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定位通讯的家庭救生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7999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8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定位通讯的家庭救生床,涉及救生领域,用于解决现有家庭救生床抢险救灾效率低的问题。所述救生床包括床体、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动作时将床体变形为内腔结构;还包括安装于床体内的独立电源、灾害传感器、定位模块、主控制器和通信模块,独立电源与灾害传感器、执行机构、定位模块、主控制器和通信模块连接;主控制器还与灾害传感器、执行机构、定位模块和通信模块连接;定位模块实时采集床体的位置信息;灾害传感器实时采集周围环境灾害信号;主控制器在灾害传感器发来灾害信号时,控制执行机构动作,将床体变形为内腔结构,并将床体的位置信息通过通信模块发送给外部终端设备。上述方案中,提高了抢险救灾效率。

A family life bed with locable communicat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ousehold rescue bed for positioning communication,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life saving, and solves the problem of low efficiency of emergency rescue and rescue for existing family rescue beds. The life bed includes the bed body and the actuator. The actuating mechanism moves the bed into the inner cavity, and also includes the independent power supply, the disaster sensor, the positioning module, the main controller and the communication module, the independent power and the disaster sensor, the actuator, the positioning module, the main controller and the communication. The main controll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disaster sensor, the actuator, the positioning module and the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the location module collects the position information of the bed in real time; the disaster sensor collects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disaster signal in real time; the main controller controls the actuator action when the disaster sensor sends the disaster signal and changes the bed body. It is an inner cavity structure, and the position information of the bed is transmitted to the external terminal equipment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module. In the above scheme, the efficiency of disaster relief and disaster relief has been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定位通讯的家庭救生床
本技术涉及救生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可定位通讯的家庭救生床。
技术介绍
为了应对突发的地震、火灾等灾害对人们造成的伤害,目前国内正在积极研究救生床,目前国内正在积极开发设计地震救生床和家庭救生舱等救生设备来避免突发的地震、火灾等灾害对人们造成的伤害,二者的关键技术主要集中在机械结构设计和优化上。虽然上述救生设备的抗压防护性能较好,但是缺少精准定位和求救通讯通道等救援的规划,而且空间利用率较低。另一方面,近年来救援技术不断发展,逐渐引入各种信息化设备,但是当灾难发生时,仍会有大量的人员伤亡,救援技术仍需要不断改善。例如当地震发生时,房屋的坍塌会掩埋人体,对搜救工作造成较大阻碍。另外坍塌物处理起来十分艰难,如果不能精准定位受困者,即使搜救队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还是无法提升受困者的生存几率,耗费了大量的黄金救援时间。另外火灾发生时,房屋内的人员数量及位置难以确定,通常消防员只能一间间房间进行搜索。但火势和浓烟都会妨碍消防员的抢救,甚至会危及消防员生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家庭救生床缺少精准定位和求救通讯通道,导致在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无法快速定位被困人员位置,使得抢险救灾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定位通讯的家庭救生床,具有快速定位功能和求救通讯通道,能在灾害发生时,使得救援人员快速定位被困人员,从而提高了抢险救灾效率,减少了人员伤亡。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定位通讯的家庭救生床,包括床体,还包括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动作时将床体变形为内腔结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床体内的独立电源、灾害传感器、定位模块、主控制器和通信模块,所述独立电源与所述灾害传感器、执行机构、定位模块、主控制器和通信模块连接;所述主控制器还与灾害传感器、执行机构、定位模块和通信模块连接;所述定位模块实时采集所述床体的位置信息并发送给所述主控制器;所述灾害传感器实时采集周围环境灾害信号并发送给所述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在所述灾害传感器发来灾害信号时,控制执行机构动作,将床体变形为内腔结构,并将所述床体的位置信息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发送给外部终端设备。其中,所述床体包括左右相互独立的左床板和右床板,所述执行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床体内的第一级传动机构;所述第一级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步进电机、第一皮带齿轮、第一传动皮带、第一吊架、第二吊架;所述第一步进电机、第一皮带齿轮分别固定于所述左、右床板下方的床体内,所述第一传动皮带绕所述第一步进电机和第一皮带齿轮沿所述床体横向传动;所述第一吊架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左床板下侧,第一吊架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步进电机和第一皮带齿轮上/下侧的传动皮带上;所述第二吊架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左床板下侧,第二吊架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步进电机和第一皮带齿轮下/上侧的传动皮带上;其中,所述可定位通讯的家庭救生床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床体左、右侧的两套第二级传动机构以及第一半圆柱面保护罩、第二半圆柱面保护罩、第三半圆柱面保护罩;所述第一半圆柱面保护罩、第二半圆柱面保护罩、第三半圆柱面保护罩同轴安装罩于所述床体上方,所述第一半圆柱面保护罩固定安装于所述床体的床头/床尾位置,所述第二半圆柱面保护罩、第三半圆柱面保护罩下端通过滑轨与所述床体连接;所述第一半圆柱面保护罩的半径小于第二半圆柱面保护罩的半径与第一半圆柱面保护罩的厚度之和,第二半圆柱面保护罩的半径小于第三半圆柱面保护罩的半径与第二半圆柱面保护罩的厚度之和;所述第二级传动机构包括第二步进电机、第二皮带齿轮、第二传动皮带、第三吊架、第四吊架;每套所述第二级传动机构中的第二步进电机和第二皮带齿轮分别固定于所述床体内前、后侧,所述第二传动皮带绕所述第二步进电机和第二皮带齿轮沿所述床体纵向传动;所述第三吊架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半圆保护罩下端,所述第四吊架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半圆保护罩下端,所述第三吊架和第四吊架的下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步进电机和第二皮带齿轮同一侧的第二传动皮带上。