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盐碱土壤改良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9334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1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功能性盐碱土壤改良剂,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制成:榨油渣30~60份、草炭土10~30份、云母5~15份、磷矿粉5~15份、壳聚糖5~15份、复合菌5~2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改变盐碱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腐殖质含量、改善盐碱土壤结构、提高盐碱土壤肥力、防治盐碱土壤上作物病害、使得盐碱土壤上作物易于生长。

Functional saline soil modifier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functional salt soil modifier, which is made of the following weight portion of raw material: 30~60 portions of oil residue, 10~30 copies of peat soil, 5~15 phr mica, 5~15 phr phosphate rock powder, 5~15 chitosan and 5~20 compound bacteria. The invention can change the content of organic matter and humus in saline alkali soil, improve the structure of saline alkali soil, improve the fertility of salt and alkali soil, prevent and control crop disease on the saline alkali soil, and make the crops easy to grow on the saline alkali s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功能性盐碱土壤改良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盐碱土壤改良
,尤其涉及一种功能性盐碱土壤改良剂。
技术介绍
盐碱土壤的理化性质较差,极不利于许多作物的生长,容易造成作物缺苗或死亡。盐碱土壤由于有机质量少,土壤腐殖质少,土壤结构受到破坏,湿时黏干时硬,通气、透水不良,同时土壤中土传病源繁殖以及病虫害增加,造成植物萎蔫、中毒和烂根死亡,另外土壤碱性太大,影响到土壤中的营养元素的有效性,易造成大量元素的流失缺乏,对于植物的生长造成极大地影响,影响盐碱土壤的改良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改变盐碱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腐殖质含量、改善盐碱土壤结构、提高盐碱土壤肥力、防治盐碱土壤上作物病害、盐碱土壤上作物易于生长的功能性盐碱土壤改良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功能性盐碱土壤改良剂,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制成:榨油渣30~60份、草炭土10~30份、云母5~15份、磷矿粉5~15份、壳聚糖5~15份、复合菌5~20份;榨油渣可采用茶籽榨油渣、大豆榨油渣、花生榨油渣、菜籽榨油渣、芝麻榨油渣等各种植物油的油渣;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制得本功能性盐碱土壤改良剂。其中,复合菌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制成:枯草芽孢杆菌5~15份、地衣芽孢杆菌1~5份、酵母菌5~15份、乳酸菌10~20份、荧光假单胞菌1~5份。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壳聚糖降解后使用,壳聚糖降解采用加入相对壳聚糖质量0.3~1.2倍的去离子水混合均匀,经超声波辐射60~120分钟,其中超声波的频率范围为10000Hz~80000Hz,滤除沉淀物,制得降解后壳聚糖。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和荧光假单胞菌分别单独培养至成熟稳定期后混合成复合菌,其中总有效活菌数为≥2.5亿个/克改良剂。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和荧光假单胞菌分别单独培养方式采用目前各菌种的常用培养方式进行培养。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制成:榨油渣45份、草炭土20份、云母10份、磷矿粉10份、壳聚糖10份、复合菌15份;其中,复合菌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制成:枯草芽孢杆菌10份、地衣芽孢杆菌3份、酵母菌10份、乳酸菌15份、荧光假单胞菌2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功能性盐碱土壤改良剂,榨油渣经酵母菌和乳酸菌的催化发酵和熟化,能改变盐碱土壤有机质含量、腐殖质含量,改善盐碱土壤结构,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提高土壤的肥力,并对盐碱盐碱土壤的疏松性能、含水量、渗透性能表现出明显的改善作用,改善其湿时黏干时硬的现象,提高盐碱土壤的通气、透水性能。