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流化床气化炉双上料入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993402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10:40
生物质流化床气化炉双上料入炉系统,其特征是:生物质流化床气化炉双上料入炉系统,由第一上料装置、第二上料装置和气化炉组成;在气化炉前面安装固定有支撑框架,第一接料斗和第二接料斗,分别安装固定在第一横梁上金属板的圆孔内;第一料仓和第二料仓分别安装在第二横梁上金属板的圆孔内,第一螺旋输送机和第二螺旋输送机分别安装固定住第三横梁上的金属板上;通过皮带输送机、下料筒、储料仓、电动插板阀、螺旋输送机、星型给料阀输料管,组成结构相同的双上料入炉系统,将不同燃料输进气化炉内进行气化,获得了新能源;同时改变了气化炉单一生物质燃料资源不足,解决了大量的农业废弃物秸秆焚烧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

Double feed into furnace system of biomass fluidized bed gasifier

The biomass fluidized bed gasifier double feed into the furnace system,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biomass fluidized bed gasifier double feeding system, consists of the first feeding device, the second feeding device and the gasifier; the fixed support frame is installed in front of the gasifier, the first feeder and the second feeder are installed and fixed in the first beam respectively. The first silo and second silo are respectively installed in the round hole of the metal plate on the second beams, and the first screw conveyor and the second screw conveyor are fixed on the metal plates on the third beams, respectively. The feeding pipe of feed valve is composed of double feeding system with same structure, and different fuels are transported into gasifier for gasification, and new energy is obtained. At the same time, the shortage of single biomass fuel in the gasifier is changed, and a large number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s caused by the incineration of agricultural waste straw are sol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质流化床气化炉双上料入炉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质燃料上料入炉系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生物质流化床气化炉双上料入炉系统。
技术介绍
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开采,这些能源被大量消耗、逐步减少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尤其近几年广受关注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由化石燃料燃烧大量排放CO2等温室气体所引起。另外大量的农业废弃物秸秆采取焚烧处理,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质新型能源资源,通过现有循环流化床气化炉,是有效改变这种状况的途径之一。现有循环流化床气化炉,采用的是谷壳作为生物质循环流化床气化炉燃料,气化成可燃气再利用,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采用谷壳作为生物质流化床气化炉燃料时,由于谷壳燃料颗粒比较小,循环流化床气化炉燃料的进料口位置一般设计较低,谷壳燃料进入炉膛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干燥、热解、气化,因而现有的循环流化床气化炉,只能用谷壳作燃料;如采用农作物秸秆生物质作为现有循环流化床气化炉燃料,由于循环流化床气化炉燃料的进料口位置设计较低,将破碎后的秸秆散料成型后送人炉膛燃烧、在气化炉循环流化床内高温燃烧的燃料引起结焦,严重时会导致气化炉停运。