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便携式鞋,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人类生活需要部,个人或家用物品分部,鞋类的特征;鞋类的部件小类,以形状或用途作为特征的组的技术领域。其目的是解决方便携带,轻便、舒适的技术问题。它主要由拉锁、鞋身、挡板、小卡、堵塞、弹簧、鞋底、拉链构成。其特征是:堵塞的较细端位置塞入安装在鞋身的上部鞋嘴位置,鞋身的内部空腔位置粘接在弹簧的两端位置,挡板的非粘连鞋腔端位置靠在小卡的左端面位置,小卡的下端位置粘接在鞋身的内腔部位置,具有广泛用途,且易于推广。(*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新型便携式鞋,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人类生活需要部,个人或家用物品分部,鞋类大类,鞋类的特征;鞋类的部件小类,以形状或用途作为特征的组的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和曾有的关于以形状或用途作为特征的组的技术对新型便携式鞋的需求都做过很有成效的努力,也曾设计过许多优秀的技术方案。如2003年2月26日中国专利局公告的由吴荣光申报的,授权公告号为CN2537250Y,中国专利号(ZL)为02219962.4的技术是《透气鞋底》的技术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以形状或用途作为特征的组的技术方面是一例很有价值的专利技术,它有效地解决了改善鞋底透气性能的技术问题。但尚有不足,它还很难解决方便携带,轻便、舒适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便携式鞋。以解决方便携带,轻便、舒适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新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新型便携式鞋,主要由拉锁、鞋身、挡板、小卡、堵塞、弹簧、鞋底、拉链构成。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技术的新型便携式鞋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拉锁的内部位置套接在拉链的外部位置,拉链的整体位置缝制连接在鞋身的后跟位置,结合成直筒形状的一体结构,功能是起固定拉链的作用。鞋身的下部平面位置粘接在鞋底的上平面位置,结合成普通鞋形状的一体结构,功能是起固定鞋身连接抗磨鞋底的作用。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技术的新型便携式鞋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堵塞的较细端位置塞入安装在鞋身的上部鞋嘴位置,鞋身的内部空腔位置粘接在弹簧的两端位置,结合成一体结构,功能是起封闭鞋腔的作用。挡板的非粘连鞋腔端位置靠在小卡的左端面位置,小卡的下端位置粘接在鞋身的内腔部位置,结合成活动结构,功能是起更进一步防止漏气的作用。这样就达到了本技术的新型便携式鞋解决方便携带,轻便、舒适的技术问题的目的。技术的新型便携式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为解决方便携带,轻便、舒适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与现有的和曾有的关于以形状或用途作为特征的组的技术相比有二处优点和改进第一,由于本技术的新型便携式鞋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堵塞的较细端位置塞入安装在鞋身的上部鞋嘴位置,鞋身的内部空腔位置粘接在弹簧的两端位置,结合成一体结构,所以更容易解决封闭鞋腔的技术问题。第二,由于本技术的新型便携式鞋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挡板的非粘连鞋腔端位置靠在小卡的左端面位置,小卡的下端位置粘接在鞋身的内腔部位置,结合成活动结构,所以更容易解决更进一步防止漏气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附图给出本技术的新型便携式鞋的结构示意图图1是本技术的新型便携式鞋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新型便携式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示意图中各部位的标号说明1拉锁2鞋身3挡板4小卡5堵塞6弹簧7鞋底8拉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新型便携式鞋为实现解决方便携带,轻便、舒适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的优选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它的静态结构请参阅附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新型便携式鞋,主要由拉锁1、鞋身2、挡板3、小卡4、堵塞5、弹簧6、鞋底7、拉链8构成。