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芯线缆外皮剥离后的线芯捻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7651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16:22
一种散芯线缆外皮剥离后的线芯捻合机,包括进料输送带、轴承和齿轮;所述捻合罩的末端轴筒镶嵌于轴承的内部,其与轴承转动相连接,且捻合罩的大口径端朝向进料输送带的右侧出料口设置,其中心高度与进料输送带的出料口处于同一高度上;所述轴承嵌置于轴承座支架顶端固定有的轴承座的内部。该散芯线缆外皮剥离后的线芯捻合机设有捻合罩,捻合罩的内壁上呈圆形阵列设置有旋转拨片,且拨片分三层设置,三层旋转拨片的设置能够使线芯充分的互相缠绕聚合,减小各线芯之间的间隙,使他们缠绕捻合的更紧,提高了线芯捻合成型的质量,同时线芯的捻合作业,能够避免线剥离后导致的线芯分叉,摩擦损耗,易折断的情况发生,提高线芯的回收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芯线缆外皮剥离后的线芯捻合机
本技术涉及线芯剥离捻合
,尤其涉及一种散芯线缆外皮剥离后的线芯捻合机。
技术介绍
电缆的造价其实是很贵的,但是,当我们不能使用的时候,还可以以回收的形式变现,那么,这样就减少了很多经济上面的投入,并且,从另外的角度上面来说,我们在使用电缆的时候,如果要求不是很高,那么,我们完全可以采用一些回收来的符合要求的电缆来进行使用,废电缆回收发挥更大的意义,所以,现在废电缆回收备受大家的关注。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线芯捻合机在使用时其存在对线芯分散的线缆回收进行切断和剥线皮的操作中,线剥离后会导致线芯分叉,进而摩擦损耗,易折断,造成回收浪费的问题。于是,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散芯线缆外皮剥离后的线芯捻合机,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芯线缆外皮剥离后的线芯捻合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线剥离后会导致线芯分叉,进行摩擦损耗,易折断,造成回收浪费的问题。本技术散芯线缆外皮剥离后的线芯捻合机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散芯线缆外皮剥离后的线芯捻合机,其中,该散芯线缆外皮剥离后的线芯捻合机包括有:基板、轴承座支架、马达、下料输送带、捻合罩、压辊、输送带辊筒、进料输送带、轴承和齿轮;所述轴承座支架焊接支撑于基板的顶端,且其位于马达的正上方;所述基板的顶端还螺纹紧固有马达,且其位于捻合罩的正下方;所述下料输送带也固定设置于基板的顶端,且其位于轴承座支架的右侧;所述捻合罩的末端轴筒镶嵌于轴承的内部,其与轴承转动相连接,且捻合罩的大口径端朝向进料输送带的右侧出料口设置,其中心高度与进料输送带的出料口处于同一高度上;所述压辊位于输送带辊筒的正上方,且其通过顶紧螺栓螺纹紧固于其顶端的支撑板上,并通过顶紧螺栓的松紧进行伸缩压紧作业;所述进料输送带固定设置于轴承座支架的右侧;所述轴承嵌置于轴承座支架顶端固定有的轴承座的内部;所述齿轮位于捻合罩的正下方,与捻合罩外檐上的齿轮拨片啮合传动,且其与马达转轴转动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座支架顶端的轴承座,中间设置有隔板,将轴承座一分为二,分成左右对称的两个轴承固定安装凹槽。进一步的,所述捻合罩的内壁上呈圆形阵列设置有旋转拨片,且拨片分三层设置。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轴承座支架的设置,轴承座支架顶端的轴承座,中间设置有隔板,将轴承座一分为二,分成左右对称的两个轴承固定安装凹槽,在左右对称的两处固定安装凹槽的内部镶嵌固定有两处轴承,两处轴承能够保证捻合罩在旋转时保持稳定,避免其上下左右摇晃不能与进料输送带出料口保持在同一高度,影响对线芯的收集,同时捻合罩的摆动不利于齿轮于其之间的啮合齿轮传动,最终影响线芯捻合的啮合作业,而两处轴承的设置同样能够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2.本技术捻合罩的设置,捻合罩的内壁上呈圆形阵列设置有旋转拨片,且拨片分三层设置,当线芯被传送至旋转的捻合罩的内部,线芯被旋转拨片拨动松散的线芯互相螺旋缠绕,并且在捻合罩旋转作用下,线芯被不断的往捻合罩的深处传送,进而线芯第二层与第三层旋转拨片依次拨动缠绕,最终将线芯捻合成麻花状互相缠绕的铜线,完成线芯的捻合作业,三层旋转拨片的设置能够使线芯充分的互相缠绕聚合,减小各线芯之间的间隙,使他们缠绕捻合的更紧,提高了线芯捻合成型的质量,同时线芯的捻合作业,能够避免线剥离后导致的线芯分叉,摩擦损耗,易折断的情况发生,提高线芯的回收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三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轴承座支架与轴承装配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捻合罩三维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捻合罩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压辊左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板,2-轴承座支架,3-马达,4-下料输送带,5-捻合罩,6-压辊,7-输送带辊筒,8