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仇颖超专利>正文

一种抗拉伸耐老化塑料编织袋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61654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拉伸耐老化塑料编织袋的制备方法,属于编织袋制备技术领域。首先利用脂肪酸、马来酸酐在过氧化二异丙苯的引发作用下接枝到具有力学强度的聚丙烯链上,另外脂肪酸由离子转变为分子游离出来吸附在发生基体腐蚀的活性点处,具有长效抑制腐蚀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碱溶液和硅烷偶联剂对竹粉进行改性,再通过硅烷偶联剂处理,竹粉和基体的相容性得到提高,将硅烷偶联剂KH‑540、月桂醇聚氧乙烯醚和去离子水混合而成自制分散液,改性后能够使纳米粒子与基体之间形成稳固的化学键,使界面间的作用力变大,并在基体表面形成一层具有透明的、附着力良好的三维网状结构,即为氧化物凝胶膜,从而提高塑料编织袋的耐老化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Preparation method of tensile and aging resistant plastic woven ba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reparing a stretched and ageing resistant plastic woven bag,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knitting bags preparation. First, fatty acids and maleic anhydride were grafted on the polypropylene chain with mechanical strength under the initiating effect of two isopropyl benzene peroxide, and the fatty acid was transformed from ion to molecule free to adsorb at the active site of matrix corrosion, and had long effect corrosion resistance. The invention uses alkali solution and silane coupling agent. With the modification of bamboo powder, the compatibility of bamboo powder and matrix was improved by the silane coupling agent treatment. The silane coupling agent KH 540, lauryl alcohol polyoxyethylene ether and deionized water were mixed to form a self-made dispersing solution. After modification, the chemical bonds between the nanoparticles and the matrix could be formed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interfaces became larger. In addition, a three dimensional network structure with transparent and good adhesion is form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matrix, that is, the oxide gel membrane, which can improve the aging resistance of the plastic woven bag, and has a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拉伸耐老化塑料编织袋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拉伸耐老化塑料编织袋的制备方法,属于编织袋制备

技术介绍
我国扁丝编织袋产品发展迅速,已形成花色品种多样、规格尺寸齐全的系列产品,品种质量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长度可无限,可普通印刷,可彩色印刷。可用于蔬菜等农业产品包装、食品包装、岩土工程、旅游运输、日常生活用品、抗洪物资。塑料编织袋按主要材料构成为聚丙烯袋、聚乙烯袋;按缝制方法分为缝底袋、缝边底袋。目前广泛应用于肥料、化工产品等物品的一种包装材料。其主要生产工艺是利用塑料原料经挤出薄膜、切割、单向拉伸为扁丝,经过经纬编织得到产品,一般称为编织袋。塑料扁丝,塑编行业简称:扁丝,也有称为切割纤维,它是生产塑料编织物的基本材料,扁丝由特定品种的聚丙烯,聚乙烯树脂经熔融挤出成膜,然后纵向分切成条,诸条同时加热牵伸取向后定型,最终卷绕成扁丝纱锭,供织造编织物。扁丝工艺包括:原料改性,共混,着色,填充,配制,防老化,防降解问题,挤出过程的温度,压力,流量调节控制及挤出过程的流变行为,功耗、产率问题,牵伸过程的牵引比、吹胀比、牵伸比、结晶冷却、取向、热处理定型问题,卷绕过程中的成型及纱锭的质量检测等技术问题。扁丝工艺,又称造纱工艺,它是塑料编织物生产的第一道工序,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扁丝生产工艺方法按成膜方法分有两种,管膜和平膜,按成膜后冷却方式分有:空冷、水冷和间冷。