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长易专利>正文

新型玉米收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65 阅读:4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玉米收获机,包括传动系统、升降部分及升运集装部分,其升降门架固定在拖拉机前保险杠上,变速箱套装在升降门架上可上下滑动,变速箱上设有摘穗切秆平垅灭茬总成,传动系统通过拖拉机后部的动力输出轴传动变速箱,使摘穗切秆平垅灭茬总成运转,集玉米摘穗、秸秆切碎还田、升运集装、平垅灭茬作业于一机一次完成,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工作可靠、节省动力等显著优点,特别是解决了现有玉米收获机不能平垅灭茬刨根的难题,为玉米收获机的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玉米收获机本技术涉及一种玉米收获机,属于农业收获机械制造
现有玉米收获机中,大型玉米收获机都是与50马力以上的大型拖拉机配套使用。1992年9月21日该申请人申请的与15马力小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的单行玉米收获机(申请号:92220778.X),由于其摘穗切秆部分设计上有不尽合理之处,部件结构较显繁杂,且无平垅灭茬功能。影响秋收后小麦的播种。此外,目前还没有能与20马力、25马力中型拖拉机相配套的中型两行玉米收获机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新型玉米收获机,既克服了原有的与15马力小四轮拖拉机相配套的单行玉米收获机的不足之处,又具有平垅灭茬功能,此外,该机有单行、两行两种结构,既能与15马力小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又能与20马力、25马力中型拖拉机配套使用,可一次完成玉米收获、秸秆切碎还田、升运集装、平垅灭茬等多项农艺作业。本技术设计方案:新型玉米收获机,包括传动系统、升降部分及升运集装部分,在拖拉机前保险杠上固定有升降门架(46),变速箱(47)后端套装在门架(46)两侧的槽型门框中可上下滑动,变速箱(47)上设有摘穗切秆平垅灭茬总成(53),摘穗切杆平垅灭茬总成(53)上的轴(8)穿过变速箱-->(47)前后端面并通过轴承安装在其前后端面上,轴(8)上依次装有链轮(7)、直齿轮(10)、锥齿轮(18)及摘穗辊(41),且链轮(7)位于变速箱(47)后端面之外,直齿轮(10)和锥齿轮(18)位于变速箱(47)内,摘穗辊(41)位于变速箱(47)前端面之外,轴(9)位置高于轴(8)且与轴(8)平行并通过轴承安装在变速箱(47)前后端面上,其前端伸出变速箱(47)前端面之外,轴(9)上依次装有锥齿轮(20)、直齿轮(11)及摘穗辊(54),其中锥齿轮(20)和直齿轮(11)位于变速箱(47)内,且直齿轮(10)、(11)相啮合,摘穗辊(54)位于变速箱(47)前端面之外,并使内侧摘穗辊(54)高于外侧摘穗辊(41),外侧摘穗辊(41)与皮带升运器(58)之间设有滑板(50),变速箱(47)下端面上过轴承安装有立轴(48),立轴(48)的顶端固定有锥齿轮(17),锥齿轮(17)位于变速箱(47)内,且锥齿轮(17)、(18)相啮合,底端固定有切秆还田刀(43)和平垅灭茬刀(44),变速箱(47)的上端面通过轴承装有立轴(49),立轴(49)的底端固定有锥齿轮(19),锥齿轮(19)位于变速箱(47)内,且锥齿轮(19)、(20)相啮合,立轴(49)中部固定有直齿轮(37),且直齿轮(37)位于变速箱(47)箱盖之上,顶端固定有链轮(25),变速箱(47)的箱盖上通过轴承装有立轴(50),立轴(50)底部固定有直齿轮(38),且直齿轮(37)、(38)相啮合,顶端固定有链轮(26),变速箱(47)的前端面在位于摘穗辊(41)、(54)外侧固定有支架(51),支架(51)顶-->端分别装有链轮(31)和(32),且链轮(25)和(31)之间用链条(36)连接,链轮(26)和(32)之间用链条(35)连接,支架(51)的底端固定有定刀片(52),链条(35)、(36)上均布拔禾齿(45)。