其中,所述主控制器为STM32主控制器。其中,所述灾害传感器包括用于实时采集地震加速度信号的加速度传感器,或用于实时采集周围环境的烟雾浓度信号的烟雾传感器。其中,所述床体、第一半圆柱面保护罩、第二半圆柱面保护罩、第三半圆柱面保护罩的材料从外向内包括耐火涂层、外表面层、隔热层、内壳共四层结构,且所述隔热层内设置有工字形的隔热支撑。其中,所述可定位通讯的家庭救生床还包括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的手动按钮。其中,所述可定位通讯的家庭救生床还包括与所述主控制器和所述独立电源连接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主控制器包括存储有自救方法文档的存储单元。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上述方案中,通过灾害传感器实时采集周围环境灾害信号,主控制器在有灾害信号时控制执行机构动作,将床体变形为内腔结构,从而床上的人可以被保护在床体的内腔中,提高了人员的安全性,并且引入独立电源,确保了灾害来临时的整个系统的供电稳定。该救生床增加了定位和通讯模块,能够实现实时定位,在灾害来临时向外部发送定位信息,便于灾后救援人员能及时开展营救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可定位通讯的家庭救生床的组成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可定位通讯的家庭救生床的第一级传动机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可定位通讯的家庭救生床的第二级传动机构示意图;图4为主控制器14的一种具体实施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主控制器14根据地震加速度信号将床体的位置信息发送给外部终端设备的方法流程图;图6为床体、第一半圆柱面保护罩33、第二半圆柱面保护罩32、第三半圆柱面保护罩31的材料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独立电源;12、灾害传感器;13、定位模块;14、主控制器;15、通信模块;16、执行机构;21、左床板;22、右床板;23、第一步进电机;24、第一皮带齿轮;25、第一传动皮带;26、第一吊架;27、第二吊架;31、第三半圆柱面保护罩;32、第二半圆柱面保护罩;33、第一半圆柱面保护罩;34、第二级传动机构;35、第二步进电机;36、第二皮带齿轮;37、第二传动皮带;38、第四吊架;39、第三吊架;41、信号处理单元;42、第一比较电路;43、第二比较电路,44、第三比较电路;45、计时单元;46、防御单元;51、隔热层;52、耐火涂层;53、外表面层;54、隔热支撑;55、内壳。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可定位通讯的家庭救生床的组成结构框图,本技术提供的可定位通讯的家庭救生床包括床体(图1中未示出),如图1中所示,该可定位通讯的家庭救生床还包括装于所述床体内的独立电源11、灾害传感器12、定位模块13、主控制器14、通信模块15、执行机构16;其中,独立电源11与灾害传感器12、定位模块13、主控制器14、通信模块15、执行机构16连接;主控制器14还与灾害传感器12、执行机构16、定位模块13和通信模块15连接;定位模块13用于实时采集所述床体的位置信息并发送给所述主控制器;灾害传感器12用于实时采集周围环境灾害信号并发送给主控制器14;主控制器14用于在灾害传感器12发来灾害信号时,控制执行机构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定位通讯的家庭救生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定位通讯的家庭救生床,包括床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动作时将床体变形为内腔结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床体内的独立电源、灾害传感器、定位模块、主控制器和通信模块,所述独立电源与所述灾害传感器、执行机构、定位模块、主控制器和通信模块连接;所述主控制器还与灾害传感器、执行机构、定位模块和通信模块连接;所述定位模块实时采集所述床体的位置信息并发送给所述主控制器;所述灾害传感器实时采集周围环境灾害信号并发送给所述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在所述灾害传感器发来灾害信号时,控制执行机构动作,将床体变形为内腔结构,并将所述床体的位置信息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发送给外部终端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定位通讯的家庭救生床,包括床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动作时将床体变形为内腔结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床体内的独立电源、灾害传感器、定位模块、主控制器和通信模块,所述独立电源与所述灾害传感器、执行机构、定位模块、主控制器和通信模块连接;所述主控制器还与灾害传感器、执行机构、定位模块和通信模块连接;所述定位模块实时采集所述床体的位置信息并发送给所述主控制器;所述灾害传感器实时采集周围环境灾害信号并发送给所述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在所述灾害传感器发来灾害信号时,控制执行机构动作,将床体变形为内腔结构,并将所述床体的位置信息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发送给外部终端设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定位通讯的家庭救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包括左右相互独立的左床板和右床板,所述执行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床体内的第一级传动机构;所述第一级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步进电机、第一皮带齿轮、第一传动皮带、第一吊架、第二吊架;所述第一步进电机、第一皮带齿轮分别固定于所述左、右床板下方的床体内,所述第一传动皮带绕所述第一步进电机和第一皮带齿轮沿所述床体横向传动;所述第一吊架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左床板下侧,第一吊架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步进电机和第一皮带齿轮上/下侧的传动皮带上;所述第二吊架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左床板下侧,第二吊架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步进电机和第一皮带齿轮下/上侧的传动皮带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定位通讯的家庭救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定位通讯的家庭救生床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床体左、右侧的两套第二级传动机构以及第一半圆柱面保护罩、第二半圆柱面保护罩、第三半圆柱面保护罩;所述第一半圆柱面保护罩、第二半圆柱面保护罩、第三半圆柱面保护罩同轴安装罩于所述床体上方,所述第一半圆柱面保护罩固定安装于所述床体的床头/床尾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种领李擎吴积浩魏嘉宁杜家昊赵君伟崔家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