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线接口及数据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50799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据线接口,包括电路板、壳体及第一固定件,电路板包括电路板本体、接触端子及电子元器件,壳体包括连接头及自连接头延伸形成的壳体本体,连接头用于与电子设备电连接,连接头形成有第一腔体,连接头开设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端子窗口,壳体本体形成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二腔体,电路板位于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中使电子元器件收容于壳体内,并使接触端子通过端子窗口暴露于外,第一固定件由向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内注塑形成,以填充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而固定电路板于壳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数据线。如此,通过注塑成型的第一固定件将电路板本体与电子元器件固定在壳体内,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电子元器件松动。

Data line interface and data l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ata line interface, including a circuit board, a shell and a first fixed part. The circuit board includes a circuit board body, a contact terminal and an electronic component. The shell comprises a connection head and a shell body formed by a self connecting head. The connection head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electronic device, and the connecting head is formed with a first cavity. The connecting head is provided with a terminal window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hamber, and the shell body forms a second cavit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avity. The circuit board is located in the first cavity and the two cavity to allow the electronic components to be housed in the shell, and the contact terminals are exposed to the terminal window through the terminal window, and the first fixed part is from the first cavity and the two. The cavity is formed by injection molding to fill the first cavity and the two cavity to fix the circuit board inside the shell. The utility model also includes a data line. Thus, the circuit board body and the electronic components are fixed in the shell through the first fixing part of the injection molding, so as to avoid loosening of the electronic components during the use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线接口及数据线
本技术涉及数据连接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线接口及数据线。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数据线也成为每天使用频率较高的产品,但是,现有的数据线接口的电子元器件仅是简单焊接在电路板上,容易松动,一旦松动则会从而导致数据线报废,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需要提供一种数据线接口。本技术还需要提供一种数据线。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线接口,包括电路板、壳体及第一固定件,所述电路板包括电路板本体、安装于所述电路板本体上的接触端子及固定于所述电路板本体上的电子元器件,所述壳体包括连接头及自所述连接头延伸形成的壳体本体,所述连接头用于与电子设备电连接,所述连接头形成有第一腔体,所述连接头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端子窗口,所述壳体本体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二腔体,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及所述第二腔体中使所述电子元器件收容于所述壳体内,并使所述接触端子通过所述端子窗口暴露于外,所述第一固定件由向所述第一腔体及所述第二腔体内注塑形成,以填充所述第一腔体及所述第二腔体而固定所述电路板于所述壳体内。优选地,所述接触端子包括上接触端子和下接触端子,所述上接触端子与所述下接触端子分别焊接在所述电路板本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所述连接头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形成有端子窗口,所述上接触端子与所述下接触端子通过所述端子窗口暴露于外。优选地,所述连接头呈矩形片状,所述壳体本体呈长方体状,所述壳体本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头连通,所述壳体本体的另一端为开口端。优选地,所述电子元器件收容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电路板本体收容于所述第一腔体及所述第二腔体内。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数据线接口,通过注塑成型的第一固定件将电路板本体与电子元器件固定在壳体内,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电子元器件松动,延长了数据线接口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线,包括上述数据线接口。优选地,所述数据线还包括线体,所述电路板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接触端子,所述电路板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线材连接端,所述电路板本体设有所述线材连接端的部分伸出所述壳体外,所述线体与所述线材连接端焊接。优选地,所述数据线还包括屏蔽罩,所述屏蔽罩的一端与所述线体固定连接,所述屏蔽罩的另一端与所述数据线接口抵接。优选地,所述屏蔽罩包括环形部及连接板,所述环形部套设于所述线体上,所述连接板形成有U形凹槽,所述第一固定件对应形成有U形凸块,所述U形凹槽与所述U形凸块扣合。优选地,所述数据线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数据线接口、所述屏蔽罩及所述线体,所述第二固定件为注塑成型。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中空圆柱部及与所述中空圆柱部连接的固定部,所述线体套接有所述环形部的一端位于所述中空圆柱体内,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连接。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数据线,通过注塑成型的第一固定件将电路板本体与电子元器件固定在壳体内,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电子元器件松动,延长了数据线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数据线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数据线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数据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数据线沿Ⅳ-Ⅳ的截面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数据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壳体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固定件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的电路板的立体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的屏蔽罩的立体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固定件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请参阅图1、图2、图6及图8,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数据线接口10,包括电路板11、壳体13及第一固定件14,电路板11包括电路板本体11a、安装于电路板本体11a上的接触端子10a及固定于电路板11a上的电子元器件12,壳体13包括连接头132及自连接头132延伸形成的壳体本体133,连接头132用于与电子设备电连接,连接头132形成有第一腔体,连接头132开设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端子窗口131,壳体本体133形成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二腔体,电路板11位于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中使电子元器件12收容于壳体13内,并使接触端子10a通过端子窗口131暴露于外,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共同形成有收容腔130,第一固定件14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数据线接口及数据线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线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接口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电路板本体、安装于所述电路板本体上的接触端子及固定于所述电路板本体上的电子元器件;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连接头及自所述连接头延伸形成的壳体本体,所述连接头用于与电子设备电连接,所述连接头形成有第一腔体,所述连接头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端子窗口,所述壳体本体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二腔体,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及所述第二腔体中使所述电子元器件收容于所述壳体内,并使所述接触端子通过所述端子窗口暴露于外;及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由向所述第一腔体及所述第二腔体内注塑形成,以填充所述第一腔体及所述第二腔体而固定所述电路板于所述壳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线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接口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电路板本体、安装于所述电路板本体上的接触端子及固定于所述电路板本体上的电子元器件;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连接头及自所述连接头延伸形成的壳体本体,所述连接头用于与电子设备电连接,所述连接头形成有第一腔体,所述连接头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端子窗口,所述壳体本体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二腔体,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及所述第二腔体中使所述电子元器件收容于所述壳体内,并使所述接触端子通过所述端子窗口暴露于外;及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由向所述第一腔体及所述第二腔体内注塑形成,以填充所述第一腔体及所述第二腔体而固定所述电路板于所述壳体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端子包括上接触端子和下接触端子,所述上接触端子与所述下接触端子分别焊接在所述电路板本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所述连接头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形成有端子窗口,所述上接触端子与所述下接触端子通过所述端子窗口暴露于外。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呈矩形片状,所述壳体本体呈长方体状,所述壳体本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头连通,所述壳体本体的另一端为开口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接口,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直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质友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