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电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6290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补电车,包括车厢、与所述车厢一侧相邻设置的驾驶室、收容于所述车厢内部空间中的多个电池模组及用来吸收所述车厢内部空间中热量的液冷组件;所述车厢包括间隔相对的顶壁与底壁以及位于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之间的侧壁和厢门;所述液冷组件包括与所述顶壁相连接并用来储存冷却液的储液箱、收容于所述内部空间并与所述储液箱形成液体流通回路的液冷管及带动冷却液在所述液冷管中流动的泵。

A kind of tra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ram, which comprises a carriage, a cab adjacent to the side of the carriage, a plurality of battery modules accommodated in the interior space of the carriage, and a liquid cooling component used to absorb the heat in the interior space of the carriages; the carriages include the opposite top wall and the bottom wall and the top wall. A side wall and a door between the bottom wall; the liquid cooling component includes a liquid storage tank connected to the top wall and used to store the coolant, a liquid cooling tube that is accommodated in the internal space and forms a liquid circulation circuit with the storage tank, and a pump that flows in the liquid cooling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补电车
本技术涉及移动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补电车。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电动汽车得到了推广应用,而车辆需要在设有充电桩的固定位置进行充电,给电动汽车的普及带来了一定难度。可移动的补电车的出现极大的弥补了这一缺陷,使电动汽车能够随时随地补充电能。补电车载有大量的电池模组以储存电能,为了节约空间并达到防尘防水的效果,大量的电池模组紧凑排布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因而电池模组充放电时产生的热量不容易排出,可能导致补电车装载的电池使用性能下降、寿命减少,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吸收装载于车厢内的电池模组在充放电时产生的热量的补电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补电车,包括车厢、与所述车厢一侧相邻设置的驾驶室、收容于所述车厢内部空间中的多个电池模组及用来吸收所述车厢内部空间中热量的液冷组件;所述车厢包括间隔相对的顶壁与底壁以及位于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之间的侧壁和厢门;所述液冷组件包括与所述顶壁相连接并用来储存冷却液的储液箱、收容于所述内部空间并与所述储液箱形成液体流通回路的液冷管及带动冷却液在所述液冷管中流动的泵。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车厢呈长方体状,所述厢门所在的面与所述驾驶室相对并远离所述驾驶室,所述侧壁包括与所述厢门间隔相对的端壁及位于所述端壁与所述厢门之间的一对连接壁;所述液冷管包括分别沿一对连接壁铺设的第一管道、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一端与所述储液箱相连接并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的其中一端相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二管道的另外一端与所述储液箱相连接并连通。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冷管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之间的第三管道,且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关于所述第三管道所在的平面对称;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通过连接管道相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三管道一端与所述储液箱相连接并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相连接并连通。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储液箱相连接的一端设有一个进液口;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储液箱相连接的一端各设有一个出液口;所述泵与所述进液口相连接。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液口及所述出液口分别穿出所述顶壁并位于所述顶壁靠近所述端壁的一侧。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道及所述第二管道均为蛇形管。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对应的所述连接壁或者所述底壁。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及所述第三管道均为蛇形管。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及所述第三管道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壁。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对应的连接壁;所述第三管道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壁。本技术提供的补电车能够对车厢的内部空间进行热管理,避免了用于储能的电池模组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集聚,使电池模组在合理的温度下工作,同时提高了安全性能。