按牵伸加热方式有热板、热辊、热风、按纱锭卷绕成型分有:集中摆线卷绕、单锭力矩电机卷绕、磁力矩卷绕。目前市场上生产塑料编织袋,大多采用传统的聚丙烯材料为底布,用流动性好的聚丙烯粉为原料制成的涂膜料为主料,添加适当的高压聚乙烯材料,提高涂覆膜的涂覆粘度。采用该方式生产原料生产塑料编织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使用性能,但是会使材料的拉伸强度、耐老化性及使用性能影响很大,常常因为老化的问题导致产品出现产品在承重(拉伸强度)、剥离强度、流动性、制品的表面光泽下降等方面的不足,因此在使用方面限制了一定的使用范围。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抗拉伸耐老化塑料编织袋对编织袋制备
具有积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传统技术生产的聚丙烯扁丝编制的包装袋,在南方夏季气温高、光照强烈和紫外线穿透力强的环境下,容易老化、腐蚀和拉伸强度降低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抗拉伸耐老化塑料编织袋的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拉伸耐老化塑料编织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1)称取24~32g竹粉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得到浸泡后的竹粉,用去离子水冲洗浸泡后的竹粉,冲洗结束后,再将冲洗后的竹粉放入烘箱中干燥,得到干燥后的竹粉,继续将硅烷偶联剂KH-560和干燥后的竹粉混合搅拌,干燥出料,得到改性竹粉;(2)称取120~160g聚丙烯加热升温,得到熔融聚丙烯,再将熔融聚丙烯、马来酸酐、脂肪酸和过氧化二异丙苯混合置于烧杯中,继续保温混合搅拌,并倒入双螺杆机中挤出成型,得到改性聚丙烯;(3)将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氧化锌混合研磨,得到混合粉末,再将硅烷偶联剂KH-540、月桂醇聚氧乙烯醚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得到自制分散液,继续将混合粉末和自制分散液混合置于超声波分散仪中超声分散,超声分散结束后,静置陈化,离心分离,去除液相,得到沉淀物即为改性混合粉末;(4)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取30~40份改性聚丙烯、16~20份改性竹粉和10~12份改性混合粉末混合置于搅拌机中搅拌,再添加2~4份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3~5份水杨酸和1~3份蓖麻油,继续混合搅拌,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倒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成型,出料,即得抗拉伸耐老化塑料编织袋。步骤(1)所述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浸泡时间为10~12h,冲洗次数为3~5次,干燥温度为80~90℃,干燥时间为1~3h,硅烷偶联剂KH-560和干燥后的竹粉的质量比为1:3,混合搅拌时间为16~20min。步骤(2)所述的加热升温温度为170~210℃,熔融聚丙烯、马来酸酐、脂肪酸和过氧化二异丙苯的质量比为3:1:2:1,继续搅拌时间为45~60min。步骤(3)所述的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氧化锌的质量比为2:1,研磨时间为6~8min,硅烷偶联剂KH-540、月桂醇聚氧乙烯醚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2:1:3,搅拌时间为12~16min,混合粉末和自制分散液的质量比为3:1,超声分散时间为1~2h,静置陈化时间为1~2天。步骤(4)所述的搅拌温度为80~90℃,搅拌时间为24~32min,继续搅拌温度为100~120℃,继续搅拌时间为1~2h,挤出温度为160~200℃,挤出压力为3~5MPa,挤出转速为100~120r/min。本专利技术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术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以改性聚丙烯为基体,改性竹粉和改性混合粉末作为补强剂,并辅以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和蓖麻油等制备得到抗拉伸耐老化塑料编织袋,首先利用脂肪酸、马来酸酐在过氧化二异丙苯的引发作用下接枝到具有较高力学强度的聚丙烯链上,并且聚丙烯与脂肪酸、马来酸酐和补强剂之间发生键合作用,使补强剂和聚丙烯的相容性得到改善,从而提高塑料编织袋的拉伸强度,另外脂肪酸由离子转变为分子游离出来吸附在发生基体腐蚀的活性点处,防止腐蚀进一步发生,从而延长塑料编织袋的使用寿命,配方稳定性好,具有长效抑制腐蚀能力,有利于塑料编织袋的防腐蚀性得到提高;(2)本专利技术利用碱溶液和硅烷偶联剂对竹粉进行改性,先将竹粉通过碱处理,除去了竹粉表面的油脂,使竹粉表面变得粗糙,增大了竹粉与基体的接触面积和黏合力,从而提高塑料编织袋的拉伸强度,再通过硅烷偶联剂处理,其中硅烷偶联剂发生水解反应,得到水解产物,使水解产物一端的硅醇键与竹粉表面的极性基团形成了氢键的键合作用,另一端有机长链能够与基体发生物理缠结作用,从而使竹粉和基体的相容性得