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垫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6169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6:16
一种地垫改良结构,包括由上向下依序层迭的一脚踏层、一透气层及一止滑层,该脚踏层、透气层及止滑层周边外包覆有包边条并通过缝线缝设连接,该脚踏层、该透气层及该止滑层上靠近周边处设有至少一个穿孔,并以内包边条分别包覆于孔缘再以缝线将其缝设在一起以形成至少一吊挂孔,其中该透气层包含有两网孔织布及支撑连结于该两网孔织布间的弹性纤维丝,该两网孔织布上具有数个蜂巢孔可供配合该弹性纤维丝于该透气层之中构成数个垂直与水平交错连通的3D透气通道;藉由上述结构使地垫具有良好吸湿、透气、弹性缓冲及止滑效果。

Improved structure of ground mat

An improved structure of a ground mat, including a foot tread, a gas layer and a skid layer, which is enclosed by a downward sequence layer, a foot layer, a breathable layer, and an outer layer of the skid layer, and sewed through the suture. The foot layer, the air permeable layer and the skid layer are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perforation on the periphery and the inner bag. The border is cladded to the edge of the hole and sewed together to form at least one hanger hole. The air permeable layer contains two mesh woven fabric and a support link to the two net woven fabric. Several honeycomb holes are available on the two mesh fabric to match the elastic fiber wire in the air permeable layer. Through the above structure, the floor mat has good moisture absorption, breathability, elastic buffering and skid proof effect. The 3D ventilation passage is vertically and horizontally interla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垫改良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垫,尤指一种具有良好吸湿、透气、弹性缓冲及止滑效果的地垫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已知的地垫结构主要是由一脚踏层底面设置一止滑层而形成,其中该脚踏层为布材,可供用于将脚底的水份吸干。然而,该已知的地垫结构不具通风透气的特性,因此当脚踏层吸收有水份时,该水份会蓄存在该地垫的底部而形成湿气,如此容易导致地垫发霉、滋生细菌及发臭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已知地垫所存在的通风透气性不佳而易导致发霉、滋生细菌及发臭等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地垫改良结构。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垫改良结构,其包括具吸水效果的脚踏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透气层,层迭设于该脚踏层的底面,具有弹性缓冲及通风透气作用,该透气层包含有位于上、下的两网孔织布及支撑连结于该两网孔织布之间的弹性纤维丝,该两网孔织布上具有数个蜂巢孔以供配合该弹性纤维丝于该透气层之中构成数个垂直与水平交错连通的3D透气通道;一止滑层,层迭设于该透气层的底面,该止滑层上分布有贯穿上、下的数个透孔,以使该止滑层的上、下表面能形成凹凸起伏状;以及一外包边条,包覆于层迭状的该脚踏层、该透气层及该止滑层的周边上,并通过缝线将其与该脚踏层、该透气层及该止滑层缝设连接。该结构更包括有至少一内包边条,其中该脚踏层靠近周边处设有至少一个贯通上、下的上穿孔,该透气层上设有对应该上穿孔的中穿孔,该止滑层上设有对应该中穿孔的下穿孔,该内包边条包覆于该上穿孔、该中穿孔及该下穿孔的孔缘上,并利用缝线将其与该脚踏层、该透气层及该止滑层缝设以围成至少一吊挂孔。所述吊挂孔的数量为1个、2个、3个或4个。所述吊挂孔位于地垫的角落处。所述脚踏层由长纤绒毛布制成。所述脚踏层的制作布材中含有活性碳。所述脚踏层的制作布材中含有银离子。所述透气层由三明治网布制成,三明治网布布材含有活性碳。所述止滑层为PVC发泡材制成的片体。所述脚踏层、该透气层及该止滑层通过纵向及横向间隔的数条缝线进行缝设连接。