-进料输送带,9-轴承,10-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其实例显示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虽然将结合示例性的实施例描述本技术,但应当理解该描述并非要把本技术限制于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相反,本技术将不仅覆盖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各种替换的、改变的、等效的和其他实施例,其可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参见图1至附图6,一种散芯线缆外皮剥离后的线芯捻合机,包括有:基板1、轴承座支架2、马达3、下料输送带4、捻合罩5、压辊6、输送带辊筒7、进料输送带8、轴承9和齿轮10;轴承座支架2焊接支撑于基板1的顶端,且其位于马达3的正上方;基板1的顶端还螺纹紧固有马达3,且其位于捻合罩5的正下方;下料输送带4也固定设置于基板1的顶端,且其位于轴承座支架2的右侧;捻合罩5的末端轴筒镶嵌于轴承9的内部,其与轴承9转动相连接,且捻合罩5的大口径端朝向进料输送带8的右侧出料口设置,其中心高度与进料输送带8的出料口处于同一高度上;压辊6位于输送带辊筒7的正上方,且其通过顶紧螺栓螺纹紧固于其顶端的支撑板上,并通过顶紧螺栓的松紧进行伸缩压紧作业;进料输送带8固定设置于轴承座支架2的右侧;轴承9嵌置于轴承座支架2顶端固定有的轴承座的内部;齿轮10位于捻合罩5的正下方,与捻合罩5外檐上的齿轮拨片啮合传动,且其与马达3转轴转动相连接。如上述的散芯线缆外皮剥离后的线芯捻合机的较佳实施例,其中,轴承座支架2顶端的轴承座,中间设置有隔板,将轴承座一分为二,分成左右对称的两个轴承固定安装凹槽,在左右对称的两处固定安装凹槽的内部镶嵌固定有两处轴承9,两处轴承9能够保证捻合罩5在旋转时保持稳定,避免其上下左右摇晃不能与进料输送带8出料口保持在同一高度,影响对线芯的收集,同时捻合罩5的摆动不利于齿轮于其之间的啮合齿轮传动,最终影响线芯捻合的啮合作业,而两处轴承9的设置同样能够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如上述的散芯线缆外皮剥离后的线芯捻合机的较佳实施例,其中,捻合罩5的内壁上呈圆形阵列设置有旋转拨片,且拨片分三层设置,当线芯被传送至旋转的捻合罩5的内部,线芯被旋转拨片拨动松散的线芯互相螺旋缠绕,并且在捻合罩5旋转作用下,线芯被不断的往捻合罩5的深处传送,进而线芯第二层与第三层旋转拨片依次拨动缠绕,最终将线芯捻合成麻花状互相缠绕的铜线,完成线芯的捻合作业,三层旋转拨片的设置能够使线芯充分的互相缠绕聚合,减小各线芯之间的间隙,使他们缠绕捻合的更紧,提高了线芯捻合成型的质量,同时线芯的捻合作业,能够避免线剥离后导致的线芯分叉,摩擦损耗,易折断的情况发生,提高线芯的回收利用率。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散芯线缆外皮剥离后的线芯捻合机时,将剥皮完成的线芯放置于进料输送带8上,扭动压辊6顶端的顶紧螺栓调节下压压辊6,使压辊6与输送带辊筒7之间的间隙适中,方便压紧输送线芯,启动马达3,马达3联动齿轮10旋转,齿轮10又与捻合罩5外檐的齿轮片啮合传动,进而使捻合罩5在轴承的滚动支撑下转动起来,当线芯被传送至捻合罩5内部,在三层旋转拨片的旋转拨动下,线芯被缠绕捻合成型,捻合成型的线芯穿过捻合罩5末端的轴筒,置于下料输送带4的顶端,被下料输送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散芯线缆外皮剥离后的线芯捻合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芯线缆外皮剥离后的线芯捻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芯线缆外皮剥离后的线芯捻合机包括有:基板、轴承座支架、马达、下料输送带、捻合罩、压辊、输送带辊筒、进料输送带、轴承和齿轮;所述轴承座支架焊接支撑于基板的顶端,且其位于马达的正上方;所述基板的顶端还螺纹紧固有马达,且其位于捻合罩的正下方;所述下料输送带也固定设置于基板的顶端,且其位于轴承座支架的右侧;所述捻合罩的末端轴筒镶嵌于轴承的内部,其与轴承转动相连接,且捻合罩的大口径端朝向进料输送带的右侧出料口设置,其中心高度与进料输送带的出料口处于同一高度上;所述压辊位于输送带辊筒的正上方,且其通过顶紧螺栓螺纹紧固于其顶端的支撑板上,并通过顶紧螺栓的松紧进行伸缩压紧作业;所述进料输送带固定设置于轴承座支架的右侧;所述轴承嵌置于轴承座支架顶端固定有的轴承座的内部;所述齿轮位于捻合罩的正下方,与捻合罩外檐上的齿轮拨片啮合传动,且其与马达转轴转动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芯线缆外皮剥离后的线芯捻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芯线缆外皮剥离后的线芯捻合机包括有:基板、轴承座支架、马达、下料输送带、捻合罩、压辊、输送带辊筒、进料输送带、轴承和齿轮;所述轴承座支架焊接支撑于基板的顶端,且其位于马达的正上方;所述基板的顶端还螺纹紧固有马达,且其位于捻合罩的正下方;所述下料输送带也固定设置于基板的顶端,且其位于轴承座支架的右侧;所述捻合罩的末端轴筒镶嵌于轴承的内部,其与轴承转动相连接,且捻合罩的大口径端朝向进料输送带的右侧出料口设置,其中心高度与进料输送带的出料口处于同一高度上;所述压辊位于输送带辊筒的正上方,且其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斯凯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