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混水供热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73304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13:12
一种智能型混水供热机组,包括一次网供水部分、二次网供水部分、一次网回水部分、二次网回水部分,所述一次网供水部分与二次网回水部分连通,所述二次网回水部分与一次网回水部分连通,所述二次网回水部分还与一次网供水部分连通。其有益效果是:一级网回水温度降低,提高了厂内发电机组低真空运行安全性;和板式机组相比,减少了设备维修量;保证用户室内温度达标,当一次网供水温度过低时,经板换二次换热后供水温度会更低,使室内温度达不到要求,混水机组的混水比例在0%‑100%之间调节,能最大限度的保证二次供热温度;混水机组无需补水,站内不需设置补水装置,节约投资;避免了间接换热系统的热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型混水供热机组
本技术涉及换热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混水式供热机组。
技术介绍
混水换热直供方式在集中供热中发展较慢,其原因主要是早期缺乏热网控制设备的投入以及城市发展造成供热热负荷的变化与早期的大面积直供方式不协调等两大方面,随着供热技术的发展及先进控制设备在供热系统中的应用,混水换热直供方式也慢慢的找到自身的控制方式,实现了他的优越性-节能经济,混水直供因其大温差,小流量运行一次网富余压差在二次网中得以充分利用等特点,具有很大的节能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智能型混水供热机组。具体设计方案为:一种智能型混水供热机组,包括一次网供水部分、二次网供水部分、一次网回水部分、二次网回水部分,所述一次网供水部分与二次网回水部分连通,所述二次网回水部分与一次网回水部分连通,所述二次网回水部分还与一次网供水部分连通,所述一次网供水部分与二次网供水部分之间通过混水组件连通,所述一次网供水部分、二次网供水部分、一次网回水部分、二次网回水部分、混水组件均固定于基座上。所述混水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混水组件均位于所述一次网供水部分与二次网供水部分之间,多个所述混水组件之间互相平行且多个所述混水组件沿左右方向呈直线阵列分布。所述一次网供水部分包括入水主管、入水副管,所述入水主管与入水副管的管轴沿左右方向从左向右法兰连接,所述二次网回水部分与所述入水副管连接,所述入水主管的上端设有设有一次网调节阀,所述一次网调节阀为电动调节阀,所述一次网调节阀的入液端、出液端均通过一次网弯管与所述入水主管连接,所述入水主管上还安装有一次网密封蝶阀,所述一次网密封蝶阀位于两个所述一次网弯管与入水主管的连接处之间,所述入水主管、入水副管上均设有排污球阀。所述一次网回水部分包括回水主管,所述回水主管的一端为一次网回水部分的回水口,另一端与所述二次网回水部分的中部连通,所述回水主管的底端设有回水调节阀,所述回水调节阀为电动调节阀,所述回水调节阀的两端均通过回水弯管与所述回水主管连通,所述回水主管上还安装有回水密封蝶阀,所述回水密封蝶阀位于两个所述回水弯管与所述回水主管的连接处之间,所述回水主管的上端还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二次网回水部分包括二次网主管,所述二次网主管的管轴沿前后方向分布,所述二次网主管的前端为二次网回水部分的回水口,所述二次网主管的前部左端与所述一次网回水部分连通,所述二次网主管的后部设有二次网止回阀,所述二次网止回阀的流体流向为从前向后流经所述二次网止回阀,所述二次网主管的后端与所述一次网供水部分法兰连接。所述混水组件包括循环泵,所述循环泵通过隔振器固定于基座上,所述循环泵的入泵端、出泵端分别通过弯头组件与一次网供水部分、二次网供水部分连通,所述弯头组件为两个弯头连接呈的“S”形结构,所述弯头组件的中部由上向下依次安装有蝶式止回阀、避震喉,所述蝶式止回阀的止回方向与所述循环泵的流向相反。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智能型混水供热机组,其有益效果是:缩小换热温差,增加换热量,显著减少换热站占地面积和投资;拉大一级网供回水温差,提高管网供热能力,大幅降低一次网的投资;充分利用一级网的资用压头,减少换热器阻力造成的循环动力消耗,大幅降低一级网和二级网的循环动力消耗;减小水泵型号,节约投资,节约电能;一级网回水温度降低,提高了厂内发电机组低真空运行安全性;和板式机组相比,减少了设备维修量;保证用户室内温度达标,当一次网供水温度过低时,经板换二次换热后供水温度会更低,使室内温度达不到要求,混水机组的混水比例在0%-100%之间调节,能最大限度的保证二次供热温度;混水机组无需补水,站内不需设置补水装置,节约投资;避免了间接换热系统的热损失。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智能型混水供热机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次网供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次网回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混水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智能型混水供热机组的流体流路结构示意图;图中,1、一次网供水部分;1a、入水主管;1b、入水副管;1c、一次网调节阀;1d、一次网弯管;1e一次网密封蝶阀;2、二次网供水部分;3、一次网回水部分;3a、回水主管;3b、回水调节阀;3c、回水弯管;3d、回水密封蝶阀;3e、压力传感器;4、二次网回水部分;4a、二次网主管;4b、二次网止回阀;5、混水组件;5a、循环泵;5b、隔振器;5c、弯头组件;5d、蝶式止回阀;5e、避震喉;6、基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图1是本技术所智能型混水供热机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型混水供热机组,包括一次网供水部分1、二次网供水部分2、一次网回水部分3、二次网回水部分4,所述一次网供水部分1与二次网回水部分4连通,所述二次网回水部分4与一次网回水部分3连通,所述二次网回水部分4还与一次网供水部分1连通,所述一次网供水部分1与二次网供水部分2之间通过混水组件5连通,所述一次网供水部分1、二次网供水部分2、一次网回水部分3、二次网回水部分4、混水组件5均固定于基座6上。