因此,现有的生物质循环流化床气化炉,不能满足多种生物质燃料的需要,特别是不能满足秸秆类燃料,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对于采用不同燃料进入同一生物质流化床气化炉气化,还没有出现报道过,为此,有必要对生物质流化床气化炉上料入炉系统进行研究,设计一种新的生物质流化床气化炉和相结合的双上料入炉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流化床气化炉单一燃料上料入炉的缺陷,提供一种生物质流化床气化炉双上料入炉系统;该生物质流化床气化炉双上料入炉系统,即可气化谷壳类生物质燃料,也可以实现对秸秆等其它类生物质燃料入炉气化;改变了气化炉单一生物质燃料资源不足,实现气化炉生物质燃料多元化;同时解决了农村大量的农业废弃物秸秆焚烧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生物质流化床气化炉双上料入炉系统,包括气化炉、支撑框架、带式输送机、下料管、储料仓、电动插板阀、星型卸料阀、螺旋输送机、气化炉、进料口。所述的气化炉双上料入炉系统,在气化炉前面安装固定的支撑框架上的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上分别焊接有金属板,第一接料斗和第二料斗分别安装固定在第一横梁上第一金属板上的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内;第一料仓和第二料仓分别安装在第二横梁上第二金属板上的第三圆孔和第四圆孔内;第一螺旋输送机和第二螺旋输送机,分别安装固定在第三横梁上的第三金属板上。所述的料筒:第一下料筒上下两端管口分别与第一接料斗的出料口和第一料仓的进料口连接;第二下料筒上下两端管口分别与第二接料斗的出料口和第二料仓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的输送机:第一带式输送机和第二带式输送机分别安装固定在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上,第一带式输送机的一端处在第一接料斗和第一除尘器之间;第二带式输送机的一端处在第二接料斗和第二尘器之间。所述的电动插板阀:第一电动插板阀的进出料口分别与第一料仓的出料口和第一星型给料阀进料口连接;第一螺旋输送机的进出料口分别与第一星型给料阀的出料口和第二星型给料阀进料口安装在一起;第二电动插板阀的进出料口分别与第二星型给料阀出料口和第二下料管进料口连接在一起,第二下料管下端口装在气化炉炉膛第一进料口上。第三电动插板阀进出料口,分别与第二料仓的出料口和第三星型给料阀的进料口连接;第二螺旋输送机进出料口,分别与第三星型给料阀出料口和第四星型给料阀进料口安装在一起;第四电动插板阀进出料口分别与第四星型给料阀出料口和第四下料管进料口装在一起;第四下料管的下端口装在气化炉炉膛第二进料口上。所述的螺旋输送机:第一螺旋输送机安装在第一螺旋机座、第二螺旋机座和第三螺旋机座上;第二螺旋输送机安装在第四螺旋机座、第五螺旋机座上和第六螺旋机座上;第一螺旋机座、第二螺旋机座、第三螺旋机座和第四螺旋机座、第五螺旋机座上和第六螺旋机座,呈八字形安装固定在第三横梁上的第三金属板上。所述的除尘器:第一除尘器和第二尘器安装在第一接料斗和第二料斗的上方支撑架上。所述的振打器:第一振打器和第二振打器分别安装固定在第一料仓和第二料仓外壁上。气化炉B的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呈上下布置,第二进料口距第一进料口间距设为1-1.5米。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第一带式输送机支撑架安装固定在第一带式输送机支撑座上,第一输送带套装在第一带式输送机支撑架两端的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上;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分别安装固定在第一辊筒轴和第二辊筒轴上;第一辊筒轴两端轴头安装的轴承,分别装在第一接料斗左右两侧第一辊筒轴承座和第二辊筒轴承座上;第一变速箱和第一电机安装固定在第一电机座上,第一变速箱动力输出轴与第一辊筒轴的一端安装在一起;第二辊筒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带式输送机支撑架的另一端第三轴承座和第四轴承座内,组成第一带式输送机。第二带式输送机支撑架安装固定在第二带式输送机支撑座上,第二输送带套装在第二带式输送机支撑架两端的第三辊筒和第四辊筒上;第三辊筒和第四辊筒分别安装固定在第三辊筒轴和第四辊筒轴上,第三辊筒轴两端轴头安装的轴承,分别装在第二接料斗左右两侧第五辊筒轴承座和第六辊筒轴承座上;第二变速箱和第二电机安装固定在第二电机座上,第二变速箱动力输出轴与第三辊筒轴的一端安装在一起;第四辊筒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二带式输送机支撑架,另一端第七轴承座和第八轴承座内,组成第二带式输送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生物质流化床气化炉双上料入炉系统,对气化炉和上料入炉装置进行改进,重新设计的气化炉炉膛入料口、双上料入炉系统,提高了气化秸秆燃料的稳定性,即可气化谷壳类生物质燃料,也可以实现粉碎后的颗粒秸秆生物质燃料入炉气化,改变了气化炉单一生物质燃料资源不足,实现气化炉生物质燃料多元化,开发和利用了生物质新型能源资源,同时解决了大量的农业废弃物秸秆焚烧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新型作进一步描述(或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