本技术所提供的地垫改良结构,可藉由该脚踏层良好吸收使用者脚底的水份,让使用者脚底能保持干燥,避免滑倒。尤其是,可利用该透气层之中所形成的3D透气通道让水气及湿气易于发散出,以避免水份在地垫内部产生蓄积,进而使其具有良好的透气、通风、防霉效果,并可因此能有效防止细菌滋生。再者,藉由该透气层中的弹性纤维丝,系可使脚踩踏时,能产生缓冲减震的效果,以增加踩踏时的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透气层的局部立体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局部剖面放大示意图。符号说明:10脚踏层11上穿孔20透气层21网孔织布22弹性纤维丝23蜂巢孔24中穿孔30止滑层31下穿孔40外包边条50内包边条51吊挂孔60缝线。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4所示,显示本技术的地垫改良结构包括一脚踏层10、一透气层20、一止滑层30、一外包边条40及至少一内包边条50,其中:该脚踏层10,为吸水效果佳的布材(如长纤绒毛布等等)制成,可供使用者的脚底踩踏。该脚踏层10靠近周边处有至少一个贯通上、下的上穿孔11,该上穿孔11可设于该脚踏层10的角落处。在本实施例中,制作该脚踏层10的布材亦可含有活性碳或银离子,以使其具有杀菌、除臭的功效。该透气层20,层迭设置于该脚踏层10的底面,具有弹性缓冲及通风透气的作用。该透气层20为三明治网布,三明治网布布材含有活性碳,其包含有位于上、下的两网孔织布21及支撑连结于该两网孔织布21之间的弹性纤维丝22,该两网孔织布21上具有数个蜂巢孔23可供配合该弹性纤维丝22于该透气层20之中构成数个垂直与水平交错连通的3D透气通道。该透气层20上设有对应该上穿孔11的中穿孔24。该止滑层30,层迭设置于该透气层20的底面。该止滑层30为PVC发泡材制成的片体,于该片体上分布有贯穿上、下的数个透孔(图中未示),以使该片体的上、下表面能形成凹凸起伏状而产生良好止滑效果。该止滑层30上设有对应该中穿孔24的下穿孔31。该外包边条40,包覆于层迭状的该脚踏层10、该透气层20及该止滑层30的周边上,并利用缝线将其与该脚踏层10、该透气层20及该止滑层30缝设在一起。该至少一内包边条50,包覆于该层迭状的该上穿孔11、该中穿孔24及该下穿孔31的孔缘上,并利用缝线将其与该脚踏层10、该透气层20及该止滑层30缝设在一起,使围成至少一吊挂孔51以便于吊挂晾干。在本技术中,层迭的该脚踏层10、该透气层20及该止滑层30上可以纵向及横向间隔的数条缝线60将其缝设在一起,以避面其相对滑移,进而增强整体的结构性及稳定性。另外,本技术的地垫上的吊挂孔51的数量除可为上述实施例之2个外,亦可为1个、3个、4个等,此乃是上述实施例的简单延伸,故不再另外加以一一赘述。本技术所提供的地垫改良结构,在使用时可利用该脚踏层10良好吸收使用者脚底的水份,让使用者脚底能保持干燥,避免滑倒。尤其是,可利用透气层20之中所形成的3D透气通道让水气及湿气易于发散出,以避免水份在地垫内部产生蓄积,进而使其具有良好的透气、通风及防霉效果,并可因此能有效防止细菌滋生。再者,藉由该透气层20中的弹性纤维丝22,可使脚踩踏于其上时,能产生缓冲减震的效果,以增加踩踏时的舒适性。特别是,藉由该至少一吊挂孔51,可方便供使用者将地垫吊挂晾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地垫改良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垫改良结构,其包括具吸水效果的脚踏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透气层,层迭设于该脚踏层的底面,具有弹性缓冲及通风透气作用,该透气层包含有位于上、下的两网孔织布及支撑连结于该两网孔织布之间的弹性纤维丝,该两网孔织布上具有数个蜂巢孔以供配合该弹性纤维丝于该透气层之中构成数个垂直与水平交错连通的3D透气通道;一止滑层,层迭设于该透气层的底面,该止滑层上分布有贯穿上、下的数个透孔,以使该止滑层的上、下表面能形成凹凸起伏状;以及一外包边条,包覆于层迭状的该脚踏层、该透气层及该止滑层的周边上,并通过缝线将其与该脚踏层、该透气层及该止滑层缝设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垫改良结构,其包括具吸水效果的脚踏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透气层,层迭设于该脚踏层的底面,具有弹性缓冲及通风透气作用,该透气层包含有位于上、下的两网孔织布及支撑连结于该两网孔织布之间的弹性纤维丝,该两网孔织布上具有数个蜂巢孔以供配合该弹性纤维丝于该透气层之中构成数个垂直与水平交错连通的3D透气通道;一止滑层,层迭设于该透气层的底面,该止滑层上分布有贯穿上、下的数个透孔,以使该止滑层的上、下表面能形成凹凸起伏状;以及一外包边条,包覆于层迭状的该脚踏层、该透气层及该止滑层的周边上,并通过缝线将其与该脚踏层、该透气层及该止滑层缝设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垫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更包括有至少一内包边条,其中该脚踏层靠近周边处设有至少一个贯通上、下的上穿孔,该透气层上设有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仁成
申请(专利权)人:美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