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排具有电动便携进入系统功能的座椅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98770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05: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排具有电动便携进入系统功能的座椅,属于汽车部件技术领域。包括中排座椅,设置于中排座椅靠背肩部调节开关处的设计位置按钮、EZE位置按钮、翻折位置按钮,所述设计位置按钮、EZE位置按钮、翻折位置按钮分别与ECU控制器内的多个继电器电连接,所述多个继电器分别与用于控制座椅前进或后退的座椅滑轨电机、用于控制靠背翻转或还原的座椅靠背电机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提升操作舒适感,填补了中排(第二排)座椅在电动EZE功能上的空白。

A middle row seat with electric portable entry system func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iddle row seat with an electric portable entry system function,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parts. The design position button, the EZE position button, the turning position button, which are arranged in the middle row seat, are arranged in the back shoulder of the middle row seat, and the design position button, the EZE position button, the turning position button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multiple relays in the ECU controller. The multiple relays are respectively used to control the seat. The forward or backward seat slide moto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seat back motor for controlling the back up or reduction of the backrest. The invention has high automation degree and improved operation comfort, and fills the blank of the middle row (second row) seats in the electric EZE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排具有电动便携进入系统功能的座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中排具有电动便携进入系统功能的座椅。
技术介绍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五人座轿车已经不能满足人口较多的家庭的使用需求,因此,近几年七人座SUV,MPV的市场占有量逐年递增,受到越来越多家庭的青睐,逐渐成为汽车市场的主流车型,相应每一排乘客的进出空间,尤其是第三排乘客如何能够便捷舒适的从第二排座椅位置上车进入到第三排乘坐,成为本亟需解决的问题。现有的七人座SUV,MPV车型,第三排乘客在上下车前需要手动分别调节第二排座椅的靠背与滑轨位置,使二者分别向前运动,或者通过一键手动解锁,同时使座椅靠背向前倾斜,滑轨向前移动,从而为第三排乘客提供足够的进出空间。这种通过手动调节座椅来实现后排乘客进出性的方式自动化程度不高,复位的过程需要手动对靠背施加较大力来实现,操作力较大,操作体验一般,除此之外,因为拉锁传递效率有一定损失,所以操作力的稳定性不太好,可能存在由于滥用力过大,而导致拉锁断裂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中排具有电动便携进入系统功能的座椅。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中排座椅,设置于中排座椅靠背肩部调节开关处的设计位置按钮、EZE(便携进入系统)位置按钮、翻折位置按钮,所述设计位置按钮、EZE位置按钮、翻折位置按钮分别与ECU控制器内的多个继电器电连接,所述多个继电器分别与用于控制座椅前进或后退的座椅滑轨电机、用于控制靠背翻转或还原的座椅靠背电机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多个继电器包括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线圈一端接电源,另一端通过翻折位置按钮接地,所述第一继电器K1触点的第一触脚连接座椅靠背电机的正向端,所述第一继电器K1触点的第二触脚连接电源,所述第一继电器K1触点的第三触脚接地,所述第一继电器K1触点的触片一端与第一触脚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三触脚接触;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一端接电源,另一端通过设计位置按钮接地,所述第二继电器K2触点的第一触脚连接座椅靠背电机的反向端,所述第二继电器K2触点的第二触脚连接电源,所述第二继电器K2触点的第三触脚接地,所述第二继电器K2触点的触片一端与第一触脚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三触脚接触。进一步地,所述多个继电器还包括第三继电器K3、第四继电器K4,所述第三继电器K3的线圈一端接电源,另一端通过EZE位置按钮接地,所述第三继电器K3触点的第一触脚连接座椅滑轨电机的正向端,所述第三继电器K3触点的第二触脚连接电源,所述第三继电器K3触点的第三触脚接地,所述第三继电器K3触点的触片一端与第一触脚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三触脚接触;所述第四继电器K4的线圈一端接电源,另一端通过设计位置按钮接地,所述第四继电器K4触点的第一触脚连接座椅滑轨电机的反向端,所述第四继电器K4触点的第二触脚连接电源,所述第四继电器K4触点的第三触脚接地,所述第四继电器K4触点的触片一端与第一触脚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三触脚接触。进一步地,所述与ECU控制器还与车身安装接头电连接。本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解放双手,提升操作舒适感,填补了中排(第二排)座椅在电动EZE功能上的空白。