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耐热变形镁合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9205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在25℃~300℃长期使用的新型高强耐热变形镁合金,其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wt%)为:Gd4.5~12.5、Y2.5~5.0、Zn0.2~1.0、Zr0.2~1.0、Mn0.1~0.5,该高强耐热镁合金中、Si<0.025、Fe<0.003、Ni<0.003、Cu<0.003、Cl<0.003,其余为镁。稀土元素钆和钇增强了镁合金的室温和高温性能,锌、锆和锰的加入提高了镁合金的塑性和热加工性。采用普通变形镁合金制备方法就可制备。该合金经过普通热挤压和时效处理后的25℃抗拉强度:360~462MPa、延伸率9%~13.7%,250℃抗拉强度:270~439MPa、延伸率15%~18%,密度1.78~1.85g/cm↑[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合金可以作为轻质高强耐热的结构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兵器和民用车辆主承力结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镁合金,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高强韧性和高蠕变强度的镁合金,它适用常温和高温场合下使用的结构材料。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高强耐热变形镁合金
技术介绍
最近二十年来,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开发满足可持续发展战略需求的轻质高性能生态型材料。在众多的轻质材料中,镁合金由于比强度高、比模量高、耐冲击、抗电磁屏蔽性好,容易铸造成型,易于回收再生,加之资源丰富等优势,日益引起许多工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府研究人员的重视。与铸造镁合金相比,变形镁合金具有更高的力学性能和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变形镁合金的发展与应用程度反映和代表了镁合金的研究与应用水平。目前的变形镁合金(AZ系、ZK系、Mg-Zn-RE系)虽然塑性较好,但室温和高温强度较低和抗蠕变性偏低,很难满足航空、航天、兵器和民用轿车领域对高强韧、高耐热性和高蠕变强度的轻质结构材料的要求。为了提高形变镁合金材料的强韧性和耐热性,许多科研工作者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Kun Yu等人在《Scripta Materialia》2003年第48卷报道了一种新型形变镁合金Mg-2.8%Ce-0.7%Zn-0.7%Zr(w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强耐热变形镁合金,其特征在于包括钆、钇、锌、锆、锰和镁,其重量百分比(wt%)为:Gd:4.5~12.5,Y:2.5~5.0,Zn:0.2~1.0,Zr:0.2~1.0,Mn0.1~0.5,其余为Mg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平杨忠郭永春夏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