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林惠专利>正文

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5716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基座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顶部端面右侧的机架,所述机架内部设置有开口朝向左侧的升降滑动槽,所述升降滑动槽外顶壁上固定设置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底部动力配合连接有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贯穿所述升降滑动槽并与所述升降滑动槽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升降螺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升降导滑块,所述升降导滑块与所述升降滑动槽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升降导滑块伸出所述升降滑动槽外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中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右侧设置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右侧外壁顶部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对废纸进行体积压缩,减小占用空间。

A garbage disposal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garbage disposal device, including a base and a frame fix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top end of the base. The inside of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lifting slide groove on the left side, and a lifting motor is fixed on the outer top wall of the lifting and sliding groove, and the bottom of the lift and drop motor is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of the lift and the drop motor. The lifting screw is connected with the lifting slide groove and the inner bottom wall of the lifting sliding groove. The lifting screw thread is connected with the lifting guide block, and the lifting guide slide is connected with the lifting slide groove. The lifting guide slider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lifting slide groove and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lifting slide groove. A driving cavity is arrang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right outer wall of the transmission cavity, and the driving motor is fixed on the top of the right outer wall of the transmission cavity.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use, and can effectively compress the waste paper and reduce the occupancy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垃圾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经过恰当处理的垃圾可以变成资源实现二次利用,既不污染环境,也有利于资源回收再利用,从而有效保护环境,如废纸,一般的垃圾压缩处理都是通过人力挤压,十分费力,操作难度大且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加工需求,部分废纸压缩机压缩过程中废纸受力会横向滑出产生位移,需要工人人员不断干预调整,比较麻烦,而且压缩机内部损耗大,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基座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顶部端面右侧的机架,所述机架内部设置有开口朝向左侧的升降滑动槽,所述升降滑动槽外顶壁上固定设置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底部动力配合连接有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贯穿所述升降滑动槽并与所述升降滑动槽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升降螺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升降导滑块,所述升降导滑块与所述升降滑动槽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升降导滑块伸出所述升降滑动槽外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中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右侧设置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右侧外壁顶部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左侧端面动力配合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中间部段为螺旋段,所述蜗杆横向贯穿所述传动腔并与所述传动腔左侧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蜗杆下方蜗轮蜗杆配合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后端面通过一转轴与所述传动腔后侧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蜗轮前端面圆心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一锥转轮,所述第一锥转轮左下方齿合连接有第二锥转轮,所述第二锥转轮位于所述蜗轮前方位置,所述第二锥转轮左侧端面固定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向左延伸贯穿所述传动腔并伸进所述容纳腔中,所述转动轴左侧延伸末端固定设置有驱动凸轮,所述驱动凸轮下方抵接配合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外表面环绕设置有第一顶压弹簧,所述第一顶压弹簧顶端与所述连接板底部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压弹簧底端与所述容纳腔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向下延伸穿出所述容纳腔并伸到所述凸块底部端面外。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凸块,所述连接杆底部设置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缓冲块中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上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块与所述限位凹槽滑动配合连接,所述连接杆底部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顶压弹簧,所述第二顶压弹簧底端与所述滑动槽内底壁固定连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基座顶部端面中设置有滑动横槽,所述滑动横槽内底壁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调节电机,所述调节电机左侧端面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调节螺杆,所述调节电机右侧端面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二调节螺杆,所述第一调节螺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第一夹紧块,所述第二调节螺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第二夹紧块,所述第一调节螺杆和所述第二调节螺杆的螺纹反向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基座和固定设置在基座顶部端面右侧的机架,机架内部设置有开口朝向左侧的升降滑动槽,升降滑动槽外顶壁上固定设置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底部动力配合连接有升降螺杆,升降螺杆贯穿升降滑动槽并与升降滑动槽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升降螺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升降导滑块,升降导滑块与升降滑动槽滑动配合连接,升降导滑块伸出升降滑动槽外设置有凸块,凸块中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右侧设置有传动腔,传动腔右侧外壁顶部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左侧端面动力配合连接有蜗杆,蜗杆中间部段为螺旋段,蜗杆横向贯穿传动腔并与传动腔左侧壁转动配合连接,蜗杆下方蜗轮蜗杆配合连接有蜗轮,蜗轮后端面通过一转轴与传动腔后侧壁转动配合连接,蜗轮前端面圆心