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66845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烧器及包含该燃烧器的燃气灶,其中燃烧器包括主火装置和点火装置;所述主火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一端的开口为出火口,另一端为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空气管道相连通;所述壳体内部包括第一预混区和第二预混区,所述第一预混区与所述第二预混区通过缩口式导流管连通,所述缩口式导流管的广口端与所述第一预混区连接,缩口端与所述第二预混区连接;所述第一预混区内设有燃气进气管,所述燃气进气管呈同心双环状结构,所述内环与外环之间通过多根连接管道连通,外环与燃气管道连通,所述内环、外环和连接管道侧壁上均设有通孔;所述第二预混区内设置有与所述出火口连接的导火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且具有节能减排之优点。

A burners and gas cook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burner and a gas stove including the burner, in which the burner includes a main fire device and an ignition device. The main fire device includes a shell with an opening at both ends. The opening at one end of the shell is a fire outlet, the other end is an air inlet, the intake po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pipe; the housing is included in the shell. The first premix area and the second premixing area are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premixed zone through a necking diversion pipe,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premix area, and the necking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premixed zone; the first premix area is provided with a gas intake pipe, and the gas intake pipe is presented. The inner 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ring through a plurality of connecting pipes, and the outer 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gas pipeline. The inner ring, the outer ring and the side wall of the connecting pipe are provided with through holes, and the second premixing area is provided with a fire diversion device connected with the fire outlet.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and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
本专利技术涉及节能灶具,具体涉及一种的燃烧器和燃气灶。
技术介绍
燃气燃烧过程中,燃气燃烧的化学反应速度要远大于燃气分子与氧气分子之间的相互扩散混合的速度,因此,制约燃烧速度提高的主要因素为燃气和空气之间的混合过程。如果能够提高燃气-空气之间的混合强度,将会极大提高燃烧速度。然而现有的灶具存在燃气与空气混合时间短,燃气与空气混合得不均匀等问题,这样有大量的燃气都没有被点燃,致使燃烧不充分,未完全燃烧气体会产生黑烟,燃烧的火焰热量不大,所耗费的燃气多,烧水及炒菜的时间延长,针对上这缺点,有必要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且具有节能减排之优点的燃烧器和燃气灶。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燃烧器,包括主火装置和点火装置,所述点火装置设置在所述主火装置的一侧;所述主火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一端的所述开口为出火口,另一端的所述开口为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空气管道相连通;所述壳体内部包括第一预混区和第二预混区,所述第一预混区与所述第二预混区通过缩口式导流管连通,所述缩口式导流管的广口端与所述第一预混区连接,缩口端与所述第二预混区连接;所述第一预混区内设有燃气进气管,所述燃气进气管呈同心双环状结构,所述内环与外环之间通过多根连接管道连通,外环与燃气管道连通,所述内环、外环和连接管道侧壁上均设有通孔;所述第二预混区内设置有与所述出火口连接的导火装置。进一步,所述燃气进气管上所设的多个通孔处均设有分流锥形进气管,所述分流锥形进气管的宽口端与所述燃气进气管连接。进一步,所述导火装置的底部通过支撑件与所述壳体连接,且所述导火装置的外壁上沿与所述出火口的外沿通过盖圈密闭连接;所述导火装置的外壁上设有通孔,连通所述导火装置内部与所述第二预混区。进一步,所述导火装置的外壁上所设通孔为缩口式结构,其广口端与所述第二预混区连通。