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基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93325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硫磺基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腐殖酸的提取、玉米秸秆生物炭的制备、有机生态肥的制备、复配,硫磺基土壤改良剂由下列重量份的物质组成:100‑150份硫磺粉、20‑25份腐殖酸、30‑35份玉米秸秆生物炭、50‑80份生态有机肥、2‑15份硫酸铝、5‑10尿素、3‑5份磷酸二氢钾、1‑3份钼酸铵、15‑30份磷石膏、3‑10份微生物菌剂、2‑5份保水剂。有益效果为:硫磺基土壤改良剂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大土壤持水性与土壤肥力,提高了土壤养分,使其更加适合作物生长,同时改善了土壤的微生物结构,增大了功能菌的含量,是一种高效、持久的硫磺基土壤改良剂。

Preparation of sulphur based soil improv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sulfur based soil modifier, the extraction of humic acid, the preparation of corn stalk biological carbon, the preparation and compound of organic ecological fertilizer. The sulfur based soil modifier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weight components: 100 sulfur 150 sulfur, 20, 25 humic acids, 30 35 corn straw biological charcoal, 50 80 Ecological organic manure, 2 aluminum sulfate, 5 Aluminum 10 urea, 3 potassium 5 potass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1 3 ammonium molybdate, 15 30 plaster of phosphogypsum, 3 microbial microbial inoculant and 2 waste water retaining agent. The benefits are as follows: the sulfur based soil modifier can also improve soil structure, increase soil water holding and soil fertility, improve soil nutrients, make it more suitable for crop growth, improve soil microbial structure and increase the content of functional bacteria, which is a highly efficient and lasting sulfur based soil mod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硫磺基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改良剂领域,尤其是涉及硫磺基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技术背景盐碱地在利用过程当中,简单说,可以分为轻盐碱地、中度盐碱地和重盐碱地。轻盐碱地是指它的出苗率在70%—80%,它含盐量在千分之三以下,pH值为7.1—8.5;重盐碱地是指它的含盐量超过千分之六,出苗率低于50%,pH值9.5以上;pH值介于8.5-9.5的中间地带就是中度盐碱地。各种盐碱土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其形成的实质主要是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地面作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从而使盐分在集盐地区的土壤表层逐渐积聚起来。影响盐碱土形成的主要因素有: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土壤质地和地下水、河流和海水的影响、耕作管理的不当。我国盐碱土分布区是根据它的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变化决定的,分为滨海盐渍区、黄淮海平原盐渍区、荒漠及荒漠草原盐渍区、草原盐渍区四个大类型。盐碱土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水分状况不良,所以在改良初期,重点应放在改善土壤的水分状况上面。一般分几步进行,首先排盐、洗盐、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再种植耐盐碱的植物,培肥土壤;最后种植作物。具体的改良措施是:排水,灌溉洗盐,放淤改良,种植水稻,培肥改良,平整土地和化学改良。现有技术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6278706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硫磺基土壤改良剂,该专利技术方法中的硫磺基土壤改良剂由35-90%的硫磺、5-60%的通用化肥及2-10%粘接剂组成,该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硫磺含量高、用量少、硫磺的比表面积大吸收转化效果好,而且制备方法简单、加工安全、使用方便;在缺硫的盐碱地,经对种植打瓜、棉花、玉米的对比试验,每亩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硫磺基土壤改良剂50-150公斤,可增产12-32%。但是该专利技术中的土壤改良剂仅仅通过硫磺来升高土壤溶液的pH值,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土壤盐渍化,而且该土壤改良剂没有为盐渍化土壤增加必需的腐殖酸、有机质等物质,没有达到肥田、保水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硫磺基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本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经济环保,土壤改良剂能从根本上改良盐渍化土壤,同时还可以提高盐渍化的保水能力与肥力。