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一锥转轮,第一锥转轮左下方齿合连接有第二锥转轮,第二锥转轮位于蜗轮前方位置,第二锥转轮左侧端面固定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向左延伸贯穿传动腔并伸进容纳腔中,转动轴左侧延伸末端固定设置有驱动凸轮,驱动凸轮下方抵接配合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底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外表面环绕设置有第一顶压弹簧,第一顶压弹簧顶端与连接板底部端面固定连接,第一顶压弹簧底端与容纳腔内底壁固定连接,连接杆向下延伸穿出容纳腔并伸到凸块底部端面外,通过第一顶压弹簧和第二顶压弹簧双重缓冲,减少内部损耗,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夹紧废纸防止在压缩过程中位移,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对废纸进行体积压缩,减小占用空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垃圾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升降导滑块下降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垃圾处理装置压缩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阅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基座2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2顶部端面右侧的机架1,所述机架1内部设置有开口朝向左侧的升降滑动槽11,所述升降滑动槽11外顶壁上固定设置有升降电机12,所述升降电机12底部动力配合连接有升降螺杆13,所述升降螺杆13贯穿所述升降滑动槽11并与所述升降滑动槽11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升降螺杆13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升降导滑块3,所述升降导滑块3与所述升降滑动槽11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升降导滑块3伸出所述升降滑动槽11外设置有凸块31,所述凸块31中设置有容纳腔41,所述容纳腔41右侧设置有传动腔51,所述传动腔51右侧外壁顶部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52,所述驱动电机52左侧端面动力配合连接有蜗杆53,所述蜗杆53中间部段为螺旋段54,所述蜗杆53横向贯穿所述传动腔51并与所述传动腔51左侧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蜗杆53下方蜗轮蜗杆配合连接有蜗轮55,所述蜗轮55后端面通过一转轴与所述传动腔51后侧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蜗轮55前端面圆心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一锥转轮56,所述第一锥转轮56左下方齿合连接有第二锥转轮57,所述第二锥转轮57位于所述蜗轮55前方位置,所述第二锥转轮57左侧端面固定设置有转动轴58,所述转动轴58向左延伸贯穿所述传动腔51并伸进所述容纳腔41中,所述转动轴58左侧延伸末端固定设置有驱动凸轮42,所述驱动凸轮42下方抵接配合连接有连接板45,所述连接板45底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杆43,所述连接杆43外表面环绕设置有第一顶压弹簧44,所述第一顶压弹簧44顶端与所述连接板45底部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压弹簧44底端与所述容纳腔41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43向下延伸穿出所述容纳腔41并伸到所述凸块31底部端面外。其中,所述连接杆43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凸块431,所述连接杆43底部设置有缓冲块46,所述缓冲块46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48,所述缓冲块46中设置有滑动槽461,所述滑动槽461上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凹槽462,所述限位凸块431与所述限位凹槽462滑动配合连接,所述连接杆43底部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顶压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垃圾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基座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顶部端面右侧的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内部设置有开口朝向左侧的升降滑动槽,所述升降滑动槽外顶壁上固定设置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底部动力配合连接有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贯穿所述升降滑动槽并与所述升降滑动槽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升降螺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升降导滑块,所述升降导滑块与所述升降滑动槽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升降导滑块伸出所述升降滑动槽外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中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右侧设置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右侧外壁顶部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左侧端面动力配合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中间部段为螺旋段,所述蜗杆横向贯穿所述传动腔并与所述传动腔左侧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蜗杆下方蜗轮蜗杆配合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后端面通过一转轴与所述传动腔后侧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蜗轮前端面圆心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一锥转轮,所述第一锥转轮左下方齿合连接有第二锥转轮,所述第二锥转轮位于所述蜗轮前方位置,所述第二锥转轮左侧端面固定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向左延伸贯穿所述传动腔并伸进所述容纳腔中,所述转动轴左侧延伸末端固定设置有驱动凸轮,所述驱动凸轮下方抵接配合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外表面环绕设置有第一顶压弹簧,所述第一顶压弹簧顶端与所述连接板底部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压弹簧底端与所述容纳腔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向下延伸穿出所述容纳腔并伸到所述凸块底部端面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基座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顶部端面右侧的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内部设置有开口朝向左侧的升降滑动槽,所述升降滑动槽外顶壁上固定设置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底部动力配合连接有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贯穿所述升降滑动槽并与所述升降滑动槽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升降螺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升降导滑块,所述升降导滑块与所述升降滑动槽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升降导滑块伸出所述升降滑动槽外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中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右侧设置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右侧外壁顶部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左侧端面动力配合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中间部段为螺旋段,所述蜗杆横向贯穿所述传动腔并与所述传动腔左侧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蜗杆下方蜗轮蜗杆配合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后端面通过一转轴与所述传动腔后侧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蜗轮前端面圆心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一锥转轮,所述第一锥转轮左下方齿合连接有第二锥转轮,所述第二锥转轮位于所述蜗轮前方位置,所述第二锥转轮左侧端面固定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向左延伸贯穿所述传动腔并伸进所述容纳腔中,所述转动轴左侧延伸末端固定设置有驱动凸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林惠
申请(专利权)人:郭林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