所述混水组件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混水组件5均位于所述一次网供水部分1与二次网供水部分2之间,多个所述混水组件5之间互相平行且多个所述混水组件5沿左右方向呈直线阵列分布。所述二次网回水部分4包括二次网主管4a,所述二次网主管4a的管轴沿前后方向分布,所述二次网主管4a的前端为二次网回水部分4的回水口,所述二次网主管4a的前部左端与所述一次网回水部分3连通,所述二次网主管4a的后部设有二次网止回阀4b,所述二次网止回阀4b的流体流向为从前向后流经所述二次网止回阀4b,所述二次网主管4a的后端与所述一次网供水部分1法兰连接。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次网供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一次网供水部分1包括入水主管1a、入水副管1b,所述入水主管1a与入水副管1b的管轴沿左右方向从左向右法兰连接,所述二次网回水部分4与所述入水副管1b连接,所述入水主管1a的上端设有设有一次网调节阀1c,所述一次网调节阀1c为电动调节阀,所述一次网调节阀1c的入液端、出液端均通过一次网弯管1d与所述入水主管1a连接,所述入水主管1a上还安装有一次网密封蝶阀1e,所述一次网密封蝶阀1e位于两个所述一次网弯管1d与入水主管1a的连接处之间,所述入水主管1a、入水副管1b上均设有排污球阀。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次网回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一次网回水部分3包括回水主管3a,所述回水主管3a的一端为一次网回水部分3的回水口,另一端与所述二次网回水部分4的中部连通,所述回水主管3a的底端设有回水调节阀3b,所述回水调节阀3b为电动调节阀,所述回水调节阀3b的两端均通过回水弯管3c与所述回水主管3a连通,所述回水主管3a上还安装有回水密封蝶阀3d,所述回水密封蝶阀3d位于两个所述回水弯管3c与所述回水主管3a的连接处之间,所述回水主管3a的上端还设有压力传感器3e。图4是本技术所述混水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混水组件5包括循环泵5a,所述循环泵5a通过隔振器5b固定于基座6上,所述循环泵5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智能型混水供热机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型混水供热机组,包括一次网供水部分(1)、二次网供水部分(2)、一次网回水部分(3)、二次网回水部分(4),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网供水部分(1)与二次网回水部分(4)连通,所述二次网回水部分(4)与一次网回水部分(3)连通,所述二次网回水部分(4)还与一次网供水部分(1)连通,所述一次网供水部分(1)与二次网供水部分(2)之间通过混水组件(5)连通,所述一次网供水部分(1)、二次网供水部分(2)、一次网回水部分(3)、二次网回水部分(4)、混水组件(5)均固定于基座(6)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型混水供热机组,包括一次网供水部分(1)、二次网供水部分(2)、一次网回水部分(3)、二次网回水部分(4),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网供水部分(1)与二次网回水部分(4)连通,所述二次网回水部分(4)与一次网回水部分(3)连通,所述二次网回水部分(4)还与一次网供水部分(1)连通,所述一次网供水部分(1)与二次网供水部分(2)之间通过混水组件(5)连通,所述一次网供水部分(1)、二次网供水部分(2)、一次网回水部分(3)、二次网回水部分(4)、混水组件(5)均固定于基座(6)上。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智能型混水供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组件(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混水组件(5)均位于所述一次网供水部分(1)与二次网供水部分(2)之间,多个所述混水组件(5)之间互相平行且多个所述混水组件(5)沿左右方向呈直线阵列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智能型混水供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网供水部分(1)包括入水主管(1a)、入水副管(1b),所述入水主管(1a)与入水副管(1b)的管轴沿左右方向从左向右法兰连接,所述二次网回水部分(4)与所述入水副管(1b)连接,所述入水主管(1a)的上端设有设有一次网调节阀(1c),所述一次网调节阀(1c)为电动调节阀,所述一次网调节阀(1c)的入液端、出液端均通过一次网弯管(1d)与所述入水主管(1a)连接,所述入水主管(1a)上还安装有一次网密封蝶阀(1e),所述一次网密封蝶阀(1e)位于两个所述一次网弯管(1d)与入水主管(1a)的连接处之间,所述入水主管(1a)、入水副管(1b)上均设有排污球阀。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智能型混水供热机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震王玄珣张力董郝晶韩强李玮曲鹏远曹春雨王春玲
申请(专利权)人:四平艾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