一种燃气灶,包括有上述的燃烧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缩口式导流管,使混合气体的压力逐渐加大,从而加快两种气体的混合。由于缩口式导流管与第二预混区的连接部位,第二预混区的截面积大于缩口式导流管的缩口端的截面积,当混合气体从第一预混区通过缩口式导流管进入第二预混区时空间突然扩大,混合气体的压力瞬间减小,能使两种气体更加均匀地混合。燃气进气管呈同心双环状结构,所述内环与外环之间通过多根连接管道连通,外环与燃气管道连通,所述内环、外环和连接管道侧壁上均设有通孔,且设有多个分流锥形进气管,可以对燃气进行加压,并使燃气均匀的扩散壳体底部,更容易与从壳体进气口进入的空气均匀混合。导火装置的外壁上所设通孔为缩口式结构,对进入燃气灶燃烧腔体的混合燃气做进一步混合。本专利技术,能使两种气体迅速混合且混合得更为均匀和充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燃烧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燃气进气管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主火装置,10、壳体,101、出火口,102、进气口,103、盖圈,110、第一预混区,120、第二预混区,130、缩口式导流管,20、燃气进气管,201、内环,202、外环,203、连接管道,204、分流锥形进气管,30、导火装置,31、支撑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2所示,一种燃烧器,包括主火装置1,和点火装置(图中未做标识),所述点火装置设置在所述主火装置的一侧(图中未标识);所述主火装置1包括两端开口的壳体10,所述壳体10一端的所述开口为出火口101,另一端的所述开口为进气口102,所述进气口102与空气管道相连通;所述壳体10内部包括第一预混区110和第二预混区120,所述第一预混区110与所述第二预混区120通过缩口式导流管130连通,所述缩口式导流管130的广口端与所述第一预混区110连接,缩口端与所述第二预混区120连接;所述第一预混区110内设有燃气进气管20,所述燃气进气管20呈同心双环状结构,包括内环201、外环202,所述内环201与外环202之间通过多根连接管道203连通,外环202与燃气管道连通,所述内环201、外环202和连接管道203侧壁上均设有通孔;所述第二预混区120内设置有与所述出火口连接的导火装置30。进一步,所述燃气进气管20上所设的多个通孔处均设有分流锥形进气管204,所述分流锥形进气管204的宽口端与所述燃气进气管20连接。进一步,所述导火装置30的底部通过支撑件31与所述壳体10连接,且所述导火装置30的外壁上沿与所述出火口101的外沿通过盖圈103密闭连接;所述导火装置30的外壁上设有通孔,连通所述导火装置内部与所述第二预混区120。进一步,所述导火装置30的外壁上所设通孔为缩口式结构,其广口端与所述第二预混区120连通。一种燃气灶,包括有上述的燃烧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缩口式导流管,使混合气体的压力逐渐加大,从而加快两种气体的混合。由于缩口式导流管与第二预混区的连接部位,第二预混区的截面积大于缩口式导流管的缩口端的截面积,当混合气体从第一预混区通过缩口式导流管进入第二预混区时空间突然扩大,混合气体的压力瞬间减小,能使两种气体更加均匀地混合。燃气进气管呈同心双环状结构,所述内环与外环之间通过多根连接管道连通,外环与燃气管道连通,所述内环、外环和连接管道侧壁上均设有通孔,且设有多个分流锥形进气管,可以对燃气进行加压,并使燃气均匀的扩散壳体底部,更容易与从壳体进气口进入的空气均匀混合。导火装置的外壁上所设通孔为缩口式结构,对进入燃气灶燃烧腔体的混合燃气做进一步混合。本专利技术,能使两种气体迅速混合且混合得更为均匀和充分。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烧器,包括主火装置,和点火装置,所述点火装置设置在所述主火装置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火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一端的所述开口为出火口,另一端的所述开口为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空气管道相连通;所述壳体内部包括第一预混区和第二预混区,所述第一预混区与所述第二预混区通过缩口式导流管连通,所述缩口式导流管的广口端与所述第一预混区连接,缩口端与所述第二预混区连接;所述第一预混区内设有燃气进气管,所述燃气进气管呈同心双环状结构,所述内环与外环之间通过多根连接管道连通,外环与燃气管道连通,所述内环、外环和连接管道侧壁上均设有通孔;所述第二预混区内设置有与所述出火口连接的导火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烧器,包括主火装置,和点火装置,所述点火装置设置在所述主火装置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火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一端的所述开口为出火口,另一端的所述开口为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空气管道相连通;所述壳体内部包括第一预混区和第二预混区,所述第一预混区与所述第二预混区通过缩口式导流管连通,所述缩口式导流管的广口端与所述第一预混区连接,缩口端与所述第二预混区连接;所述第一预混区内设有燃气进气管,所述燃气进气管呈同心双环状结构,所述内环与外环之间通过多根连接管道连通,外环与燃气管道连通,所述内环、外环和连接管道侧壁上均设有通孔;所述第二预混区内设置有与所述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跃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中瑞天恒节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