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工绢丝的粗纱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9156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0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工绢丝的粗纱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第三传送辊和第四传送辊之间设有收线架,所述收线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有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均呈L状,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之间形成穿线槽,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上设有调节槽,调节槽上设有调节螺钉,所述第四传送辊和第五传送辊之间设有张紧辊,机体上设有供张紧辊上下调节的滑动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张紧力且便于收紧纱线的用于加工绢丝的粗纱机。

A roving machine for processing silk yar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oving machine for processing silk silk. The technical scheme is that the third transmission roll and the fourth transmission roll are provided with a wire receiving frame. The receiving rack includes a connecting rod, the connec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adjustment block and a second adjustment block, the first adjustment block and the second adjusting block are both in L shape, and the first adjustment block and the adjusting block are all in shape. A line groove is formed between an adjusting block and a second adjustment block, and an adjustment slot is provided on the first adjustment block and the second adjustment block, and an adjustment screw is provided on the adjustment slot. The fourth transmission roll and the fifth transmission roll are provided with a tensioning roll, and a sliding groove is provided for the upper and lower adjustment of a tensioning roll. The roving machine for processing silk yarn is easy to adjust the tension and easy to tighten yar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加工绢丝的粗纱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纺织设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加工绢丝的粗纱机。
技术介绍
传统的粗纱机,单一将两个桶内的纱线以条形状的收拢后,将通过内纱线通过一道道工序由筒管收拢,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传统的纱线在加工的时候,因为很多时候,加工的纱线尺寸不同,以及条数不同,容易导致设备的张紧力在调节的时候,较为麻烦,并且采用一次性收紧纱线,收紧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张紧力且便于收紧纱线的用于加工绢丝的粗纱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粗纱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第一固定圆杆、第一传送辊、第二传送辊、第三传送辊、第四传送辊和第五传送辊,所述第一固定圆杆和第一传送辊之间设有调节杆,调节杆上设有圆形的调节片,所述调节片上设有四个收紧槽,调节片与调节杆通过铆钉连接,所述第一传送辊置于第二传送辊正上方,所述第一固定圆杆与第一传送辊平齐,第三传送辊置于第二传送辊和第四传送辊之间,第四传送辊置于第三传送辊和第五传送辊之间,所述第二传送辊、第三传送辊、第四传送辊和第五传送辊依次排列呈斜面状且由第一传送辊方向向第五传送辊方向倾斜,所述第三传送辊和第四传送辊之间设有收线架,所述收线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有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均呈L状,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之间形成穿线槽,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上设有调节槽,调节槽上设有调节螺钉,所述第四传送辊和第五传送辊之间设有张紧辊,机体上设有供张紧辊上下调节的滑动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通过第一固定圆杆、第一传送辊、第二传送辊、第三传送辊、第四传送辊和第五传送辊的设置,然后再利用第一固定圆杆和第一传送辊之间设有调节杆,调节杆上设有圆形的调节片,所述调节片上设有四个收紧槽,纱线从第一固定圆杆上穿过,然后卡于收紧槽内,可以通过收紧槽的旋转,来实现收紧调节和张紧力的调节,然后纱线经过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之间,在经过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之间的穿线槽过,通过调节螺钉进行调节穿线槽之间距离,调节收线的效果,进行二次收线,并且通过所述第四传送辊和第五传送辊之间设有张紧辊,机体上设有供张紧辊上下调节的滑动槽,经过第五传送辊进行上下调节,可以起到张紧力的调节,然后实现良好的张紧力调节效果,通过所述第二传送辊、第三传送辊、第四传送辊和第五传送辊依次排列呈斜面状且由第一传送辊方向向第五传送辊方向倾斜,能够利用斜向的设置,由第二传送辊下来的纱线利用斜向的传输,以及自身重力,能够起到一定的自重达到张紧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