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reparing polycarboxylic acid with low mud content and sensitivity for concrete. By introducing silane group into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polycarboxylic acid, the invention can form chemical bond with cement particle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beneficial to increase molecular size, avoid the adsorption of polycarboxylic acid by intercalated mud, improve the adaptability to cement and reduce the sensitivity to the change of mud content; the invention is adopted in polycarboxylic acid. The structure of polyether ester is introduced in the acid molecular structure, which can improve the shape and branching structure of the polycarboxylate long side chain in the concrete multiphase system, which makes the side chain more relaxed and lax, improves the workability of concrete and reduces the sensitivity to the change of mud cont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用对含泥量低敏感型聚羧酸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外加剂
,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用对含泥量低敏感型聚羧酸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外加剂特别是减水剂广泛的应用于水泥基材料,如水泥净浆、砂浆和混凝土,在工程建设领域和建筑结构中十分必须。这些混凝土外加剂能够增加水泥基材料的流动性,有效的提高强度、耐久性等硬化混凝土的性能。随着混凝土向高性能化和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要求混凝土具有高工作性、高强度、高耐久性,并能满足在许多特殊情况下的应用。与萘系减水剂、脂肪族减水剂等传统外加剂相比,具有超分散性能的聚羧酸减水剂已成为高性能混凝土中不可缺少的组分。聚羧酸系减水剂具有优异的分散性能,可在较低的掺量下使混凝土达到较好的流动性,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总。聚羧酸减水剂在制备过程中,可以按照分子设计原则通过自由基共聚合反应将可聚合结构单元合成预定结构与性能的减水剂,通常由含羧酸基、磺酸基、酯基和聚氧化乙烯基等一些具有不饱和基团的单体通过自由基共聚反应合成。在聚合物的分子结合过程中,不同单体以随机或有规律地聚合在一起,使分子具有梳型结构,其特殊的结构决定了它优越性能。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用对含泥量低敏感型聚羧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按重量份计,将100份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0.05~0.2份0.1mol/L氯铂酸四氢呋喃溶液,加入到装有冷凝回收装置的第一反应装置中,边搅拌边充入氮气进行保护,升温至40~50℃,加入0.0005~0.001份三苯基膦,之后开始滴加10~20份氢化物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1~3h内滴加完毕,接着将温度升至70~80℃,蒸馏除去四氢呋喃;将2‑6份马来酸酐、1~6份二环己基碳二亚胺、0.05~0.2份4‑二甲氨基吡啶和0.01~0.1份阻聚剂配制成混合溶液,5min内快速将该混合溶液滴加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用对含泥量低敏感型聚羧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按重量份计,将100份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0.05~0.2份0.1mol/L氯铂酸四氢呋喃溶液,加入到装有冷凝回收装置的第一反应装置中,边搅拌边充入氮气进行保护,升温至40~50℃,加入0.0005~0.001份三苯基膦,之后开始滴加10~20份氢化物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1~3h内滴加完毕,接着将温度升至70~80℃,蒸馏除去四氢呋喃;将2-6份马来酸酐、1~6份二环己基碳二亚胺、0.05~0.2份4-二甲氨基吡啶和0.01~0.1份阻聚剂配制成混合溶液,5min内快速将该混合溶液滴加到上述第一反应装置中,继续反应1~3h后,真空蒸馏除去溶剂,即可得到中间体;(2)按重量份计,在第二反应装置加入100份烯丙基聚氧乙烯基醚、5~12份马来酸酐、0.5~2份甲基丙烯磺酸钠、0.5~1份磷酸三钠、1~5份过氧化氢和100~110份水,升温至30~60℃,开始滴加0.2-0.8份引发剂和15份水组成的第一溶液,以及2-4份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5~10份中间体和1~3份丙烯酰胺组成的第二溶液,1~3h内滴加完毕,之后补加0.2~0.4份光引发剂,在连续紫外光的辐照下继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云辉,温庆如,赖华珍,赖广兴,林添兴,桂苗苗,林艳梅,钟丽娜,张小芳,陈小路,
申请(专利权)人:科之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科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