变速箱(47)上设有二组摘穗切秆平垅灭茬总成,第一组摘穗切秆平垅灭茬总成(53)中的轴(9)上装有链轮(12),通过链条(13)与第二组摘穗切秆平垅灭茬总成(55)中的轴(56)上装有的链轮(14)相连接。拖拉机两侧均设有皮带升运器(58),拖拉机动力输出轴上装有皮带轮(59),通过皮带与皮带升运器(58)上部的主轴(60)上的皮带轮(61)相连接。传动部分中的链轮(1)固定在拖拉机尾部的动力输出轴上,通过链条与链轮(2)相连接,链轮(2)固定在传动轴(3)的后端部,传动轴(3)一端通过轴承安装于升降门架(46)上,另一端通过轴承及支架安装于拖拉机后桥上,传动轴(3)中部设有万向节(4)和离合器(5),前端部装有链轮(6),链轮(6)通过链条(5)与摘穗切秆平垅灭茬总成(53)上的链轮(7)相连接。    升降部分由两个导向轮(61)、两个导向轮(62)、两个导向轮(63)及两条钢绳(64)构成,两个导向轮(61)分别固定在升降门架(46)的顶部左右两端,两个导向轮(62)分别固定在升降门架(46)的底部左右两端,两个导向轮(63)分别固定在-->拖拉机后部左右升降臂(65)的下方,两条钢绳(64)的后端分别与左右升降臂(65)连接,前端分别依次绕过左右两侧导向轮(63)、(62)、(61)后固定在变速箱(47)上端面左右两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先操作拖拉机的液压控制手柄,通过升降部分使机组下降到作业高度,再操作离合器手柄,通过传动部分使玉米收获机运转,对准玉米行前进,玉米杆先进入拔禾齿之间,被拨禾齿拨入使玉米杆进入两摘穗辊中间,在两摘穗辊表面螺纹作用下,玉米杆向里运动,被旋转的切杆还田刀切断秸杆还田,玉米根被平垅灭茬刀刨掉,达到平垅灭茬的效果,由于两摘穗辊不断转动和夹持作用,将玉米杆不断向下输送进入切杆还田刀之间被连续切断,散于地面,达到秸杆还田的目的。此外,玉米杆在摘穗辊夹持向下运动中,玉米果穗接触到两摘穗辊时,由于果穗直径大于两摘穗辊的间隙,不能再下去,而玉米杆还不断向下运动,即可将果穗摘离玉米杆,由于内侧摘穗辊高于外侧摘穗辊,果穗在自重力作用下向外侧摘穗辊一边倒去后,又接触于滑板,沿滑板下落至升运皮带上,升运皮带上装有刮板,果穗被刮板刮送至集装箱存放,当机组作业到地边时,操作集装箱的活动底板将果穗卸下堆放。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集玉米摘穗、秸杆切碎还田、升运集装、平垅灭茬作业于一机一次完成,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工作可靠、节省动力等显著优点,特别是两边对称升运-->部分和平垅灭茬功能更具独到之处,解决了现有玉米收获机不能平垅灭茬刨根的难题,为玉米收获机的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此外,该机具有单行、两行两种结构,既能与15马力小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也能与20马力、25马力中型拖拉机配套使用。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传动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A向视图。图5为本技术摘穗切秆平垅灭茬总成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传动部分与拖拉机动力输出轴连接示意图。