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及家用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4341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间隔布置的两个中空的竖向端板(3),两个所述竖向端板(3)之间安装有多个平直的微型管(1),两个所述竖向端板(3)之间的至少中间部设有固定板(2),使得多个所述微型管(1)分别平直地穿过所述固定板(2),该换热器在不影响微型管换热器的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对微型管进行更好的固定,同时增加换热器的换热面积。

Heat exchangers and household applianc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eat exchanger, which includes two hollow vertical end plates (3) arranged at intervals, and a plurality of straight micro tubes (1) between the two vertical end plates (3), and at least the middle part between the two vertical end plates (3) with a fixed plate (2), so that a plurality of the microtubes (1) are flat respectively straight. Through the fixed plate (2), the heat exchanger can better fix the micro tube on the basis of the original advantage of the micro tube heat exchanger and increase the heat exchange area of the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及家用电器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采用微型管的换热器。及具有该换热器的家用电器。
技术介绍
微形管径换热器逐渐成为了换热器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采用微小尺度管径,管内的换热效率得以大大强化,而管外侧方面,由于其管径微小,因此,这类换热器具有比常规换热器大得多的比表面积,因而,该类换热器即使不设置翅片,也可以达到整体强化散热的效果。然而,常规设计中,由于该类管热器的设计以强化散热为目的,因而一般管与管之间的间距较小,换热管分布密集。在重力作用下,竖向相邻的换热管之间由于变形导致相互触碰,管间距、排间距与设计尺寸存在较大出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在不影响微型管换热器的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对微型管进行更好的固定,同时增加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间隔布置的两个中空的竖向端板,两个所述竖向端板之间安装有多个平直的微型管,两个所述竖向端板之间的至少中间部设有固定板,使得多个所述微型管分别平直地穿过所述固定板。优选地,所述换热器包括中点固定板,两个所述竖向端板对称布置在所述中点固定板两侧。优选地,所述换热器包括沿两个所述竖向端板的间隔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所述固定板。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的间距为30mm~100mm。优选地,所述固定板为金属散热平板。优选地,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与多个所述微型管一一对应且直径相同的贯通孔,所述微型管与所述固定板在所述贯通孔处焊接固定。优选地,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供多个所述微型管分别平直穿过的贯通孔,所述贯通孔的内壁设有用于增加接触换热的涂层。优选地,所述微型管的外径为0.5mm~2mm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家用电器,所述家用电器中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微型管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其管长的中部变形量应当为最大,至少在此处增加固定板支撑微型管,可减小甚至消除微型管的变形,使得微型管的排间距和排间距尽量靠近设计值。与此同时,固定板还可以起到类似于散热翅片的效果,增加换热器的换热面积。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为体现微型管与固定板之间的插装关系而拆去一侧竖向端板后的换热模块的侧视图;图2是换热模块的主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微型管;2-固定板;3-竖向端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本技术首先提供一种换热器。如图1和图2中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间隔布置的两个中空的竖向端板3,两个竖向端板3之间安装有多个平直的微型管1,两个竖向端板3之间的至少中间部设有固定板2,使得多个微型管1分别平直地穿过固定板2。并且优选地,两个竖向端板3对称布置在固定板2的两侧,此时的固定板2为中点固定板沿微型管1的管长方向,其中间部的变形量为最大,在两个竖向端板3的中间部设置固定板2,可以在微型管1的最大变形处对其进行支撑固定,减小微型管1的固定的跨距,从而减少微型管1的变形。在微型管1较短的情况下,中间部支撑的固定板2基本上可以满足支撑微型管1的需求。作为优选,沿两个竖向端板3的间隔方向,换热器内依次间隔布置多个固定板2。固定板2的数量,取决于两个竖向端板3之间的微型管1的管长,管长越长,微型管1的变形会增大,采用多个固定板2进行支撑,每个固定板2处的微型管1的变形被减小,整体换热器内的微型管的管间距和排间距更容易得到保证。并且,作为优选地,相邻两个固定板2之间的间距为30mm~100mm。固定板2分布的密,可以较好地减少微型管1的变形,如果采用焊接的话还大大增加有效换热面积,但同时,固定板2之间的间隙过小,会增加工艺难度与成本,当然,固定板2之间的间距只要在10mm至200mm之间,均可以满足使用要求,30mm至100mm为优选参数范围。此外,固定板2优选为金属散热平板,以利用金属的良好导热性,使固定板2在固定支撑微型管1的同时,还可以起到增加换热器的散热面积的效果。本技术所称的金属散热平板,其材料可以借鉴现有散热翅片的材料。固定板2上设有与多个微型管1一一对应且直径相同的贯通孔,当微型管1与固定板2在贯通孔处采用焊接固定时,则有利于增加有效换热面积。本技术中,固定板2的作用主要是支撑微型管1,减小其变形量。然,当固定板2选用上述的金属散热平板或者其他热交换系数较高的材料时,固定板2兼具增加换热器的换热能力的效果,而将微型管1与之在贯通孔处焊接,可以大大增加微型管1与固定板2之间的热交换,从而充分发挥固定板2的换热效率。此外,作为另一优选实施方式,贯通孔的内壁设有用于增加接触换热的涂层。由于微型管1的微型尺度,其外周尺寸较小,焊接不便,以涂层的形式增加微型管1与固定板2之间接触的热交换效率,同样可以实现充分发挥固定板2的换热效率的目的。本技术中的微型管1,其外径为0.5mm~2mm。此外,本技术提供一种家用电器,其具有上述的换热器,因而兼具如上所述的所有优点。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技术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技术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技术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技术所公开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换热器及家用电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间隔布置的两个中空的竖向端板(3),两个所述竖向端板(3)之间安装有多个平直的微型管(1),两个所述竖向端板(3)之间的至少中间部设有固定板(2),使得多个所述微型管(1)分别平直地穿过所述固定板(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间隔布置的两个中空的竖向端板(3),两个所述竖向端板(3)之间安装有多个平直的微型管(1),两个所述竖向端板(3)之间的至少中间部设有固定板(2),使得多个所述微型管(1)分别平直地穿过所述固定板(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中点固定板,两个所述竖向端板(3)对称布置在所述中点固定板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沿两个所述竖向端板(3)的间隔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所述固定板(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固定板(2)之间的间距为30mm~10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宝欧汝浩王文鹏赵中闯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