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模块化锁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9381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模块化锁芯结构,包括锁芯本体,所述锁芯本体的中部设置有拨叉,所述锁芯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锁芯模块和第二锁芯模块,所述第一锁芯模块和第二锁芯模块的上部分别用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固定于所述锁芯本体上,所述第一锁芯模块和第二锁芯模块的下部分别用第一连接轴和第一连接轴固定于所述锁芯本体上,所述第一连接轴和第一连接轴分别用第一紧定轴和第二紧定轴固定于所述锁芯本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以上结构,可以实现不同总长度的锁芯以及不同长度的A、B段锁芯的拼接,从而可以适应不同规格的锁芯,通用性强,可靠性高,使用非常方便。

A new modular core lock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modular core lock structure, which includes a lock core body.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lock core body is set with a fork. The two sides of the lock core body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lock core module and a second core module,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first lock core module and the second lock core module are respectively used for a certain pin and second, respectively. The positioning pin is fixed on the lock core body. The first lock core module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second core module are respectively fixed on the lock core body by the first connecting shaft and the first connecting shaft, and the first connecting shaft and the first connecting shaft are fixed on the lock core respectively with the first fixed axis and the second tight fixed axis, respectively.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he above structure, and can realize the splicing of the lock core with different total length and the lock core of A and B segments of different lengths, so it can adapt to the lock core of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It has strong generality, high reliability and very convenient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模块化锁芯结构
本技术涉及门锁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模块化锁芯结构。
技术介绍
常见的机械门锁一般采用葫芦型锁芯2,如图1和图2所示。为适应不同厚度的门1(图1中的门1为沿厚度方向),葫芦型锁芯2通常被设计成固定长度L的形态,如长度为60mm,65mm,70mm,75mm…120mm。如果门锁的锁芯2在门1的厚度方向位置不居中,还会出现不同的A、B段锁芯组合,例如锁芯2的总长度L为70mm,但A段锁芯21是40mm,B段锁芯22是30mm。据统计,在60mm至120mm这个长度区间内,叠加上不同的A、B段锁芯组合,各种不同长度的规格种类可以达到67种之多。日常生活中通用的葫芦形锁芯,由于其长度规格种类太多,给生产厂家和消费者都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困扰。对生产厂家而言,为应对市场需求,需要备足不同长度的锁芯,而相当一部分规格锁芯的使用量极少,由此造成厂家的货物和资金积压。而对消费者而言,使用锁芯必须正确测量各段锁芯的长度及总长度,一旦操作有误,采购回来的锁芯将无法使用,只能重新采购正确的锁芯,如果消费者门的种类较多,意味着测量出错的几率更大,非常不利于安装及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模块化锁芯结构,可以实现不同总长度的锁芯以及不同长度的A、B段锁芯的拼接,从而可以适应不同规格的锁芯,通用性强,可靠性高,使用非常方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模块化锁芯结构,包括锁芯本体,所述锁芯本体的中部设置有拨叉,所述锁芯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锁芯模块和第二锁芯模块,所述第一锁芯模块和第二锁芯模块的上部分别用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固定于所述锁芯本体上,所述第一锁芯模块和第二锁芯模块的下部分别用第一连接轴和第一连接轴固定于所述锁芯本体上,所述第一连接轴和第一连接轴分别用第一紧定轴和第二紧定轴固定于所述锁芯本体上。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锁芯模块与第二锁芯模块的结构设计成一样;所述第一定位销与第二定位销的结构设计成一样;所述第一连接轴与第一连接轴的结构设计成一样。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锁芯模块的长度为10mm、15mm、20mm、25mm、30mm、35mm、40mm、45mm或者50mm。