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路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95615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能路灯系统,属于节能路灯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光控模块、传感模块、延时模块、亮度调节模块和灯簇单元;光控模块与传感模块通过一个与门相连,与门的输入端分别为光控模块和传感器模块,输出端与灯簇单元相连,灯簇单元还与延时模块、亮度调节模块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节能路灯系统在由单一的光源控制的基础上加入了人流量车流量的人性化的因素条件,使得路灯系统的电力消耗大大减少,即在充分考虑到人性化的基础上实现了路灯的节能。

An energy-saving street lamp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nergy-saving street lamp system,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nergy-saving street lamps. The utility model includes light control module, sensing module, delay module, luminance regulation module and light cluster unit. The optical control module and the sensing module are connected to the gate, the input end of the door is respectively the light control module and the sensor module, the output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lamp cluster unit, and the lamp cluster unit is also with the delay module and the luminance regulation mode. Block phase connection. The energy-saving street lamp system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added the humanized condition of the flow of the human flow vehicle on the basis of a single light source, making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street lamp greatly reduced, that is to say, the energy saving of the street lamp is realized on the basis of fully considering the human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路灯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节能路灯系统,属于节能路灯

技术介绍
城市的发展以及农村街道的建设,主要街道的路灯设施越来越完善。路灯在农村的街道主要是由人为控制的启动与熄灭,定时的点亮与熄灭便失去了路灯作为照亮行人和车辆的意义,给人带来了许多的不方便;路灯在城市比较发达的地区会出现整夜不熄灭的现象,从而导致了大量的电力资源的浪费。因此,路灯的智能化的设计应该更趋向于人性化,节能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技术提供一种节能路灯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LED路灯系统单一的由光源来控制其工作状态反而忽略了人流量或车流量与LED路灯的工作状态之间的关系,即在人流量或车流量较少的情况下,LED路灯一直保持着最亮的工作状态从而导致了电力资源浪费的问题。本技术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路灯系统,包括光控模块33、传感器模块34、延时模块35、亮度调节模块36和灯簇单元37;所述光控模块33与传感器模块34通过一个与门38相连,与门38的输入端分别为光控模块33和传感器模块34,输出端与灯簇单元37相连,灯簇单元37还与延时模块35、亮度调节模块36相连接。所述传感器模块34通过行人或车辆的触发从而发生电平高低的变化来相应的控制灯簇单元37的开闭状态。所述传感器模块34包括红外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所述灯簇单元37包括人行道路灯、车行道路灯;红外传感器均匀的间隔设置在人行道路上,压力传感器均匀的间隔设置在车行道路上。如图1所示,红外传感器Ⅰ1、红外传感器Ⅱ3、压力传感器Ⅰ2、压力传感器Ⅱ4属于传感器模块34;人行道路灯Ⅰ11、人行道路灯Ⅱ21、车行道路灯Ⅰ12、车行道路灯Ⅱ22属于灯簇单元37;红外传感器Ⅰ1、红外传感器Ⅱ3均匀的间隔设置在人行道路上;压力传感器Ⅰ2、压力传感器Ⅱ4均匀的间隔设置在车行道路上,人行道路灯Ⅰ11、人行道路灯Ⅱ21、车行道路灯Ⅰ12、车行道路灯Ⅱ22设置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所述的路灯系统是在红外传感器Ⅰ1和压力传感器Ⅰ2所控制的人行道路灯Ⅱ21和车行道路灯Ⅱ22的情况下组成的系统。在白天的情况下,由于光控模块33工作状态为低电平,即为0,而包括红外传感器Ⅰ1和压力传感器Ⅰ2的传感器模块34在由行人或车辆触发后的工作状态为高电平,即为1,两者分别与与门38的两个输入端相连接,则此时与门38的输出端为低电平,即为0,则包括人行道路灯Ⅱ21和车行道路灯Ⅱ22的灯簇单元37的工作状态为低电平,即路灯为熄灭状态。此时延时模块35和亮度调节模块36均同与门38的输出端相连,即处于非工作状态;在夜晚的情况下,首先光控模块33的工作状态电压为高电平,即为1。在行人或车辆对传感器模块34进行触发后,其工作状态电压为高电平,即为1。