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文馨专利>正文

一种高交换率的制冷介质多向碰撞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7394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1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交换率的制冷介质多向碰撞冷凝器,包括具有进液腔的左集流管和具有出液腔的右集流管,左集流管与右集流管之间经开设有冷凝腔的壳体连接在一起,壳体内平行分布有若干条间隔均匀的隔板,隔板上设有若干连续的弯曲部,相邻两个弯曲部之间相互交错,隔板将冷凝腔分隔呈若干供制冷介质通过的流通通道,流通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进液腔和出液腔,制冷介质可在流通通道内由进液腔向出液腔流通,并在弯曲部发生多向碰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冷却介质与弯曲部进行碰撞并使其流向发生多个方向的偏移,大大提高冷却介质与隔板的接触,进而提高冷凝器的冷凝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交换率的制冷介质多向碰撞冷凝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配件的
,特别是一种高交换率的制冷介质多向碰撞冷凝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汽车技术日益发展,汽车冷凝器技术也得到了发展。冷凝器的原理是:制冷剂从进口进入集流管,通过扁管将制冷剂的热量散去后,从出口流出。因此,扁管的散热能力决定了冷凝器的好坏。直条型的扁管在使用时,制冷介质在内流动,其热量需要先传递给扁管,而扁管由于其直条型的结构,制冷介质无法其发生多次的碰撞,因此这种冷凝器的冷凝效率很低,一般只能靠加长扁管的长度加大散热壳体的外形来增强其冷凝效果,体型庞大且造价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高交换率的制冷介质多向碰撞冷凝器,能够改变冷凝器结构,使得制冷介质在冷凝腔中发生多次碰撞,提高冷凝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高交换率的制冷介质多向碰撞冷凝器,包括具有进液腔的左集流管和具有出液腔的右集流管,所述左集流管与右集流管之间经开设有冷凝腔的壳体连接在一起,所述壳体内平行分布有若干条间隔均匀的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若干连续的弯曲部,相邻两个弯曲部之间相互交错,所述隔板将冷凝腔分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交换率的制冷介质多向碰撞冷凝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交换率的制冷介质多向碰撞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进液腔的左集流管(1)和具有出液腔的右集流管(2),所述左集流管(1)与右集流管(2)之间经开设有冷凝腔的壳体(3)连接在一起,所述壳体(3)内平行分布有若干条间隔均匀的隔板(4),所述隔板(4)上设有若干连续的弯曲部(5),相邻两个弯曲部(5)之间相互交错,所述隔板(4)将冷凝腔分隔呈若干供制冷介质通过的流通通道(6),所述流通通道(6)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进液腔和出液腔,所述制冷介质可在流通通道(6)内由进液腔向出液腔流通,并在所述弯曲部(5)发生多向碰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交换率的制冷介质多向碰撞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进液腔的左集流管(1)和具有出液腔的右集流管(2),所述左集流管(1)与右集流管(2)之间经开设有冷凝腔的壳体(3)连接在一起,所述壳体(3)内平行分布有若干条间隔均匀的隔板(4),所述隔板(4)上设有若干连续的弯曲部(5),相邻两个弯曲部(5)之间相互交错,所述隔板(4)将冷凝腔分隔呈若干供制冷介质通过的流通通道(6),所述流通通道(6)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进液腔和出液腔,所述制冷介质可在流通通道(6)内由进液腔向出液腔流通,并在所述弯曲部(5)发生多向碰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交换率的制冷介质多向碰撞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上开设有开口(7),所述开口(7)上连接有使所述冷凝腔呈密封状的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馨
申请(专利权)人:吴文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