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8441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0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控制装置,包括支撑架、传送带、防护罩、固定座、隔板和加热板,支撑架的上面转动设置有传送带,支撑架的上面靠近中间在传送带外侧的位置固定设置有防护罩,传送带的上面固定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的上面固定设置有防护板,防护板的上面固定设置有夹持板,防护罩的中间开设有贯通孔,防护罩的内侧在贯通孔一侧中间固定设置有喷漆头,贯通孔的中间套接有隔板,隔板靠近顶端的位置固定设置有齿条,防护罩的外侧靠近贯通孔的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防护罩的内侧与喷漆头相对称的位置固定设置有加热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控制装置,解决了喷漆过程中喷漆面不均匀,影响整个配件面的喷漆效果的问题。

An automatic control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atic control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support frame, a conveyor belt, a protective cover, a fixed seat, a partition board and a heating plate. The upper part of the support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yor belt. The upper part of the support frame is fixed with a protective cover near the outside of the conveyor belt, and a fixed seat is fixed on the top of the transmission belt. The upper part of the fixed seat is fixed with a protective plate, the upper part of the protective plate is fixed with a clamping plate, and a perforation hole is opened in the middle of the protective cover. The inner of the protective cover is fixed with a spray head in the middle of the one side of the perforation hole, and the middle sleeve of the perforation hole is connected with a partition board,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diaphragm is fixed to the top, and a rack is fixed and the protective cover is fixed. The position of the outer side near the perforation hole is fixed with a first motor, and the inside of the shield is fixed with the heating plate in a symmetrical position of the spray hea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utomatic control devic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uneven spray surface in the spray painting process and the effect of the spray painting effect on the whole surface of the fitt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控制装置
,具体为一种自动化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自动装置的出现和应用是在18世纪,自动化技术形成时期是在18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1788年英国机械师J.瓦特专利技术离心式调速器(又称飞球调速器),并把它与蒸汽机的阀门连接起来,构成蒸汽机转速的闭环自动控制系统。瓦特的这项专利技术开创了近代自动调节装置应用的新纪元,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及后来控制理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人们开始采用自动调节装置,来对付工业生产中提出的控制问题。这些调节器都是一些跟踪给定值的装置,使一些物理量保持在给定值附近。自动调节器应用标志着自动化技术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进入20世纪以后,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各种自动调节装置,促进了对调节系统进行分析和综合的研究工作。这一时期虽然在自动调节器中已广泛应用反馈控制的结构,但从理论上研究反馈控制的原理则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1833年英国数学家C.巴贝奇在设计分析机时首先提出程序控制的原理。1939年世界上第一批系统与控制的专业研究机构成立,为20世纪40年代形成经典控制理论和发展局部自动化作了理论上和组织上的准备。现有技术中的计算机零配件在喷漆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1、喷漆过程中喷漆面不均匀,影响整个配件面的喷漆效果。2、喷完漆后烘干麻烦,影响整个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控制装置,解决了喷漆过程中喷漆面不均匀,影响整个配件面的喷漆效果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控制装置,包括支撑架、传送带、防护罩、固定座、隔板和加热板,所述支撑架的上面转动设置有传送带,所述支撑架的上面靠近中间在传送带外侧的位置固定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截面设置为U型,所述传送带的上面固定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上面固定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上面固定设置有夹持板,所述防护罩的中间开设有贯通孔,所述防护罩的内侧在贯通孔一侧中间固定设置有喷漆头,所述支撑架的底侧固定设置有漆液罐,所述喷漆头与漆液罐之间通过管道相互连通,所述贯通孔的中间套接有隔板,所述隔板靠近顶端的位置固定设置有齿条,所述防护罩的外侧靠近贯通孔的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之间啮合连接,所述防护罩的内侧与喷漆头相对称的位置固定设置有加热板。优选的,所述夹持板具体为U型板且其底面固定设置在防护板的上面,所述夹持板的两端靠近端部的位置均固定设置有轴承座,所述夹持板的两端在两个轴承座的内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调节座和第二调节座,所述第一调节座和第二调节座相互之间配合使用。优选的,所述第二调节座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具体为T型螺纹杆结构。优选的,所述调节杆在夹持板外侧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为圆盘状结构且在其靠近外侧周均匀的开设有多个销轴孔,所述夹持板与固定板相对应的轴承座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的上面开设有一个销轴孔,所述固定板和辅助板通过销轴的销接作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辅助板与固定板相互之间平行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座的外侧与第一调节座同轴固定设置有皮带轮,所述固定座的侧面靠近皮带轮的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与皮带轮的传动关系相互之间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防护板的宽度具体为夹持板底面宽度的两倍。