光控模块33和传感器模块34均以高电平的工作状态与与门38的两个输入端相连,输出端38的电平状态为1,此时的灯簇单元37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同时延时模块35和亮度调节模块36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此时的灯簇单元37处于点亮状态,为了实现该节能路灯系统的后半部分的功能,所以此时的延时模块35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以人行道为例:若在延时模块35工作一个周期内(即设定的定时时间内)没有第二个行人触发红外传感器Ⅰ1,假设灯簇单元37的照明范围50m,红外传感器Ⅰ1与人行道路灯Ⅱ21右边所照明的最远范围的距离为100m,按照行人的正常速度大概为1m/s,则行人在触发红外传感器Ⅰ1后到达人行道路灯Ⅱ21右边所照明的最远范围处所用的时间为100s,所以可以通过延时模块35设定时间100s后路灯自动熄灭。若在延时模块35工作一个周期内即设定的定时时间内有第二个或多个行人触发红外传感器Ⅰ1,那么通过行人的多次触发使得延时模块35中的复位功能对定时进行置零,重新计时,直到计时到100s之后,人行道路灯Ⅱ21才会熄灭,如此往复;以于车行道为例:此时是车辆通过触发压力传感器Ⅰ2来控制车行道路灯Ⅱ22,由于车辆的速度较行人的速度快,因此为了确保安全以及人性化的设计,车行道路灯Ⅱ22的定时时间同人行道路灯相同,即具体的工作原理同上。在以上假设的路灯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亮度调节模块36是在传感器模块34和光控模块33以及延时模块35共同控制下的灯簇单元37实现亮灭的功能的基础上进行更进一步的优化。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图4为亮度调节模块36的工作原理电路图,通过电路中的双控开关进行电路的切换,从而达到灯簇单元37的不同亮度,此系统中设定了两种亮度,即亮和微亮。假设触发光控模块33的时间段为昨天的晚上19点到第二天早上的6点,可以将这段时间分为两种情况三个时间段,即人流量或车流量较多(19点到凌晨1点和凌晨4点到凌晨6点)和人流量或车流量较少(凌晨1点到凌晨4点)。通过延时模块35的定时功能将凌晨1点到凌晨4点时间段的路灯亮度设定为微亮,通过图4中的双控开关来选择不同的电路,从而实现亮度的调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节能路灯系统在由单一的光源控制的基础上加入了人流量(车流量)的人性化的因素条件,使得路灯系统的电力消耗大大减少,即在充分考虑到人性化的基础上实现了路灯的节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设计图;图2是本技术整体模块电路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光控模块电路图;图4是本技术亮度调节模块电路图;图5是本技术延时模块电路图。图1-2中各标号:1-红外传感器Ⅰ,2-压力传感器Ⅰ,3-红外传感器Ⅱ,4-压力传感器Ⅱ,11-人行道路灯Ⅰ,12-车行道路灯Ⅰ,21-人行道路灯Ⅱ,22-车行道路灯Ⅱ,31-火线,32-零线,33-光控模块,34-传感器模块,35-延时模块,36-亮度调节模块,37-灯簇单元,38-与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节能路灯系统,包括光控模块33、传感器模块34、延时模块35、亮度调节模块36和灯簇单元37;所述光控模块33与传感器模块34通过一个与门38相连,与门38的输入端分别为光控模块33和传感器模块34,输出端与灯簇单元37相连,灯簇单元37还与延时模块35、亮度调节模块36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传感器模块34通过行人或车辆的触发从而发生电平高低的变化来相应的控制灯簇单元37的开闭状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传感器模块34包括红外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所述灯簇单元37包括人行道路灯、车行道路灯;红外传感器均匀的间隔设置在人行道路上,压力传感器均匀的间隔设置在车行道路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如图1所示,红外传感器Ⅰ1、红外传感器Ⅱ3、压力传感器Ⅰ2、压力传感器Ⅱ4属于传感器模块34;人行道路灯Ⅰ11、人行道路灯Ⅱ21、车行道路灯Ⅰ12、车行道路灯Ⅱ22属于灯簇单元37;红外传感器Ⅰ1、红外传感器Ⅱ3均匀的间隔设置在人行道路上;压力传感器Ⅰ2、压力传感器Ⅱ4均匀的间隔设置在车行道路上,人行道路灯Ⅰ11、人行道路灯Ⅱ21、车行道路灯Ⅰ12、车行道路灯Ⅱ22设置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所述红外传感器Ⅰ1和压力传感器Ⅰ2分别控制人行道路灯Ⅱ21和车行道路灯Ⅱ22,此时的光控模块的电平为高电平,即为1,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节能路灯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路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控模块(33)、传感器模块(34)、延时模块(35)、亮度调节模块(36)和灯簇单元(37);所述光控模块(33)与传感器模块(34)通过一个与门(38)相连,与门(38)的输入端分别为光控模块(33)和传感器模块(34),输出端与灯簇单元(37)相连,灯簇单元(37)还与延时模块(35)、亮度调节模块(36)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路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控模块(33)、传感器模块(34)、延时模块(35)、亮度调节模块(36)和灯簇单元(37);所述光控模块(33)与传感器模块(34)通过一个与门(38)相连,与门(38)的输入端分别为光控模块(33)和传感器模块(34),输出端与灯簇单元(37)相连,灯簇单元(37)还与延时模块(35)、亮度调节模块(36)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路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模块(34)通过行人或车辆的触发从而发生电平高低的变化来相应的控制灯簇单元(37)的开闭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路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模块(34)包括红外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所述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艺王明方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