体上还设有收纳装置,所述收纳装置包括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上设有传动轮,所述传动杆上设有收纳架,所述收纳架上设有收纳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收纳槽进行第三次收紧,进一步的保证收线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四传送辊和第五传送辊上均设有吸附套,所述吸附套包括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之间设有围成圆柱状的吸附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吸附网的设计,能够在传动的时候,能够通过吸附网进行一定吸附效果,并且保证纱线能够更好的更稳定的贴附在上面,然后进行一定的保证张紧力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调节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2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粗纱机,包括机体101,所述机体101上设有第一固定圆杆201、第一传送辊202、第二传送辊203、第三传送辊204、第四传送辊205和第五传送辊207,所述第一固定圆杆201和第一传送辊202之间设有调节杆801,调节杆801上设有圆形的调节片802,所述调节片802上设有四个收紧槽803,调节片802与调节杆801通过铆钉连接,所述第一传送辊202置于第二传送辊203正上方,所述第一固定圆杆201与第一传送辊202平齐,第三传送辊204置于第二传送辊203和第四传送辊205之间,第四传送辊205置于第三传送辊204和第五传送辊207之间,所述第二传送辊203、第三传送辊204、第四传送辊205和第五传送辊207依次排列呈斜面状且由第一传送辊202方向向第五传送辊207方向倾斜,所述第三传送辊204和第四传送辊205之间设有收线架301,所述收线架301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有第一调节块302和第二调节块303,所述第一调节块302和第二调节块303均呈L状,第一调节块302和第二调节块303之间形成穿线槽306,第一调节块302和第二调节块303上设有调节槽304,调节槽304上设有调节螺钉305,所述第四传送辊205和第五传送辊207之间设有张紧辊206,机体101上设有供张紧辊206上下调节的滑动槽70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通过第一固定圆杆201、第一传送辊202、第二传送辊203、第三传送辊204、第四传送辊205和第五传送辊207的设置,然后再利用第一固定圆杆201和第一传送辊202之间设有调节杆801,调节杆801上设有圆形的调节片802,所述调节片802上设有四个收紧槽803,纱线从第一固定圆杆201上穿过,然后卡于收紧槽803内,可以通过收紧槽803的旋转,来实现收紧调节和张紧力的调节,然后纱线经过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之间,在经过第一调节块302和第二调节块303之间的穿线槽306过,通过调节螺钉305进行调节穿线槽306之间距离,调节收线的效果,进行二次收线,并且通过所述第四传送辊205和第五传送辊207之间设有张紧辊206,机体101上设有供张紧辊206上下调节的滑动槽701,经过第五传送辊207进行上下调节,可以起到张紧力的调节,然后实现良好的张紧力调节效果,通过所述第二传送辊203、第三传送辊204、第四传送辊205和第五传送辊207依次排列呈斜面状且由第一传送辊202方向向第五传送辊207方向倾斜,能够利用斜向的设置,由第二传送辊202下来的纱线利用斜向的传输,以及自身重力,能够起到一定的自重达到张紧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体101上还设有收纳装置,所述收纳装置包括传送杆501,所述传送杆501上设有传动轮502,所述传送杆501上设有收纳架601,所述收纳架601上设有收纳槽60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收纳槽602进行第三次收紧,进一步的保证收线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四传送辊205和第五传送辊207上均设有吸附套,所述吸附套包括两个固定块401,两个固定块401之间设有围成圆柱状的吸附网40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吸附网402的设计,能够在传动的时候,能够通过吸附网402进行一定吸附效果,并且保证纱线能够更好的更稳定的贴附在上面,然后进行一定的保证张紧力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加工绢丝的粗纱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加工绢丝的粗纱机,包括机体,其特征是:所述机体上设有第一固定圆杆、第一传送辊、第二传送辊、第三传送辊、第四传送辊和第五传送辊,所述第一固定圆杆和第一传送辊之间设有调节杆,调节杆上设有圆形的调节片,所述调节片上设有四个收紧槽,调节片与调节杆通过铆钉连接,所述第一传送辊置于第二传送辊正上方,所述第一固定圆杆与第一传送辊平齐,第三传送辊置于第二传送辊和第四传送辊之间,第四传送辊置于第三传送辊和第五传送辊之间,所述第二传送辊、第三传送辊、第四传送辊和第五传送辊依次排列呈斜面状且由第一传送辊方向向第五传送辊方向倾斜,所述第三传送辊和第四传送辊之间设有收线架,所述收线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有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均呈L状,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之间形成穿线槽,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上设有调节槽,调节槽上设有调节螺钉,所述第四传送辊和第五传送辊之间设有张紧辊,机体上设有供张紧辊上下调节的滑动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加工绢丝的粗纱机,包括机体,其特征是:所述机体上设有第一固定圆杆、第一传送辊、第二传送辊、第三传送辊、第四传送辊和第五传送辊,所述第一固定圆杆和第一传送辊之间设有调节杆,调节杆上设有圆形的调节片,所述调节片上设有四个收紧槽,调节片与调节杆通过铆钉连接,所述第一传送辊置于第二传送辊正上方,所述第一固定圆杆与第一传送辊平齐,第三传送辊置于第二传送辊和第四传送辊之间,第四传送辊置于第三传送辊和第五传送辊之间,所述第二传送辊、第三传送辊、第四传送辊和第五传送辊依次排列呈斜面状且由第一传送辊方向向第五传送辊方向倾斜,所述第三传送辊和第四传送辊之间设有收线架,所述收线架包括连接杆,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杰金鸿浩崔玉明
申请(专利权)人:嘉善嘉胜绢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