它的主要零件拉锁1、挡板3、小卡4、弹簧6、鞋底7、拉链8由市场选用。它的鞋底7是鞋底形状,以轻质抗磨塑胶为材料,经过热铸成型加工制造。它的鞋身2是普通鞋中空鞋体上部有气嘴形状,以韧性较大的橡胶为材料,经过热铸、表面处理成型加工制造。它的堵塞5是圆台平板形状,以塑料为材料,经过热铸成型加工制造。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技术的新型便携式鞋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拉锁1的内部位置套接在拉链8的外部位置,拉链8的整体位置缝制连接在鞋身2的后跟位置,结合成直筒形状的一体结构,功能是起固定拉链的作用。鞋身2的下部平面位置粘接在鞋底7的上平面位置,结合成普通鞋形状的一体结构,功能是起固定鞋身连接抗磨鞋底的作用。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技术的新型便携式鞋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堵塞5的较细端位置塞入安装在鞋身2的上部鞋嘴位置,鞋身2的内部空腔位置粘接在弹簧6的两端位置,结合成一体结构,功能是起封闭鞋腔的作用。挡板3的非粘连鞋腔端位置靠在小卡4的左端面位置,小卡4的下端位置粘接在鞋身2的内腔部位置,结合成活动结构,功能是起更进一步防止漏气的作用。下面通过使用方法,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新型便携式鞋的动态结构关系在使用中,当需要穿鞋的时候,根据机械原理,首先打开堵塞5,然后充气,挡板3开放,再然后完毕挡板3闭合,从而完成充气穿鞋的任务。在使用中,当需要放气携带的时候,根据机械原理,首先打开挡板3,然后紧压鞋身2,再然后气体从气嘴放出,从而完成放气携带的任务。这样就实现了本技术的新型便携式鞋解决方便携带,轻便、舒适的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的最佳方案是以塑料为材料,利用制鞋工厂的基本设备,采取小量成批生产,以供应生活界的需求,这样就能更好地实现本技术的新型便携式鞋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权利要求1.新型便携式鞋,它是由拉锁(1)、鞋身(2)、挡板(3)、小卡(4)、堵塞(5)、弹簧(6)、鞋底(7)、拉链(8)构成,它的拉锁(1)的内部位置套接在拉链(8)的外部位置,拉链(8)的整体位置缝制连接在鞋身(2)的后跟位置,鞋身(2)的下部平面位置粘接在鞋底(7)的上平面位置,其特征是堵塞(5)的较细端位置塞入安装在鞋身(2)的上部鞋嘴位置,鞋身(2)的内部空腔位置粘接在弹簧(6)的两端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便携式鞋,其特征是挡板(3)的非粘连鞋腔端位置靠在小卡(4)的左端面位置,小卡(4)的下端位置粘接在鞋身(2)的内腔部位置。专利摘要新型便携式鞋,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人类生活需要部,个人或家用物品分部,鞋类的特征;鞋类的部件小类,以形状或用途作为特征的组的
其目的是解决方便携带,轻便、舒适的技术问题。它主要由拉锁、鞋身、挡板、小卡、堵塞、弹簧、鞋底、拉链构成。其特征是堵塞的较细端位置塞入安装在鞋身的上部鞋嘴位置,鞋身的内部空腔位置粘接在弹簧的两端位置,挡板的非粘连鞋腔端位置靠在小卡的左端面位置,小卡的下端位置粘接在鞋身的内腔部位置,具有广泛用途,且易于推广。文档编号A43B3/00GK2696361SQ20042004848公开日2005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14日专利技术者邹译萱 申请人:邹译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便携式鞋,它是由拉锁(1)、鞋身(2)、挡板(3)、小卡(4)、堵塞(5)、弹簧(6)、鞋底(7)、拉链(8)构成,它的拉锁(1)的内部位置套接在拉链(8)的外部位置,拉链(8)的整体位置缝制连接在鞋身(2)的后跟位置,鞋身(2)的下部平面位置粘接在鞋底(7)的上平面位置,其特征是:堵塞(5)的较细端位置塞入安装在鞋身(2)的上部鞋嘴位置,鞋身(2)的内部空腔位置粘接在弹簧(6)的两端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译萱,
申请(专利权)人:邹译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