优选的,所述加热板具体为电加热板,且其电性连接有外接电源。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座和第二调节座的轴心线相互重合。优选的,所述隔板靠近喷漆头的一侧涂有耐腐涂层,所述隔板的另一侧涂有耐高温涂料。(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控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传送带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座,在固定座的上面固定设置有带有防护板的夹持板,在夹持板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有两个调节座,从而使得计算机配件在喷漆过程中能通过电机带动两个调节座同步转动,实现喷漆面的均匀喷涂,提高了计算机配件的喷漆效果,高效便捷。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传送带上面固定设置有防护罩,在防护罩的内侧设置有隔板,在隔板另一侧的防护罩内侧固定设置有加热板,从而使得计算机配件在喷漆完成后能通过加热板进行烘干,使得配件的喷漆过程自动化程度提高,提高了生产效率。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防护罩中间的贯通孔中间套接有隔板,且在隔板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齿条,在防护罩的上面固定设置有带有齿轮的电机,齿轮与齿条之间啮合连接,从而使得隔板的上升和下降过程中自动化程度较高,便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夹持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固定板结构主视图。图中:支撑架1、传送带2、防护罩3、固定座4、防护板5、夹持板6、第二电机7、喷漆头8、漆液罐9、贯通孔10、隔板11、齿条12、第一电机13、齿轮14、加热板15、轴承座16、第一调节座17、第二调节座18、皮带轮19、调节杆20、固定板21、辅助板22、销轴23、销轴孔2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控制装置,包括支撑架1、传送带2、防护罩3、固定座4、隔板11和加热板15,所述支撑架1的上面转动设置有传送带2,所述支撑架1的上面靠近中间在传送带2外侧的位置固定设置有防护罩3,所述防护罩3的截面设置为U型,所述传送带2的上面固定设置有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的上面固定设置有防护板5,所述防护板5的上面固定设置有夹持板6,所述防护罩3的中间开设有贯通孔10,所述防护罩3的内侧在贯通孔10一侧中间固定设置有喷漆头8,所述支撑架1的底侧固定设置有漆液罐9,所述喷漆头8与漆液罐9之间通过管道相互连通,所述贯通孔10的中间套接有隔板11,所述隔板11靠近顶端的位置固定设置有齿条12,所述防护罩3的外侧靠近贯通孔10的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13,所述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设置有齿轮14,所述齿轮14与齿条12之间啮合连接,所述防护罩3的内侧与喷漆头8相对称的位置固定设置有加热板15。为了便于均匀喷漆,所述夹持板6具体为U型板且其底面固定设置在防护板5的上面,所述夹持板6的两端靠近端部的位置均固定设置有轴承座16,所述夹持板6的两端在两个轴承座16的内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调节座17和第二调节座18,所述第一调节座17和第二调节座18相互之间配合使用,所述第二调节座18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调节杆20,所述调节杆20具体为T型螺纹杆结构,所述调节杆20在夹持板6外侧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设置为圆盘状结构且在其靠近外侧周均匀的开设有多个销轴孔24,所述夹持板6与固定板21相对应的轴承座16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辅助板22,所述辅助板22的上面开设有一个销轴孔24,所述固定板21和辅助板22通过销轴23的销接作用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板22与固定板21相互之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调节座17的外侧与第一调节座17同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化控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化控制装置,包括支撑架(1)、传送带(2)、防护罩(3)、固定座(4)、隔板(11)和加热板(15),所述支撑架(1)的上面转动设置有传送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上面靠近中间在传送带(2)外侧的位置固定设置有防护罩(3),所述防护罩(3)的截面设置为U型,所述传送带(2)的上面固定设置有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的上面固定设置有防护板(5),所述防护板(5)的上面固定设置有夹持板(6),所述防护罩(3)的中间开设有贯通孔(10),所述防护罩(3)的内侧在贯通孔(10)一侧中间固定设置有喷漆头(8),所述支撑架(1)的底侧固定设置有漆液罐(9),所述喷漆头(8)与漆液罐(9)之间通过管道相互连通,所述贯通孔(10)的中间套接有隔板(11),所述隔板(11)靠近顶端的位置固定设置有齿条(12),所述防护罩(3)的外侧靠近贯通孔(10)的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13),所述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设置有齿轮(14),所述齿轮(14)与齿条(12)之间啮合连接,所述防护罩(3)的内侧与喷漆头(8)相对称的位置固定设置有加热板(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控制装置,包括支撑架(1)、传送带(2)、防护罩(3)、固定座(4)、隔板(11)和加热板(15),所述支撑架(1)的上面转动设置有传送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上面靠近中间在传送带(2)外侧的位置固定设置有防护罩(3),所述防护罩(3)的截面设置为U型,所述传送带(2)的上面固定设置有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的上面固定设置有防护板(5),所述防护板(5)的上面固定设置有夹持板(6),所述防护罩(3)的中间开设有贯通孔(10),所述防护罩(3)的内侧在贯通孔(10)一侧中间固定设置有喷漆头(8),所述支撑架(1)的底侧固定设置有漆液罐(9),所述喷漆头(8)与漆液罐(9)之间通过管道相互连通,所述贯通孔(10)的中间套接有隔板(11),所述隔板(11)靠近顶端的位置固定设置有齿条(12),所述防护罩(3)的外侧靠近贯通孔(10)的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13),所述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设置有齿轮(14),所述齿轮(14)与齿条(12)之间啮合连接,所述防护罩(3)的内侧与喷漆头(8)相对称的位置固定设置有加热板(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6)具体为U型板且其底面固定设置在防护板(5)的上面,所述夹持板(6)的两端靠近端部的位置均固定设置有轴承座(16),所述夹持板(6)的两端在两个轴承座(16)的内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调节座(17)和第二调节座(18),所述第一调节座(17)和第二调节座(18)相互之间配合使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建华潘微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赞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