本专利技术座椅坐垫下方安装记忆模块,调试标定好座椅设计/EZE/翻折的位置,同时将ECU控制器集成在记忆模块中。按压电动按钮,将电信号传递给ECU控制器,通过继电器的吸合来实现靠背与滑轨同时向前/向后的调节功能,座椅电机位置通过采集电机的HALL脉冲数量确定,电机移动距离和HALL脉冲成正比关系。其中,第一继电器K1和第二继电器K2控制座椅靠背电机;第三继电器K3和第四继电器K4控制座椅滑轨电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设计位置按钮、EZE位置按钮、翻折位置按钮位置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按下EZE/翻转位置按钮状态电路连接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按下设计位置按钮状态电路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但它们不对本专利技术构成限定。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中排座椅7,设置于中排座椅7靠背肩部调节开关处的设计位置按钮1、EZE位置按钮2、翻折位置按钮3,所述设计位置按钮1、EZE位置按钮2、翻折位置按钮3分别与ECU控制器4内的多个继电器电连接,所述多个继电器分别与用于控制座椅前进或后退的座椅滑轨电机5、用于控制靠背翻转或还原的座椅靠背电机6电连接。如图3、图4所示,上述方案中,所述多个继电器包括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线圈一端接电源,另一端通过翻折位置按钮3接地,所述第一继电器K1触点的第一触脚K11连接座椅靠背电机6的正向端,所述第一继电器K1触点的第二触脚K14连接电源,所述第一继电器K1触点的第三触脚K15接地,所述第一继电器K1触点的触片一端与第一触脚K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三触脚K15接触;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一端接电源,另一端通过设计位置按钮1接地,所述第二继电器K2触点的第一触脚K21连接座椅靠背电机6的反向端,所述第二继电器K2触点的第二触脚K24连接电源,所述第二继电器K2触点的第三触脚K25接地,所述第二继电器K2触点的触片一端与第一触脚K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三触脚K25接触。上述方案中,所述多个继电器还包括第三继电器K3、第四继电器K4,所述第三继电器K3的线圈一端接电源,另一端通过EZE位置按钮2接地,所述第三继电器K3触点的第一触脚K31连接座椅滑轨电机5的正向端,所述第三继电器K3触点的第二触脚K34连接电源,所述第三继电器K3触点的第三触脚K35接地,所述第三继电器K3触点的触片一端与第一触脚K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三触脚K35接触;所述第四继电器K4的线圈一端接电源,另一端通过设计位置按钮1接地,所述第四继电器K4触点的第一触脚K41连接座椅滑轨电机5的反向端,所述第四继电器K4触点的第二触脚K44连接电源,所述第四继电器K4触点的第三触脚K45接地,所述第四继电器K4触点的触片一端与第一触脚K4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三触脚K45接触。上述方案中,所述与ECU控制器还与车身安装接头8电连接。继电器组合方式如下:A:座椅靠背向前和座椅整体向前运动:当座椅控制器控制第一继电器K1和第三继电器K3同时吸合(第一继电器K1的第一触脚K11和第二触脚K14导通,第三继电器K3的第一触脚K31和第二触脚K34导通)输出变为12V,第二继电器K2和第四继电器K4处于常闭端(第二继电器K2的第一触脚K21和第三触脚K25导通,第四继电器K4的第一触脚K41和第三触脚K45导通),对应座椅一键调节至EZE/翻折位置的使用工况;B:座椅靠背向后和座椅整体向后运动:当座椅控制器控制第二继电器K2和第四继电器K4同时吸合(第二继电器K2的第一触脚K21和第二触脚K24导通,第四继电器K4的第一触脚K41和第二触脚K44导通)输出变为12V,第一继电器K1和第三继电器K3继电器处于常闭端(第一继电器K1的第一触脚K11和第三触脚K15导通,第三继电器K3的第一触脚K31和第三触脚K35导通),对应座椅一键调节至设计位置的使用工况。本专利技术使用工况说明:工况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中排具有电动便携进入系统功能的座椅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排具有电动便携进入系统功能的座椅,包括中排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中排座椅靠背肩部调节开关处的设计位置按钮、EZE位置按钮、翻折位置按钮,所述设计位置按钮、EZE位置按钮、翻折位置按钮分别与ECU控制器内的多个继电器电连接,所述多个继电器分别与用于控制座椅前进或后退的座椅滑轨电机、用于控制靠背翻转或还原的座椅靠背电机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排具有电动便携进入系统功能的座椅,包括中排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中排座椅靠背肩部调节开关处的设计位置按钮、EZE位置按钮、翻折位置按钮,所述设计位置按钮、EZE位置按钮、翻折位置按钮分别与ECU控制器内的多个继电器电连接,所述多个继电器分别与用于控制座椅前进或后退的座椅滑轨电机、用于控制靠背翻转或还原的座椅靠背电机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排具有电动便携进入系统功能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继电器包括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线圈一端接电源,另一端通过翻折位置按钮接地,所述第一继电器K1触点的第一触脚连接座椅靠背电机的正向端,所述第一继电器K1触点的第二触脚连接电源,所述第一继电器K1触点的第三触脚接地,所述第一继电器K1触点的触片一端与第一触脚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三触脚接触;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一端接电源,另一端通过设计位置按钮接地,所述第二继电器K2触点的第一触脚连接座椅靠背电机的反向端,所述第二继电器K2触点的第二触脚连接电源,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晓飞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安道拓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