枯草芽孢杆菌能够在作物根际或体内定殖,并起到特定肥料效应,净化和修复盐碱土壤,降低农作物病害发生,促进农作物秸秆的腐熟利用.保护环境。改善盐碱土壤的渗透性、毛细作用、和盐碱土壤的硬、板现象。地衣芽孢杆菌可调整菌群失调达到治疗目的,可促使机体产生抗菌活性物质、杀灭致病菌。能产生抗活性物质,并具有独特的生物夺氧作用机制,能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荧光假单胞菌生化能力活跃,可降解许多人工合成化合物,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防治病害的作用。草炭土可以增加盐碱土壤的有机质和腐殖质、磷矿粉可增加盐碱土壤的磷肥含量、云母可增加盐碱土壤营养元素、壳聚糖可以防止地下霉菌对作物的危害,提高盐碱土壤上作物的抗病能力、倒伏能力、促进植物细胞代谢、提高植物免疫能力,利于盐碱土壤上作物的健康生长。本专利技术能改变盐碱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腐殖质含量、改善盐碱土壤结构、提高盐碱土壤肥力、防治盐碱土壤上作物病害、盐碱土壤上作物易于生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功能性盐碱土壤改良剂,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制成:榨油渣30份、草炭土10份、云母5份、磷矿粉5份、壳聚糖5份、复合菌5份;其中,复合菌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制成:枯草芽孢杆菌5份、地衣芽孢杆菌1份、酵母菌5份、乳酸菌10份、荧光假单胞菌1份。所述壳聚糖降解后使用,壳聚糖降解采用加入相对壳聚糖质量0.3倍的去离子水混合均匀,经超声波辐射60分钟,其中超声波的频率范围为80000Hz,滤除沉淀物,制得降解后壳聚糖。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和荧光假单胞菌分别单独培养至成熟稳定期后混合成复合菌,其中总有效活菌数为≥2.5亿个/克改良剂。实施例2功能性盐碱土壤改良剂,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制成:榨油渣45份、草炭土20份、云母10份、磷矿粉10份、壳聚糖10份、复合菌15份;其中,复合菌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制成:枯草芽孢杆菌10份、地衣芽孢杆菌3份、酵母菌10份、乳酸菌15份、荧光假单胞菌2份。所述壳聚糖降解后使用,壳聚糖降解采用加入相对壳聚糖质量1.2倍的去离子水混合均匀,经超声波辐射120分钟,其中超声波的频率范围为10000Hz,滤除沉淀物,制得降解后壳聚糖。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和荧光假单胞菌分别单独培养至成熟稳定期后混合成复合菌,其中总有效活菌数为3亿个/克改良剂。实施例3功能性盐碱土壤改良剂,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制成:榨油渣60份、草炭土30份、云母15份、磷矿粉15份、壳聚糖15份、复合菌20份;其中,复合菌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制成:枯草芽孢杆菌15份、地衣芽孢杆菌5份、酵母菌15份、乳酸菌20份、荧光假单胞菌5份。所述壳聚糖降解后使用,壳聚糖降解采用加入相对壳聚糖质量0.8倍的去离子水混合均匀,经超声波辐射80分钟,其中超声波的频率范围为50000Hz,滤除沉淀物,制得降解后壳聚糖。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和荧光假单胞菌分别单独培养至成熟稳定期后混合成复合菌,其中总有效活菌数为2.8亿个/克改良剂。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功能性盐碱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制成:榨油渣30~60份、草炭土10~30份、云母5~15份、磷矿粉5~15份、壳聚糖5~15份、复合菌5~20份;其中,复合菌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制成:枯草芽孢杆菌5~15份、地衣芽孢杆菌1~5份、酵母菌5~15份、乳酸菌10~20份、荧光假单胞菌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功能性盐碱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制成:榨油渣30~60份、草炭土10~30份、云母5~15份、磷矿粉5~15份、壳聚糖5~15份、复合菌5~20份;其中,复合菌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制成:枯草芽孢杆菌5~15份、地衣芽孢杆菌1~5份、酵母菌5~15份、乳酸菌10~20份、荧光假单胞菌1~5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盐碱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降解后使用,壳聚糖降解采用加入相对壳聚糖质量0.3~1.2倍的去离子水混合均匀,经超声波辐射60~120分钟,其中超声波的频率范围为10000Hz~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