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锁芯模块的长度为10mm、15mm、20mm、25mm、30mm、35mm、40mm、45mm或者50mm。作为优选,所述锁芯本体的长度为40mm。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锁芯模块与锁芯本体的左半部分构成A段锁芯,所述第二锁芯模块与锁芯本体的右半部分构成B段锁芯。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上均设置有“V”形槽;所述第一紧定轴和第二紧定轴的头部设置成“V”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设置锁芯本体,锁芯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锁芯模块和第二锁芯模块,由于第一锁芯模块的长度和第二锁芯模块的长度可以设置成多种规格,通过不同长度的第一锁芯模块和第二锁芯模块,可以实现不同总长度的锁芯以及不同长度的A、B段锁芯的拼接。对于生产厂家而言,只要备好不同长度的锁芯模块,即可应对绝大部分的市场需求;对于消费者而言,在采购时不用担心测量误差,无论锁芯总长度和A、B段锁芯的长度各是多少,这种模块化的拼接方式都非常容易实现其需要的总长度和长度段分配。本技术结构简单,容易安装和操作,通用性强,各部分的组成零件刚性好,稳定性和可靠性高,使用非常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葫芦型锁芯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中,1-门,2-锁芯,21-A段锁芯,22-B段锁芯,31-第一锁芯模块,32-第二锁芯模块,41-第一定位销,42-第二定位销,51-第一连接轴,52-第二连接轴,61-第一紧定轴,62-第二紧定轴,7-锁芯本体,8-拨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新型模块化锁芯结构,包括锁芯本体7,锁芯本体7的中部设置有拨叉8,锁芯本体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锁芯模块31和第二锁芯模块32,第一锁芯模块31和第二锁芯模块32的上部分别用第一定位销41和第二定位销42固定于锁芯本体7上,第一锁芯模块31和第二锁芯模块32的下部分别用第一连接轴51和第一连接轴52固定于锁芯本体7上,第一连接轴51和第一连接轴52分别用第一紧定轴61和第二紧定轴62固定于锁芯本体7上。为便于批量化生产和安装,第一锁芯模块31与第二锁芯模块32的结构设计成一样,但长度不一定一样;第一定位销41与第二定位销42的结构设计成一样;第一连接轴51与第一连接轴52的结构设计成一样。第一锁芯模块31的长度L31和第二锁芯模块32的长度L32可以为10mm、15mm、20mm、25mm、30mm、35mm、40mm、45mm或者50mm。锁芯本体7的长度为40mm,换言之,锁芯本体7的左右两半部分的长度L71和L72均为20mm。第一锁芯模块31与锁芯本体7的左半部分构成A段锁芯21,第二锁芯模块32与锁芯本体7的右半部分构成B段锁芯2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锁芯模块31和第二锁芯模块32,可以实现不同总长度L的锁芯2以及不同长度的A、B段锁芯的拼接。例如,总长度L为60mm的锁芯2,第一锁芯模块31的长度L31和第二锁芯模块32的长度L32可以均选用10mm;总长度L为65mm的锁芯2,第一锁芯模块31的长度L31可以选用10mm,第二锁芯模块32的长度L32可以选用15mm;总长度L为70mm的锁芯2,第一锁芯模块31的长度L31和第二锁芯模块32的长度L32可以均选用15mm;总长度L为70mm的锁芯2,如果门锁的锁芯2在门1的厚度方向位置不居中,则第一锁芯模块31的长度L31可以选用10mm,第二锁芯模块32的长度L32可以选用20mm;以此类推,在此不再赘述。为了更好地将第一锁芯模块31和第二锁芯模块32的下部分别用第一连接轴51和第一连接轴52固定于锁芯本体7上,第一连接轴51和第二连接轴52上均设置有“V”形槽;相应地,第一紧定轴61和第二紧定轴62的头部设置成“V”形,这样既方便安装,又容易固定。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模块化锁芯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模块化锁芯结构,包括锁芯本体,所述锁芯本体的中部设置有拨叉,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锁芯模块和第二锁芯模块,所述第一锁芯模块和第二锁芯模块的上部分别用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固定于所述锁芯本体上,所述第一锁芯模块和第二锁芯模块的下部分别用第一连接轴和第一连接轴固定于所述锁芯本体上,所述第一连接轴和第一连接轴分别用第一紧定轴和第二紧定轴固定于所述锁芯本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模块化锁芯结构,包括锁芯本体,所述锁芯本体的中部设置有拨叉,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锁芯模块和第二锁芯模块,所述第一锁芯模块和第二锁芯模块的上部分别用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固定于所述锁芯本体上,所述第一锁芯模块和第二锁芯模块的下部分别用第一连接轴和第一连接轴固定于所述锁芯本体上,所述第一连接轴和第一连接轴分别用第一紧定轴和第二紧定轴固定于所述锁芯本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模块化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芯模块与第二锁芯模块的结构设计成一样;所述第一定位销与第二定位销的结构设计成一样;所述第一连接轴与第一连接轴的结构设计成一样。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模块化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芯模块的长度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福生黄燕梅罗琴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孚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