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2663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1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床,包括第一驱动装置以及依次连接的床面架、转动装置、床底架;所述床面架与所述转动装置连接;所述转动装置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以驱动所述转动装置转动。该旋转床的床面架与转动装置连接;转动装置与第一驱动装置连接;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转动装置转动的同时,转动装置带动床面架随之转动,使得床面架在床底架不发生位置变化的同时,改变其相对于床底架的角度。该种结构可以非常便捷的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改变床面架的方向,而不用费时费力的调整整个旋转床的位置。避免了以往电动床由于结构上的缺陷,使用者不得不通过搬动整个床体才能调整其位置的问题。改善了现有电动床功能单一的情况。

Rotating bed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otating bed, which includes a first drive device, a bed frame, a rotating device, a bed frame,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tating device; the rotat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driving device, and the first driving device is used to drive the rotating device to rotate. The bed frame of the rotating bed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tating device; the rotat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driving device; while the first drive device drives the rotating device to rotate, the rotating device drives the bed frame to rotate, so that the bed frame can change its angle relative to the bed frame while the bed frame does not change position. The structure can change the direction of the bed frame very conveniently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users, and does not need to waste time and effort to adjust the position of the whole rotating bed. Because of the structural defects of the electric bed, the user has to move the whole bed to adjust its position. It improves the single function of the existing electric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床
本技术属于家具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旋转床。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动床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某些特殊用途,人们对于电动床功能的需求越来越多。例如,在医院或家庭使用中,以适应病人看护的要求或舒适需求,电动床在推杆电机的驱动下可以为使用者卧床时提供更为舒适的角度。但是该种类型的电动床虽然可以实现床的头部支撑板或脚步支撑板的弯曲,但电动床使用型态较为单一,导致功能性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提升。综上,现有的电动床实用性不强,不便于日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旋转床,包括第一驱动装置以及依次连接的床面架、转动装置、床底架;所述床面架与所述转动装置连接;所述转动装置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以驱动所述转动装置转动。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置于所述床底架背离所述转动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推杆电机、摇臂、以及转动轴;所述推杆电机包括电机本体以及由所述电机本体伸出的连杆;所述摇臂与所述连杆背离所述电机本体的一端铰接;所述摇臂与所述转动轴连接;所述转动轴背离所述摇臂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装置背离所述床面架的一侧连接。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床底架开设有供所述转动轴穿设的通孔。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轴背离所述摇臂的一侧设有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与所述床底架抵接。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摇臂背离所述连杆的一端设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开设有供所述转动轴穿设的耳孔;所述耳孔的直径不大于所述转动轴横截面的直径;所述摇臂通过所述耳孔与所述转动轴固紧连接。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床面架包括依次铰接的头部支撑板、腰部支撑板和脚部支撑板;所述腰部支撑板与所述转动装置铰接。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头部支撑板和所述腰部支撑板均铰接的头部电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还包括起立电机;所述起立电机与所述转动装置连接;所述起立电机背离所述转动装置的一端与所述腰部支撑板铰接。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腰部支撑板和所述脚部支撑板均铰接的脚部电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与所述床面架铰接的扶手。本技术提供的旋转床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有益效果是:该旋转床的床面架与转动装置连接;转动装置与第一驱动装置连接;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转动装置转动的同时,转动装置带动床面架随之转动,使得床面架在床底架不发生位置变化的同时,改变其相对于床底架的角度。该种结构可以非常便捷的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改变床面架的方向,而不用费时费力的调整整个旋转床的位置。避免了以往电动床由于结构上的缺陷,使用者不得不通过搬动整个床体才能调整其位置的问题。改善了现有电动床功能单一的情况。不仅如此,进一步的,所述床面架包括依次铰接的头部支撑板、腰部支撑板和脚部支撑板;床面架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弯折,调整头部支撑板和脚步支撑板的角度以便使用者既能够平躺于该旋转床,也可以将旋转床调整为方便坐立的沙发。进一步的,该旋转床还包括与床面架铰接的扶手,当旋转床调整为适宜平躺的结构时,扶手贴合与床面架,与床面架的高度一致;当旋转床通过弯折头部支撑板调整为适合左立的沙发时,扶手以铰接部件为轴心相对于床面架转动,作为该沙发的扶手,方便使用者搭靠。综上所述,本技术特殊的结构,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方法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产生了好用且实用的效果,较现有的旋转床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较为适于实用,并具有广泛的产业价值。附图说明应当理解的是,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旋转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旋转床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旋转床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旋转床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旋转床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旋转床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名称标号旋转床1第一驱动装置11推杆电机111电机本体1111连杆1112摇臂112连接耳1121耳孔11211转动轴113限位部件1131床面架12头部支撑板121腰部支撑板122脚部支撑板123转动装置13床底架14通孔141第二驱动装置15头部电机151起立电机152脚部电机153扶手16铰接部件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床1,包括第一驱动装置11以及依次连接的床面架12、转动装置13、床底架14;所述床面架12与所述转动装置13连接;所述转动装置13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1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1用以驱动所述转动装置13转动。上述,该旋转床1的床面架12与转动装置13连接;转动装置13与第一驱动装置11连接;第一驱动装置11驱动转动装置13转动的同时,转动装置13带动床面架12随之转动,使得床面架12在床底架14不发生位置变化的同时,改变其相对于床底架14的角度。该种结构可以非常便捷的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改变床面架12的方向,而不用费时费力的调整整个旋转床1的位置。避免了以往电动床由于结构上的缺陷,使用者不得不通过搬动整个床体才能调整其位置的问题。改善了现有电动床功能单一的情况。可以理解的是,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同时又是一个人口老龄化的大国,据统计电动护理床,目前我国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以达到1.34亿,按照2%的使用概率计算,仅国内就有268万张的需求。我国有大中型医院,疗养院,敬老院,以及新兴建的老年公寓,约四万余处,假如这些医疗养老机构每年更新五十张床位,则全年的需求量为二百万张。我国大多数家庭逐渐形成宝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旋转床

【技术保护点】
旋转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装置以及依次连接的床面架、转动装置、床底架;所述床面架与所述转动装置连接;所述转动装置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以驱动所述转动装置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旋转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装置以及依次连接的床面架、转动装置、床底架;所述床面架与所述转动装置连接;所述转动装置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以驱动所述转动装置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置于所述床底架背离所述转动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推杆电机、摇臂、以及转动轴;所述推杆电机包括电机本体以及由所述电机本体伸出的连杆;所述摇臂与所述连杆背离所述电机本体的一端铰接;所述摇臂与所述转动轴连接;所述转动轴背离所述摇臂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装置背离所述床面架的一侧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底架开设有供所述转动轴穿设的通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背离所述摇臂的一侧设有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与所述床底架抵接。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国烘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富乐士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