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导热低膨胀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5215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导热低膨胀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以高导热特性铜Cu与负膨胀特性钨酸锆ZrW↓[2]O↓[8]为组元复合材料,采用化学镀工艺,在ZrW↓[2]O↓[8]粉体表面包覆铜层,掺杂微量超细石墨C粉,球磨混合过筛后采用冷等静压成型,再采用微波烧结的工艺,获得致密的Cu/ZrW↓[2]O↓[8]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合理,制得的复合材料有较高的致密度和较好的热稳定性,可以用作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及电子器件基片材料。(*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导热性与低膨胀特性的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可用作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及电子器件基片材料,属于电子材料
在电子器件中,材料的散热性与热应力引起的热失效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材料科学家的关注。研制一种同时具有高导热性与低膨胀特性的复合材料,成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基片材料研究的热点。近年来,C.Verdon and D.C.Dunand等提出Cu/ZrW2O8体系的复合材料有可能同时具备上述特性(Scripta Mater.36,1997,p1075)。由于Cu是高导热性材料,而ZrW2O8是一种在很大的温度范围内(0.3~1050K),具有较大的各向同性负膨胀系数(-8.9×10-6)的材料(J.S.O.Evans,T.A.Mary,A.W.Sleight,et al.Chem.Mater.8,1996,p2809),这两者相结合制备的复合材料,被期望同时具有高导热性与低膨胀特性。然而,这两种材料的复合存在着烧结问题。由于ZrW2O8在室温下是亚稳的,在750℃左右将发生分解,而且在700℃左右烧结时,Cu与ZrW2O8将发生反应,生成多种氧化物,这些问题将使ZrW2O8失去负膨胀行为,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而选择低温烧结往往达不到致密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复合材料制备工艺,使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高导热、低膨胀的特性,更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为实现这样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中以高导热特性铜Cu与负膨胀特性立方相钨酸锆ZrW2O8为主要原料,掺杂微量超细石墨粉C,采用微波烧结工艺,获得Cu/ZrW2O8反应程度较低的致密度相对较高的复合材料。微波烧结工艺是近些年来材料制备与研究中相当有效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高频微波能与材料的介电耦合效应,迅速整体加热材料,具有升温速度快,热滞后性小等特点,这种材料加工方法还能在较低的烧结温度下完成致密化过程。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采用这一工艺,在较低的温度下完成化学镀Cu包覆ZrW2O8粉体的致密化过程,并有效地控制了Cu与ZrW2O8反应,制造的复合材料具有高导热、低膨胀特性。本专利技术制备复合材料的主要原料为采用湿化学法自制的α-ZrW2O8粉末(纯度约为98%,含小于1%左右的ZrO2,粒度分布为0.5~2.5μm)为原料,(α-ZrW2O8粉末的制备工艺见孔向阳等《硅酸盐学报》27卷,(1999)p265)。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α-ZrW2O8粉体表面包覆铜层,使铜层尽可能包覆α-ZrW2O8粉体的表面,形成含体积分数40~50%左右的复合粉体。市售超细石墨粉,粒径范围在1~5μm。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工艺步骤如下1、将铜包覆α-ZrW2O8复合粉体与少量超细石墨粉(体积分数约为0.2~0.5%),湿法球磨24小时混合均匀,干燥过200目筛,在不锈钢模具中冷压成型,再冷等静压,压力为200~400Mpa。2、将试样置于2.45GHz、2KW的微波炉中,采用Al2O3作埋粉,以隔绝空气,防止试样高温下剧烈氧化。微波炉腔体为多模腔,模式为TE103,微波经波导自下而上辐射。实验采用微波混合加热的模式,在Al2O3埋粉中均匀分布SiC陶瓷片,利用SiC室温下强吸收微波能,快速升温的特点,加热坯体试样。