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高导铜合金薄带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9472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具备高强度和高导电性能的铜合金薄各成分的含量是:Cr0.05%~0.10wt%;Zr0.05%~0.50%;Mg0.05~0.20wt%;混合稀土(Ce+Y)≤0.20%;余为Cu。其工艺方法包括:母合金的熔炼;双辊喷带急冷法制取合金;合金的固溶、固溶后变形和时效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高强度与高导电性兼顾的特点,其强度能够达到550~600MPa以上,电导率仍能保持在80%IACS以上,使用寿命比常规的铜合金提高3~5倍,且具有好的抗软化性能、高的高温强度和塑性,软化温度达到550℃以上;在300℃下强度的降低率小于10%,延伸率在5%以上,同时还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和耐磨损性能等性能,能够满足各行各业对铜合金高强高导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高强度和高导电性能的铜合金薄带及其制备工艺。它可用于电阻焊电极、缝焊滚轮、焊矩喷嘴、电气工程开关触桥、发电机的集电环、电枢转子、电动工具换相器、连铸机结晶器内衬、集成电路引线框架材料、电车及电力机车架空导线、高脉冲磁场的导体材料、沿海电厂的热交换材料和耐蚀部件、大型高速涡轮发电机的转子导条、大推力火箭发动机内衬等诸多领域。
技术介绍
高强度和高导电性是一对相互矛盾的特性,对铜合金材料也不例外。目前,通常研制开发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的基本原理是采用低固溶度的合金元素加入铜中,通过高温固溶处理,使得合金元素在铜基体中形成过饱和固溶体,强度提高、电导率降低;时效处理后,过饱和固溶体分解,大量的合金元素以沉淀相析出于铜基体中,电导率迅速提高,同时强度也因时效析出相的弥散强化作用而得以进一步提高。由于合金系中合金元素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其对合金导电率和析出强化两方面的影响。导电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合金元素的类型;合金元素对固溶体导电率的影响;合金元素在室温下的平衡溶解度;析出相的类型、数量、形态及大小等因素。析出强化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合金元素的类型及对溶解度变化曲线的影响;合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备高强度和高导电性能的铜合金薄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合金薄带含有Cu、Cr、Zr、Mg和混合稀土(Ce+Y),其中各成分的含量是:Cr0.05%~1.00wt%;Zr0.05%~0.50%;Mg0.05~0.20wt%;混合稀土(Ce+Y)≤0.20%;余为Cu。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平康布熙刘勇田保红任凤章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