面上远离徽位的一侧对应于内表面的高音侧;天柱部与地柱部之间的面隆起以构成第一纳音,第一纳音具有流线型的第一驼峰;第一纳音不关于面板的长轴对称,并且第一驼峰位于低音侧;第一驼峰的最高点与古琴底板相距10mm~15mm;强化筋设置在天柱部与地柱部之间,并且位于高音侧;地柱部到古琴尾部之间的面隆起以构成第二纳音,第二纳音具有流线型的第二驼峰;第二纳音不关于面板的长轴对称,并且第二驼峰位于低音侧;第二驼峰的最高点与古琴底板相距11~13mm。优选地,在天柱部与地柱部之间的高音侧,面板的外表面与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5mm。优选地,高音弦架设于面板的外表面上远离徽位的一侧。优选地,第一纳音和第二纳音均位于面板外表面的低音侧。优选地,第一和第二驼峰的最高点与古琴底板之间的距离不能小于8mm。优选地,天柱部与地柱部之间的、位于高音侧的面隆起成长方形条以构成加强筋。优选地,第一纳音的面积为0.028m2。优选地,第二纳音的面积为0.014m2。优选地,第一驼峰与古琴底板之间的距离为9mm。优选地,在天柱部与地柱部之间的高音侧处,面板的外表面与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5mm。本技术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区别及其效果在于:1.流线型且不对称的纳音结构极大地增加了声音的反射面,从而促进声波的散射,使得声音得到极大增强;2.面板的厚度不是均匀的,配合流线型纳音能够保证增强古琴高音和低音的音质,使得高音透亮、低音含蓄,古琴声音具有质感。应理解,在本技术范围内中,本技术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附图说明图1A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古琴的立体图。图1B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古琴的俯视图。图1C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古琴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古琴底面的示意图,示出了岳山、承露和面底板的垂直方向变形一致性结构。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岳山、承露和面底板的垂直方向变形一致性结构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岳山、承露和面底板的垂直方向变形一致性结构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面板内表面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一种用于优化音质的流线型古琴腹腔结构。图7是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流线型古琴腹腔结构的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拼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古琴底板加强结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古琴1承露部111龙龈部112面板11第一槽113第二槽114底板12第三槽121第一出音孔122第二出音孔123槽道124琴弦131弦131岳山14徽位15四徽154琴额16雁足17支撑条18封条19加强筋20天柱部115地柱部116第一纳音117第二纳音118强化筋119高音侧100低音侧200拼接板2具体实施方式在以下的叙述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名词解释:本申请文件中,一个三维物体的长轴是指该物体三个维度中最长的维度的方向的中轴线。或者说是该物体最长的方向的中心线。本申请文件中,纹理是木材轴向细胞的排列方向,基本与树干长轴平行,又叫直纹理。本申请文件中,年轮方向指的是木本植物主干横断面上的同心轮纹。本申请文件中,高音侧是指古琴面板内表面上对应于古琴“高音区”的一侧,低音侧是指古琴面板内表面上对应于古琴“低音区”的一侧。古琴整体结构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古琴1的结构示意图,包括:面板11,架设于面板11上的琴弦13和岳山14,以及底板12。如图1所示,岳山14垂直架设在面板11的承露部111之前,并且岳山14上设有用于穿系琴弦13的弦眼。古琴的琴弦13包括1~7弦且分别从面板11的龙龈部112延伸至岳山14并固定在弦眼上。琴弦13中,1~3弦为低音弦,所在的区域称作“低音区”,4弦是位于中间的琴弦13,5~7弦为高音弦,所在的区域成为“高音区”。面板11上设有十三个徽位15,命名规则为一徽、六徽、十二徽等待,每个徽位15实际表示的是垂直于面板11的基准面。因此,通过徽位15和琴弦13的交错,可以定位面板11上的位置,例如,一徽7弦,四徽4弦等等。古琴中,进一步地,1~7弦从龙龈部112向岳山14延伸,并且经过面板11的四徽154所在的垂直于面板11的基准面内向上延伸7.1~7.3mm的位置,直到与岳山14相接触并固定在岳山14上。斫琴时,琴弦13接触到岳山14的位置定为岳山14的安装高度。而且,四徽154和面板11龙龈部112之间的表面相对于四徽154与龙龈部112之间的连线下凹,并且最大的下凹距离是1.2~1.3mm。实验验证,从四徽154到龙龈部112的琴面向下略微凹陷是避免煞音和拍板出现的最佳结构,通过限定下凹的距离,能够不同程度的改善古琴的音效。其中,由于激励琴弦13发生机械振动的外力大小不同,较大的外力将增大琴弦13的振动量,极易出现琴弦13拍打琴面的情况,因此需要增加弦距;然而,若弦距远大于琴弦13的振幅,则又影响琴师发挥其弹奏技巧,进一步影响用户体验(即手感),从弦乐器使用角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而且还增加古琴外观的不协调性。具体地说,图1显示的琴面的最高点为四徽154点,1弦131从龙龈部112向琴额1615延伸并且经过四徽154点正上方7.2mm的位置,直到1弦131与岳山14相接触,该接触位置即为岳山14的安装高度,也就是岳山14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优化音质的流线型古琴腹腔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优化音质的流线型古琴腹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第一纳音、第二纳音和强化筋;其中,所述面板为长方形板且包括呈凸弧面的外表面和呈凹弧面的内表面;沿所述面板长轴方向,所述外表面的一侧标记有一行徽位;所述内表面设有天柱部和地柱部并且所述内表面朝向古琴底板;所述外表面上徽位所在一侧对应于所述内表面的低音侧,所述外表面上远离徽位的一侧对应于所述内表面的高音侧;所述天柱部与所述地柱部之间的面隆起以构成所述第一纳音,所述第一纳音具有流线型的第一驼峰;所述第一纳音不关于所述面板的长轴对称,并且所述第一驼峰位于所述低音侧;所述第一驼峰的最高点与所述古琴底板相距10mm~15mm;所述强化筋设置在所述天柱部与所述地柱部之间,并且位于所述高音侧;所述地柱部到古琴尾部之间的面隆起以构成所述第二纳音,所述第二纳音具有流线型的第二驼峰;所述第二纳音不关于所述面板的长轴对称,并且所述第二驼峰位于所述低音侧;所述第二驼峰的最高点与所述古琴底板相距11~13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优化音质的流线型古琴腹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第一纳音、第二纳音和强化筋;其中,所述面板为长方形板且包括呈凸弧面的外表面和呈凹弧面的内表面;沿所述面板长轴方向,所述外表面的一侧标记有一行徽位;所述内表面设有天柱部和地柱部并且所述内表面朝向古琴底板;所述外表面上徽位所在一侧对应于所述内表面的低音侧,所述外表面上远离徽位的一侧对应于所述内表面的高音侧;所述天柱部与所述地柱部之间的面隆起以构成所述第一纳音,所述第一纳音具有流线型的第一驼峰;所述第一纳音不关于所述面板的长轴对称,并且所述第一驼峰位于所述低音侧;所述第一驼峰的最高点与所述古琴底板相距10mm~15mm;所述强化筋设置在所述天柱部与所述地柱部之间,并且位于所述高音侧;所述地柱部到古琴尾部之间的面隆起以构成所述第二纳音,所述第二纳音具有流线型的第二驼峰;所述第二纳音不关于所述面板的长轴对称,并且所述第二驼峰位于所述低音侧;所述第二驼峰的最高点与所述古琴底板相距11~13mm。2.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致俭
申请(专利权)人:杨致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