本专利技术中所用到的微生物及其所购买企业为:固氮菌,山西菲尔普斯科技有限公司;光合细菌、放线菌、胶质芽孢杆菌,沧州莱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本专利技术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硫磺基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腐殖酸的提取、玉米秸秆生物炭的制备、有机生态肥的制备、复配,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腐殖酸的提取:称取过80-100目且干燥后的风化煤煤样,按固液比1:10-12的比例加入稀盐酸加热煮沸活化,冷却后洗涤沉淀物至中性,再按固液比1:6-8加入0.5-0.8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在沸水浴中加热并持续晃动,反应30-45分钟后冷却至室温,离心过滤;在滤液中加稀盐酸调节pH为2.0-2.3,静置24-36小时,过滤,收集沉淀物干燥至恒重,即得腐殖酸;水溶性腐植酸在土壤中具有大幅度提氮、解磷、促钾的作用,培育土壤肥力,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水溶性腐植酸不仅能显著提高土壤pH,降低土壤交换性酸,阻止土壤H+和Al3+的溶出;还能降低作物铝胁迫的风险,明显增加作物产量;玉米秸秆生物炭的制备:将玉米秸秆经水洗5-6次去除表面黏附物及灰尘,初步风干后在70-80℃烘箱中过夜干燥、粉碎;称取玉米秸秆粉于坩埚中,分别置于450-500℃的程序控温马弗炉中炭化6-8小时,经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制得的炭化产物,用3-5倍1.0-1.5mol/L的盐酸溶液处理12-15小时,过滤去除灰分,用蒸馏水洗至中性后于70-80℃过夜烘干;将玉米秸秆在无氧条件下高温裂解,生物炭粒径为1.5-2mm,生物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与众多的微孔结构,因此生物炭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吸附土壤溶液中的铅离子、镉离子、铜离子等重金属离子,降低重金属离子对作物的危害;同时,玉米秸秆生物炭还可以降低土壤容重并提高孔隙度和土壤有机碳密度,施加适量生物炭还增加了单次降雨0-100cm土层深度雨水蓄积量并减缓其随时间下降的速率和幅度,提高了土壤的持水效果,生物炭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了土壤中水分与有机质的含量,土壤碳氮比随之升高,土壤中氮素和其他养分的含量增加,土壤对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供应能力得以提升;有机生态肥的制备:称取畜禽粪便180-200份、塘泥20-35份、玉米秸秆50-80份、草炭50-55份、白云石粉30-35份、麦饭石粉30-35份、平菇食用菌菌渣20-25份、胶质芽孢杆菌菌液2-3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0.01-0.015份、(2R,4R)-戊二醇0.02-0.022份,调节含水量为55-60%,堆成柱状,以薄膜覆盖,每隔2-3天翻堆一次,发酵15-18天可得有机生态肥;乙酰柠檬酸三丁酯和(2R,4R)-戊二醇能够产生协同作用,二者的协同作用能够对胶质芽孢杆菌的三羧酸循环产生有益作用,增强胶质芽孢杆菌的三羧酸循环运行效率,进而提高微生物的能量转换效率,有利于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高微生物对生态肥的发酵效率;发酵完成后堆肥原料全部腐熟,恶臭消失,原料中的病源菌、虫卵、草籽等全部杀死,畜禽粪发酵可使有机质含量增加,发酵作用下白云石与麦饭石中的微量元素析出,丰富了土壤的营养成分;同时畜禽粪便与玉米秸秆发酵后产生大量的有机质与腐殖酸,不仅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还可以缓慢降低土壤中的pH值,有效缓解盐渍化土壤的碱性;复配:称取100-150份硫磺粉、20-25份腐殖酸、30-35份玉米秸秆生物炭、50-80份生态有机肥、2-15份硫酸铝、5-10尿素、3-5份磷酸二氢钾、1-3份钼酸铵、15-30份磷石膏、3-10份微生物菌剂、2-5份保水剂,混合均匀后造粒,粒径0.2-1.0mm,即得硫磺基土壤改良剂;硫磺粉具有较小的粒径与较大的表面积,在进入土壤后会被土壤中的微生物氧化为硫酸根离子,从而可以提高土壤的酸度,缓解土壤的盐渍化程度;同时,硫酸铝在土壤中水解出Al3+,Al3+代换能力大于一二价阳离子,盐碱地胶体表面的盐基离子如钙离子、镁离子、钾粒子、钠离子被三价铝离子代换到土壤溶液中,使盐基离子随灌溉水淋溶到底土层,从根源上降低了盐碱地土壤全盐含量;硫磺基土壤改良剂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大土壤持水性与土壤肥力,提高了土壤养分,使其更加适合作物生长,同时改善了土壤的微生物结构,增大了功能菌的含量,是一种高效、持久的硫磺基土壤改良剂。作为优选,微生物菌剂为重量比为2-3:1-2:1的固氮菌、光合细菌、放线菌的混合物;微生物菌剂可以有效改善土壤中的微生物结构,增大土壤益生菌含量。作为优选,保水剂为聚丙烯酸钠或聚丙烯酸铵或淀粉接枝丙烯酸纳;保水剂具有增强土壤持水能力的功能,可以有效降低土壤蒸腾作用,保水保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施加适量生物炭还增加了单次降雨0-100cm土层深度雨水蓄积量并减缓其随时间下降的速率和幅度,提高了土壤的持水效果,生物炭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了土壤中水分与有机质的含量,土壤碳氮比随之升高,土壤中氮素和其他养分的含量增加,土壤对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供应能力得以提升;2)乙酰柠檬酸三丁酯和(2R,4R)-戊二醇能够产生协同作用,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硫磺基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腐殖酸的提取、玉米秸秆生物炭的制备、有机生态肥的制备、复配,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生态肥的制备步骤为:称取畜禽粪便、塘泥、玉米秸秆、草炭、白云石粉、麦饭石粉、平菇食用菌菌渣、胶质芽孢杆菌菌液、乙酰柠檬酸三丁酯、(2R,4R)‑戊二醇,调节含水量为55‑60%,堆成柱状,以薄膜覆盖,每隔2‑3天翻堆一次,发酵15‑18天可得有机生态肥。

【技术特征摘要】
1.硫磺基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腐殖酸的提取、玉米秸秆生物炭的制备、有机生态肥的制备、复配,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生态肥的制备步骤为:称取畜禽粪便、塘泥、玉米秸秆、草炭、白云石粉、麦饭石粉、平菇食用菌菌渣、胶质芽孢杆菌菌液、乙酰柠檬酸三丁酯、(2R,4R)-戊二醇,调节含水量为55-60%,堆成柱状,以薄膜覆盖,每隔2-3天翻堆一次,发酵15-18天可得有机生态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磺基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生态肥的制备步骤中各组成及其重量份为:畜禽粪便180-200份、塘泥20-35份、玉米秸秆50-80份、草炭50-55份、白云石粉30-35份、麦饭石粉30-35份、平菇食用菌菌渣20-25份、胶质芽孢杆菌菌液2-3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0.01-0.015份、(2R,4R)-戊二醇0.02-0.022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磺基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腐殖酸的提取步骤为:称取过80-100目且干燥后的风化煤煤样,加入稀盐酸加热煮沸活化,冷却后洗涤沉淀物至中性;再加入0.5-0.8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在沸水浴中加热并持续晃动,反应30-45分钟后冷却至室温,离心过滤;在滤液中加稀盐酸调节pH为2.0-2.3,静置24-36小时,过滤,收集沉淀物干燥至恒重,即得腐殖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硫磺基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冰
申请(专利权)人:浦江县欧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