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6538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输送装置领域,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减小零件从输送机构上掉落的可能性的输送机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动链轮轴、从动链轮轴和齿链,所述主动链轮轴设置在第一支架上,所述从动链轮轴设置在第二支架上,所述电机安装在电机架上,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链轮轴相连接,所述齿链套在主动链轮轴和从动链轮轴上并张紧,所述齿链上安装有若干件承载条,所述承载条平行于主动链轮轴的两个侧边上设有弯折挡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零件被放置在承载条上运输时,弯折挡边的设置降低了零件相对于承载条发生运动的可能性,从而减小了零件从输送机构上掉落下去的可能性。

A transport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onveying device, which aims to provide a conveyor that can reduce the possibility of falling parts from the conveying mechanism. The main points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are the first support, the second support and the motor, which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active sprocket shaft, the driven chain axle and the tooth chain, and the active sprocket axis. The driven chain axle is set on the second bracket, the motor is installed on the motor frame,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active sprocket shaft, the tooth chain sleeve is on the active sprocket shaft and the driven chain axle and is tensioned. The tooth chain is installed with a number of bearing strips, the bearing bar is parallel to the initiative. The two sides of the sprocket shaft are provided with bending and folding sides. By adopting the above technical scheme, when the parts are transported on the bearing strip, the setting of the bending and folding side reduce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parts moving relative to the load-bearing strip, thus reducing the possibility of falling parts from the convey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送机构
本技术涉及输送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送机构。
技术介绍
输送机构是用来进行输送物体的一种机构,通常被用来输送零件。目前,市场上的输送机构大多数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电机3、主动轮19、从动轮20和输送带18,主动轮19和从动轮20分别设置在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上,电机3与主动轮19连接,主动轮19和从动轮20将输送带18张紧。但是当这种输送机构呈倾斜状态设置时,在输送零件过程中,零件随着输送带18的运动容易从输送带18上掉落下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送机构,能够减小零件从输送机构上掉落的可能性。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动链轮轴、从动链轮轴和齿链,所述主动链轮轴设置在第一支架上,所述从动链轮轴设置在第二支架上,所述电机安装在电机架上,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链轮轴相连接,所述齿链套在主动链轮轴和从动链轮轴上并张紧,所述齿链上安装有若干件承载条,所述承载条平行于主动链轮轴的两个侧边上设有弯折挡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在工作状态下带动主动链轮轴转动,主动链轮轴在转动时通过齿链带动从动链轮轴转动,主动链轮轴和从动链轮轴一起转动时带动齿链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承载条转动,零件被放置在承载条上运输时,弯折挡边的设置降低了零件相对于承载条发生运动的可能性,从而减小了零件从输送机构上掉落下去的可能性。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支撑板的两个侧边分别与齿链相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零件的重量通过承载条对齿链产生压力,支撑板的设置对齿链进行了支撑,减小了齿链因受到压力而产生形变的可能性。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支架与支撑板之间设有肋板,所述第二支架与支撑板之间设有肋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肋板的设置增大了支撑板与第一支架之间、支撑板与第二支架之间的稳定性,使支撑板与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使零件的输送过程更为稳定。进一步设置:所述承载条与齿链之间设有“L”型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一端连接于齿链,另一端与承载条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L”型连接片与承载条之间可拆卸连接,当承载条损坏需要更换或者表面弄脏需要清洗时,能够将承载条拆卸下来,更换新的承载条或者对脏的承载条进行清洗。