示意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示意图;图4是图1的C-C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给出图1、图2、图3、图4的实施例中,在气化炉3前面安装固定的支撑框架a上分别焊接有第一横梁371、第二横梁372和第三横梁373;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上分别焊接有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和第三金属板,第一接料斗3n和第二料斗3m,分别安装固定在第一横梁371第一金属板上的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内;第一料仓11和第二料仓27分别安装在第二金属板上的第三圆孔和第四圆孔内;第一螺旋输送机14和第二螺旋输送机30,分别安装固定在第三横梁373上的第三金属板上。第一下料筒10上下两端管口分别与第一接料斗3n的出料口和第一料仓11的进料口连接;第二下料筒26上下两端管口分别与第二接料斗3m的出料口和第二料仓27的进料口连接。第一带式输送机1和第二带式输送机18分别安装固定在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上,第一带式输送机1的一端处在第一接料斗和第一除尘器2f之间;第二带式输送机18的一端处在第二接料斗和第二尘器之间。第一电动插板阀12d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生物质流化床气化炉双上料入炉系统

【技术保护点】
生物质流化床气化炉双上料入炉系统,包括气化炉、支撑框架、带式输送机、下料管、储料仓、电动插板阀、星型卸料阀、螺旋输送机、气化炉、进料口;其特征是:在气化炉前面安装固定的支撑框架上的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上分别焊接有金属板,第一接料斗和第二料斗分别安装固定在第一横梁上第一金属板上的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内;第一料仓和第二料仓分别安装在第二横梁上第二金属板上的第三圆孔和第四圆孔内;第一螺旋输送机和第二螺旋输送机,分别安装固定在第三横梁上的第三金属板上;第一下料筒上下两端管口分别与第一接料斗的出料口和第一料仓的进料口连接;第二下料筒上下两端管口分别与第二接料斗的出料口和第二料仓的进料口连接;第一电动插板阀的进出料口分别与第一料仓的出料口和第一星型给料阀进料口连接;第一螺旋输送机的进出料口分别与第一星型给料阀的出料口和第二星型给料阀进料口安装在一起;第二电动插板阀的进出料口分别与第二星型给料阀出料口和第二下料管进料口连接在一起,第二下料管下端口装在气化炉炉膛第一进料口上;第三电动插板阀进出料口,分别与第二料仓的出料口和第三星型给料阀的进料口连接;第二螺旋输送机进出料口,分别与第三星型给料阀出料口和第四星型给料阀进料口安装在一起;第四电动插板阀进出料口分别与第四星型给料阀出料口和第四下料管进料口装在一起;第四下料管的下端口装在气化炉炉膛第二进料口上;第一带式输送机和第二带式输送机分别安装固定在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上,第一带式输送机的一端处在第一接料斗和第一除尘器之间;第二带式输送机的一端处在第二接料斗和第二尘器之间;第一螺旋输送机安装在第一螺旋机座、第二螺旋机座和第三螺旋机座上;第二螺旋输送机安装在第四螺旋机座、第五螺旋机座上和第六螺旋机座上;第一螺旋机座、第二螺旋机座、第三螺旋机座和第四螺旋机座、第五螺旋机座上和第六螺旋机座,呈八字形安装固定在第三横梁上的第三金属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生物质流化床气化炉双上料入炉系统,包括气化炉、支撑框架、带式输送机、下料管、储料仓、电动插板阀、星型卸料阀、螺旋输送机、气化炉、进料口;其特征是:在气化炉前面安装固定的支撑框架上的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上分别焊接有金属板,第一接料斗和第二料斗分别安装固定在第一横梁上第一金属板上的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内;第一料仓和第二料仓分别安装在第二横梁上第二金属板上的第三圆孔和第四圆孔内;第一螺旋输送机和第二螺旋输送机,分别安装固定在第三横梁上的第三金属板上;第一下料筒上下两端管口分别与第一接料斗的出料口和第一料仓的进料口连接;第二下料筒上下两端管口分别与第二接料斗的出料口和第二料仓的进料口连接;第一电动插板阀的进出料口分别与第一料仓的出料口和第一星型给料阀进料口连接;第一螺旋输送机的进出料口分别与第一星型给料阀的出料口和第二星型给料阀进料口安装在一起;第二电动插板阀的进出料口分别与第二星型给料阀出料口和第二下料管进料口连接在一起,第二下料管下端口装在气化炉炉膛第一进料口上;第三电动插板阀进出料口,分别与第二料仓的出料口和第三星型给料阀的进料口连接;第二螺旋输送机进出料口,分别与第三星型给料阀出料口和第四星型给料阀进料口安装在一起;第四电动插板阀进出料口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三举杨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华电襄阳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