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楔形装置的装配式自复位钢框架节点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65081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楔形装置的装配式自复位钢框架节点,包括H型钢柱、H型钢梁、预应力钢绞线和楔形装置;H型钢梁梁端焊接一块端板,H型钢梁梁端通过穿芯螺栓与H型钢柱连接;在H型钢柱外侧于各个穿芯螺栓处安装楔形装置;在H型钢梁和H型钢柱之间设置预应力钢绞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节点通过螺栓屈服耗能,通过预应力钢绞线实现自复位,通过楔形装置防止节点空转。相对于传统节点,本发明专利技术节点在地震中只有螺栓屈服,而主体结构均保持弹性状态。地震后,由预应力钢绞线提供自复位能力,仅需替换螺栓即可重新使用。

A fabricated self restoring steel frame joint with wedge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ssembly type self reset steel frame joint with a wedge-shaped device, including H steel column, H type steel beam, prestressed steel strand and wedge-shaped device; the end of the H beam beam is welded with an end plate, the end of the H beam beam is connected with the H steel column through the core bolt, and the outer side of the H steel column is fitted with the wedge at each core bolt. A prestressed steel strand is set between the H steel beam and the H steel column. The nodes of the invention yield energy through bolts, self reset through prestressed steel strands, and prevent the nodes from idling by wedge-shaped device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nodes, the nodes in the invention only yield bolts while the main structures remain elastic. After earthquake, the prestressed steel strand can provide self reset ability, and it can be reused simply by replacing bol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楔形装置的装配式自复位钢框架节点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结构防震减灾
,涉及一种自复位梁柱节点形式,具体涉及一种带楔形装置的装配式自复位钢框架节点。
技术介绍
自复位结构是一种以减少建筑结构震后残余变形为目标的新型结构形式,该体系既能有效控制结构最大变形,又能减少甚至消除结构的残余变形,使建筑结构能在震后快速恢复使用功能,实现“中震可修”的抗震设防目标。现有自复位节点多采用角钢、耗能钢筋、摩擦阻尼器等耗能。在卸载过程中,耗能装置会从受拉状态变为受压状态,对节点自复位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对钢绞线预应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会一定程度上削弱节点的耗能能力。此外,现有自复位框架节点的钢绞线多沿梁长方向通长布置,该类节点存在施工难度大、加工成本高的缺点。部分自复位框架节点钢绞线虽然不是通长布置,但由于自身构造原因,只能应用于边跨。因此,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施工简单、加工成本较低、性能更好的自复位钢框架节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带楔形装置的装配式自复位钢框架节点,使建筑结构能在震后快速恢复使用功能,避免耗能装置产生的不利影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楔形装置的装配式自复位钢框架节点

【技术保护点】
一种楔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楔块(4‑1)、第二楔块(4‑2)、弹簧(4‑3)和反力板(4‑4);所述的反力板(4‑4)为L形板件,所述的弹簧(4‑3)一端固定在反力板(4‑4)的短肢上,弹簧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楔块(4‑1)上;所述的第一楔块(4‑1)和第二楔块(4‑2)的楔形面相匹配;所述的第一楔块(4‑1)上设有U型槽(4‑1‑1),所述的第二楔块(4‑2)上设有第一通孔(4‑2‑1),所述的第一楔块(4‑1)可沿着反力板的长肢和第二楔块的楔形面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楔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楔块(4-1)、第二楔块(4-2)、弹簧(4-3)和反力板(4-4);所述的反力板(4-4)为L形板件,所述的弹簧(4-3)一端固定在反力板(4-4)的短肢上,弹簧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楔块(4-1)上;所述的第一楔块(4-1)和第二楔块(4-2)的楔形面相匹配;所述的第一楔块(4-1)上设有U型槽(4-1-1),所述的第二楔块(4-2)上设有第一通孔(4-2-1),所述的第一楔块(4-1)可沿着反力板的长肢和第二楔块的楔形面移动。2.一种带楔形装置的装配式自复位钢框架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H型钢柱(1)、H型钢梁(2)、预应力钢绞线(3)和楔形装置;所述的H型钢柱(1)上设有穿芯螺栓(5),所述的穿芯螺栓(5)贯通H型钢柱的翼缘板(1-1);所述的H型钢柱两侧的翼缘板(1-1)上通过穿芯螺栓固定有端板(8),所述的H型钢梁(2)的端部垂直固定在一端板上,所述的楔形装置设于另一端板上;所述的楔形装置包括第一楔块(4-1)、第二楔块(4-2)、弹簧(4-3)和反力板(4-4);所述的反力板(4-4)为L形板件,反力板(4-4)的长肢固定在端板(8)上,反力板(4-4)的长肢上设有第一通孔(4-4-1);所述的弹簧(4-3)一端固定在反力板(4-4)的短肢上,弹簧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楔块(4-1)上;所述的第一楔块(4-1)和第二楔块(4-2)的楔形面相匹配;所述的第一楔块(4-1)上设有U型槽(4-1-1),所述的第二楔块(4-2)上设有第二通孔(4-2-1),第一楔形块(4-1)和第二楔块(4-2)分别通过U型槽(4-1-1)和第二通孔(4-2-1)连接在穿芯螺栓(5)上;所述的第一楔块(4-1)可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先铁罗遥冯云堂谢川东侯新宇丁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山市春兴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