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支架的两边侧板上分别设有滑动长孔,所述滑动长孔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在滑动长孔内滑动设置有滑动块,所述从动链轮轴的两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滑动块上,所述滑动块上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一端通过轴承连接于滑动块,调节杆另一端贯穿于第二支架,调节杆上设有外螺纹,第二支架被贯穿的部分设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调节杆背离滑动块的一端设有转动手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杆能够带动滑动块在滑动长孔内移动,从而调节从动链轮轴与主动链轮轴之间的距离;滑动块向靠近主动链轮轴方向移动时,可以方便齿链的安装与拆卸,滑动块向远离主动链轮轴方向移动时,可以将齿链张紧。进一步设置:所述滑动块上设有与滑动长孔边缘滑动配合的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块上的滑槽抵触于滑动长孔的边缘,对滑动块的移动进行限位导向,使滑动块和从动链轮轴在移动调节时更为稳定可靠。进一步设置:所述承载条的两端设有限位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承载条的两端设置限位片,在运输零件的过程中,当零件处于承载条的边缘时,限位片对零件进行限位,减小了零件从承载条上掉落的可能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零件被放置在输送机构上运输时,弯折挡边和限位片的设置能够阻碍零件的运动,减小了零件从输送机构上掉落下去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体现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用于体现承载条的A部结构放大图;图4是图2中用于体现连接片的B部结构放大图;图5是图2中用于体现滑动块的C部结构放大图;图6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电机;4、主动链轮轴;5、从动链轮轴;6、齿链;7、承载条;8、弯折挡边;9、电机架;10、支撑板;11、肋板;12、连接片;13、滑动长孔;14、滑动块;15、滑槽;16、调节杆;17、限位片;18、输送带;19、主动轮;20、从动轮;21、转动手柄;22、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输送机构,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电机3、主动链轮轴4、从动链轮轴5和齿链6,主动链轮轴4设置在第一支架1上,从动链轮轴5设置在第二支架2上,电机3安装在设置在地面上的电机架9上,电机3的输出轴与主动链轮轴4相连接,齿链6套在主动链轮轴4和从动链轮轴5上并张紧,齿链6上安装有若干件用于放置零件的承载条7,承载条7平行于主动链轮轴4的两个侧边上设有用于限制零件在承载条7上发生运动的弯折挡边8,承载条7的两端设有用于阻挡零件的限位片17。如图4所示,承载条7与齿链6之间通过“L”型连接片12连接,连接片12一端连接于齿链6,连接片12另一端与承载条7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可拆卸连接采用螺栓螺母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之间设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固定连接,支撑板10的两个侧边分别与齿链6相抵触。第一支架1与支撑板10之间设有肋板11,第二支架2与支撑板10之间设有肋板11。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支架2的两边侧板上分别设有滑动长孔13,滑动长孔1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在滑动长孔13内滑动设置有滑动块14,滑动块14上设有与滑动长孔13边缘滑动配合的滑槽15;从动链轮轴5的两端转动连接在滑动块14上,滑动块14上连接有调节杆16,调节杆16一端通过轴承22连接于滑动块14,调节杆16另一端贯穿于第二支架2,调节杆16上设有外螺纹,第二支架2被贯穿的部分设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调节杆16背离滑动块14的一端设有转动手柄21。实施过程:启动电机3,电机3的输出轴转动并带动主动链轮轴4进行转动,主动链轮轴4在转动过程中通过齿链6带动从动链轮轴5转动,主动链轮轴4和从动链轮轴5将齿链6张紧,使齿链6随着主动链轮轴4和从动链轮轴5的转动而转动,安装在齿链6上的承载条7随齿链6同步运转,当零件被放置在承载条7上时,零件随着承载条7的运转而被输送。当零件有相对于承载条7运动的趋势时,弯折挡边8能够对零件进行限位,减小了零件从输送机构上掉落下去的可能性。当零件在运输过程中处于承载条7端部且有从承载条7端部掉落下去的趋势时,限位片17能够对零件进行阻挡,从而减小了零件从输送机构上掉落下去的可能性。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输送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和电机(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动链轮轴(4)、从动链轮轴(5)和齿链(6),所述主动链轮轴(4)设置在第一支架(1)上,所述从动链轮轴(5)设置在第二支架(2)上,所述电机(3)安装在电机架(9)上,电机(3)的输出轴与主动链轮轴(4)相连接,所述齿链(6)套在主动链轮轴(4)和从动链轮轴(5)上并张紧,所述齿链(6)上安装有若干件承载条(7),所述承载条(7)平行于主动链轮轴(4)的两个侧边上设有弯折挡边(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和电机(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动链轮轴(4)、从动链轮轴(5)和齿链(6),所述主动链轮轴(4)设置在第一支架(1)上,所述从动链轮轴(5)设置在第二支架(2)上,所述电机(3)安装在电机架(9)上,电机(3)的输出轴与主动链轮轴(4)相连接,所述齿链(6)套在主动链轮轴(4)和从动链轮轴(5)上并张紧,所述齿链(6)上安装有若干件承载条(7),所述承载条(7)平行于主动链轮轴(4)的两个侧边上设有弯折挡边(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之间设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固定连接,支撑板(10)的两个侧边分别与齿链(6)相抵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与支撑板(10)之间设有肋板(11),所述第二支架(2)与支撑板(10)之间设有肋板(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送机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玉初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昌霖铸造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