实施例:说明书第五部分及附图1、2、3、4、5、6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按现有技术加工装配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玉米收获机,包括传动系统、升降部分及升运集装部分,其特征在于:拖拉机前保险杠上固定有升降门架(46),变速箱(47)后端套装在门架(46)两侧的槽型门框中可上下滑动,变速箱(47)上设有摘穗切秆平垅灭茬总成(53),摘穗切杆平垅灭茬总成(53)上的轴(8)穿过变速箱(47)前后端面并通过轴承安装在其前后端面上,轴(8)上依次装有链轮(7)、直齿轮(10)、锥齿轮(18)及摘穗辊(41),且链轮(7)位于变速箱(47)后端面之外,直齿轮(10)和锥齿轮(18)位于变速箱(47)内,摘穗辊(41)位于变速箱(47)前端面之外,轴(9)位置高于轴(8)且与轴(8)平行并通过轴承安装在变速箱(47)前后端面上,其前端伸出变速箱(47)前端面之外,轴(9)上依次装有锥齿轮(20)、直齿轮(11)及摘穗辊(54),其中锥齿轮(20)和直齿轮(11)位于变速箱(47)内,且直齿轮(10)、(11)相啮合,摘穗辊(54)位于变速箱(47)前端面之外,并使内侧摘穗辊(54)高于外侧摘穗辊(41),外侧摘穗辊(41)与皮带升运器(58)之间设有滑板(60),变速箱(47)下端面上过轴承安装有立轴(48),立轴(48)的顶端固定有锥齿轮(17),锥齿轮(17)位于变速箱(47)内,且锥齿轮(17)、(18)相啮合,底端固定有切秆还田刀(43)和平垅灭茬刀(44),变速箱(47)的上端面通过轴承装有立轴(49),立轴(49)的底端固定有锥齿轮(19),锥齿轮(19)位于变速箱(47)内,且锥齿轮(19)、(20)相啮合,立轴(49)中部固定有直齿轮(37),且直齿轮(37)位于变速箱(47)箱盖之上,顶端固定有链轮(25),变速箱(47)的箱盖上通过轴承装有立轴(50),立轴(50)底部固定有直齿轮(38),且直齿轮(37)、(38)相啮合,顶端固定有链轮(26),变速箱(47)的前端面在位于摘穗辊(41)、(54)外侧固定有支架(51),支架(51)顶端分别装有链轮(31)和(32),且链轮(25)和(31)之间用链条(36)连接,链轮(26)和(32)之间用链条(35)连接,支架(51)的底端固定有定刀片(52),链条(35)、(36)上均布拔禾齿(4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玉米收获机,包括传动系统、升降部分及升运集装部分,其特征在于:拖拉机前保险杠上固定有升降门架(46),变速箱(47)后端套装在门架(46)两侧的槽型门框中可上下滑动,变速箱(47)上设有摘穗切秆平垅灭茬总成(53),摘穗切杆平垅灭茬总成(53)上的轴(8)穿过变速箱(47)前后端面并通过轴承安装在其前后端面上,轴(8)上依次装有链轮(7)、直齿轮(10)、锥齿轮(18)及摘穗辊(41),且链轮(7)位于变速箱(47)后端面之外,直齿轮(10)和锥齿轮(18)位于变速箱(47)内,摘穗辊(41)位于变速箱(47)前端面之外,轴(9)位置高于轴(8)且与轴(8)平行并通过轴承安装在变速箱(47)前后端面上,其前端伸出变速箱(47)前端面之外,轴(9)上依次装有锥齿轮(20)、直齿轮(11)及摘穗辊(54),其中锥齿轮(20)和直齿轮(11)位于变速箱(47)内,且直齿轮(10)、(11)相啮合,摘穗辊(54)位于变速箱(47)前端面之外,并使内侧摘穗辊(54)高于外侧摘穗辊(41),外侧摘穗辊(41)与皮带升运器(58)之间设有滑板(60),变速箱(47)下端面上过轴承安装有立轴(48),立轴(48)的顶端固定有锥齿轮(17),锥齿轮(17)位于变速箱(47)内,且锥齿轮(17)、(18)相啮合,底端固定有切秆还田刀(43)和平垅灭茬刀(44),变速箱(47)的上端面通过轴承装有立轴(49),立轴(49)的底端固定有锥齿轮(19),锥齿轮(19)位于变速箱(47)内、且锥齿轮(19)、(20)相啮合,立轴(49)中部固定有直齿轮(37),且直齿轮(37)位于变速箱(47)箱盖之上,顶端固定有链轮(25),变速箱(47)的箱盖上通过轴承装有立轴(50),立轴(50)底部固定有直齿轮(38),且直齿轮(37)、(38)相啮合,顶端固定有链轮(26),变速箱(47)的前端面在位于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长易史逵
申请(专利权)人:杨长易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