到提高,有利于塑料编织袋的拉伸强度得到提高,继续将硅烷偶联剂KH-540、月桂醇聚氧乙烯醚和去离子水混合而成自制分散液,利用自制分散液对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氧化锌进行改性,其中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氧化锌都对紫外线具有很强的屏蔽作用,改性后能够使纳米粒子与基体之间形成稳固的化学键,使界面间的作用力变大,从而消除表面吸附的空气,减小了界面层的空隙,并在基体表面形成一层具有透明的、附着力良好的三维网状结构,即为氧化物凝胶膜,从而提高塑料编织袋的耐老化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称取24~32g竹粉倒入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10~12h,得到浸泡后的竹粉,用去离子水冲洗浸泡后的竹粉3~5次,冲洗结束后,再将冲洗后的竹粉放入烘箱中,在温度为80~90℃下干燥1~3h,得到干燥后的竹粉,继续将硅烷偶联剂KH-560和干燥后的竹粉按质量比为1:3混合搅拌16~20min,干燥出料,得到改性竹粉;称取120~160g聚丙烯加热升温至170~210℃,得到熔融聚丙烯,再将熔融聚丙烯、马来酸酐、脂肪酸和过氧化二异丙苯按质量比为3:1:2:1混合置于烧杯中,继续保温混合搅拌45~60min,并倒入双螺杆机中挤出成型,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拉伸耐老化塑料编织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1)称取24~32g竹粉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得到浸泡后的竹粉,用去离子水冲洗浸泡后的竹粉,冲洗结束后,再将冲洗后的竹粉放入烘箱中干燥,得到干燥后的竹粉,继续将硅烷偶联剂KH‑560和干燥后的竹粉混合搅拌,干燥出料,得到改性竹粉;(2)称取120~160g聚丙烯加热升温,得到熔融聚丙烯,再将熔融聚丙烯、马来酸酐、脂肪酸和过氧化二异丙苯混合置于烧杯中,继续保温混合搅拌,并倒入双螺杆机中挤出成型,得到改性聚丙烯;(3)将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氧化锌混合研磨,得到混合粉末,再将硅烷偶联剂KH‑540、月桂醇聚氧乙烯醚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得到自制分散液,继续将混合粉末和自制分散液混合置于超声波分散仪中超声分散,超声分散结束后,静置陈化,离心分离,去除液相,得到沉淀物即为改性混合粉末;(4)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取30~40份改性聚丙烯、16~20份改性竹粉和10~12份改性混合粉末混合置于搅拌机中搅拌,再添加2~4份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3~5份水杨酸和1~3份蓖麻油,继续混合搅拌,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倒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成型,出料,即得抗拉伸耐老化塑料编织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拉伸耐老化塑料编织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1)称取24~32g竹粉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得到浸泡后的竹粉,用去离子水冲洗浸泡后的竹粉,冲洗结束后,再将冲洗后的竹粉放入烘箱中干燥,得到干燥后的竹粉,继续将硅烷偶联剂KH-560和干燥后的竹粉混合搅拌,干燥出料,得到改性竹粉;(2)称取120~160g聚丙烯加热升温,得到熔融聚丙烯,再将熔融聚丙烯、马来酸酐、脂肪酸和过氧化二异丙苯混合置于烧杯中,继续保温混合搅拌,并倒入双螺杆机中挤出成型,得到改性聚丙烯;(3)将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氧化锌混合研磨,得到混合粉末,再将硅烷偶联剂KH-540、月桂醇聚氧乙烯醚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得到自制分散液,继续将混合粉末和自制分散液混合置于超声波分散仪中超声分散,超声分散结束后,静置陈化,离心分离,去除液相,得到沉淀物即为改性混合粉末;(4)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取30~40份改性聚丙烯、16~20份改性竹粉和10~12份改性混合粉末混合置于搅拌机中搅拌,再添加2~4份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3~5份水杨酸和1~3份蓖麻油,继续混合搅拌,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倒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成型,出料,即得抗拉伸耐老化塑料编织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拉伸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颖超杨明忠陈可
申请(专利权)人:仇颖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