此外,用于吸热的液冷组件结构简单、安装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补电车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的补电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补电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技术,并不是为了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补电车100,包括车厢10、与所述车厢10一侧相邻设置的驾驶室20、收容于所述车厢10内部空间中的多个电池模组30及用来吸收所述车厢10内部空间中热量的液冷组件40。具体的,所述车厢10包括间隔相对设置的顶壁11与底壁12以及位于所述顶壁11与所述底壁12之间的侧壁13和厢门14,所述顶壁11、所述底壁12、所述侧壁13及所述厢门14围成所述内部空间。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车厢10大致呈长方体状,所述顶壁11、所述底壁12及所述厢门14各自占据长方体的一个面,其中,所述厢门14所在的面与所述驾驶室20相对并远离所述驾驶室20;所述侧壁13包括与所述厢门14间隔相对的端壁131及位于所述端壁131与所述厢门14之间的一对连接壁132。所述液冷组件40包括与所述顶壁11相连接并用来储存冷却液的储液箱41、收容于所述内部空间并与所述储液箱41形成液体流通回路的液冷管42及带动冷却液在所述液冷管42中流动的泵43。所述液冷管42包括分别沿一对连接壁132铺设的第一管道421、第二管道422,所述第一管道421一端与所述储液箱41相连接并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422的其中一端相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二管道422的另外一端与所述储液箱41相连接并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液冷管42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管道421与所述第二管道422之间的第三管道423。所述第一管道421与所述第二管道422通过连接管道420相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三管道423一端与所述储液箱41相连接并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道420相连接并连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道421与所述第二管道422关于所述第三管道423所在的平面对称。可以理解的,所述车厢10的内部空间较大,多个电池模组30堆积密集,位于中间部分的热量不容易被所述第一管道421及所述第二管道422中的冷却液吸收,因此,所述第三管道423更有利于增强散热效果。在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所述内部空间的体积大小及多个电池模组30的分布情况调整所述第三管道423的位置及数量。所述第三管道423与所述储液箱41相连接的一端设有一个进液口424;所述第一管道421、所述第二管道422与所述储液箱41相连接的一端各设有一个出液口425,且所述进液口424及所述出液口425分别穿出所述顶壁11并位于所述顶壁11靠近所述端壁131的一侧。所述泵43与所述进液口424相连接。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道421、所述第二管道422及所述第三管道423均为蛇形管,该形状能够使冷却液在所述车厢10内部空间中流经的面积较大,有利于提高冷却液的吸热效果。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道421、所述第二管道422及所述第三管道423分别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底壁13固定连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道421、所述第二管道422也可以固定连接于对应一个所述连接壁132。当所述电池模组30充放电产热导致所述车厢10内部空间中的温度增大时,所述泵43抽取所述储液箱41内的冷却液通过所述进液口424分别流入所述第一管道421、所述第二管道422及所述第三管道423,并最终通过所述出液口425流入所述储液箱41形成冷却液的循环流动。可以理解的,流经所述第一管道421、所述第二管道422及所述第三管道423内的冷却液的温度低于所述车厢10内部空间中的温度时,冷却液吸收热量使所述内部空间中的温度控制在适合所述电池模组30工作的范围内。本技术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补电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补电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厢、与所述车厢一侧相邻设置的驾驶室、收容于所述车厢内部空间中的多个电池模组及用来吸收所述车厢内部空间中热量的液冷组件;所述车厢包括间隔相对的顶壁与底壁以及位于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之间的侧壁和厢门;所述液冷组件包括与所述顶壁相连接并用来储存冷却液的储液箱、收容于所述内部空间并与所述储液箱形成液体流通回路的液冷管及带动冷却液在所述液冷管中流动的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电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厢、与所述车厢一侧相邻设置的驾驶室、收容于所述车厢内部空间中的多个电池模组及用来吸收所述车厢内部空间中热量的液冷组件;所述车厢包括间隔相对的顶壁与底壁以及位于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之间的侧壁和厢门;所述液冷组件包括与所述顶壁相连接并用来储存冷却液的储液箱、收容于所述内部空间并与所述储液箱形成液体流通回路的液冷管及带动冷却液在所述液冷管中流动的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呈长方体状,所述厢门所在的面与所述驾驶室相对并远离所述驾驶室,所述侧壁包括与所述厢门间隔相对的端壁及位于所述端壁与所述厢门之间的一对连接壁;所述液冷管包括分别沿一对连接壁铺设的第一管道、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一端与所述储液箱相连接并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的其中一端相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二管道的另外一端与所述储液箱相连接并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管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之间的第三管道,且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关于所述第三管道所在的平面对称;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通过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蛟黄胜李运生王霖曾勇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