利用光纤测温传感器测量试样表面温度。通过调节微波磁控管的输出功率,以及腔体的反射功率,控制微波炉腔体内电磁场的场强和温度,改变用作吸收微波能的负载SiC陶瓷片的多少以控制微波腔体内的升温速度。实验中,控制微波磁控管的输出功率在1KW以上,尽量减小反射功率,使烧结温度560~620℃,保温时间为30~60分钟。用阿基米德排水法测定试样密度,试样的相结构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用热分析膨胀仪与热导率仪,测定样品从室温到200℃温度范围内的热膨胀系数与热导率。采用上述工艺,获得的Cu/ZrW2O8复合材料相对密度为92~95%,主要成分为Cu与ZrW2O8,但还含有一定的铜的氧化物和锆氧化物,以及一些未知相。Cu/ZrW2O8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特征如下热膨胀系数为6.8×10-6/K,导热系数为114W/m·K,密度为7.12~7.22g/cm3,气孔率为5~8%左右;主要相成分为铜含量占35~42vol.%,立方相ZrW2O8占50~60vol.%,其他氧化物约占5~8vol.%;三点弯曲室温强度180±40MPa。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工艺制备的Cu/ZrW2O8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致密度,在室温到200℃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并具有高热导、低膨胀等特性,是一种适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的基片的新型复合材料。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实施例1采用化学镀的工艺,将铜包覆自制的α-ZrW2O8制成复合粉体,其中铜含量约占42vol.%。取200g Cu/ZrW2O8复合粉体过筛200目,与过筛200目超细石墨粉0.5g混合,加750ml无水乙醇,湿法球磨24小时,混合均匀,干燥过200目筛,在不锈钢模具中冷压成型,再冷等静压,压力为250MPa,试样的尺寸为φ10×40mm2。将试样置于2.45GHz、2KW的多模腔微波炉中,采用Al2O3作埋粉,以隔绝空气,在Al2O3埋粉中均匀分布SiC陶瓷片,作微波吸收耦合负载。控制微波磁控管的输出功率在1KW以上,使吸收功率保持在0.8KW,光纤测温传感器测量试样表面温度为580℃,保温时间为30分钟,关闭微波磁控管微波能输出,出炉后空气冷却。实验测得试样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其特征性能平均值如表1。表1方案一微波烧结Cu/ZrW2O8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性能密度气孔 主要相成分 室温强度 热膨胀系数热导率(g/cm3) 率 (MPa) (×10-6/K) (W/m·K)铜38vol.%,平均 7.16 6% α-ZrW2O856 194 6.8 114值vol.%,其他6vol.%实施例2采用另一种化学镀的工艺,将铜包覆自制的α-ZrW2O8制成复合粉体,其中铜含量约占48vol.%。将Cu/ZrW2O8复合粉体采用微波烧结,其工艺过程与特点与实施例一相同。制得的复合材料试样的特征性能如表2。表2方案二微波烧结Cu/ZrW2O8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性能密度 气孔主要相成分 室温强度 热膨胀系数 热导率(g/cm3)率 (MPa)(×10-6/K)(W/m·K)铜41vol.%,平均 7.16 8% α-ZrW2O852184 7.3 125值vol.%,其他7vol.%权利要求1.一种高导热低膨胀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以高导热特性铜Cu与负膨胀特性立方相钨酸锆ZrW2O8为主要原料,掺杂微量超细石墨粉C,其中铜Cu在复合材料中所占的体积分数为40~60%。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高导热低膨胀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化学镀工艺,在ZrW2O8粉体表面包覆铜层,使复合粉体中Cu所占的体积分数为40~60%;将复合粉体掺杂微量超细石墨C粉,所占的体积分数为0.2~0.5%,球磨混合过筛,采用冷等静压成型,成型压力为200~400Mpa;再采用微波烧结的工艺,烧结温度控制在56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导热低膨胀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以高导热特性铜Cu与负膨胀特性立方相钨酸锆ZrW2O8为主要原料,掺杂微量超细石墨粉C,其中铜Cu在复合材料中所占的体积分数为40~6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向阳曾振鹏吴建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