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发生器及空气净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4302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子发生器及空气净化机,该离子发生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电极和导电件,电极包括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第一子电极与导电件相对设置,用于产生正离子;第二子电极与导电件相对设置,用于产生负离子;壳体包括绝缘隔板,绝缘隔板位于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之间,以隔离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本发明专利技术改进了离子发生器的结构,提高了离子发生器的安全性能。

Ion generator and air purifier

An ion generator and an air purifier are disclosed. The ion generator includes a shell, an electrode and a conductive piece set on the shell. The electrode includes a first sub electrode and a second sub electrode, and the first sub electrode is set relative to the conductive part for producing positive ions, and the second sub electrode is set relative to the conductive part, It is used to produce negative ions; the shell consists of an insulating partition, and the insulating partition is located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sub electrodes to isolate the first and second sub electrodes. The invention improves the structure of the ion generator and improves the safety performance of the ion gen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子发生器及空气净化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尤其涉及一种离子发生器及空气净化机。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空气的恶化,用于净化空气的空气净化机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现有技术中,空气净化机中用于消除空气中的细菌的离子发生器一般为臭氧发生器,其用于产生大量的正离子,以杀死空气中的细菌。但是,大量的正离子也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当臭氧发生器工作时,用户必需远离臭氧发生器,其使用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子发生器,旨在减少离子发生器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提高其安全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离子发生器,所述离子发生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电极和导电件,所述电极包括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一子电极与所述导电件相对设置,用于产生正离子;所述第二子电极与所述导电件相对设置,用于产生负离子;所述壳体包括绝缘隔板,所述绝缘隔板位于所述第一子电极和所述第二子电极之间,以隔离所述第一子电极和所述第二子电极。优选地,所述离子发生器还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接入电源,并将所述电源进行升压处理;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正电压输出端和负电压输出端,所述正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子电极电连接,所述负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子电极电连接。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零电位输出端,所述零电位输出端与所述导电件电连接;或者,所述离子发生器还包括接地件,所述接地件与所述导电件电连接,用于将所述导电件接地。优选地,所述负电压输出端所输出的电压数值大于所述正电压输出端所输出的电压数值。优选地,所述负电压输出端所输出的电压数值大于或等于所述正电压输出端所输出的电压数值的2倍。优选地,所述正电压输出端所输出的电压为V1,且1kV≤V1≤2kV;所述负压输出端所输出的电压为V2,且-7kV≤V2≤-3kV。优选地,所述壳体具有容纳腔,所述绝缘隔板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并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第一子容纳腔和第二子容纳腔,所述第一子电极设于所述第一子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子电极设于所述第二子容纳腔内,所述第一子容纳腔具有第一子开口,所述第二子容纳腔具有第二子开口,所述导电件盖设于所述第一子开口和所述第二子开口上。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空气净化机,该空气净化机包括如上所述的离子发生器,所述离子发生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电极和导电件,所述电极包括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一子电极与所述导电件相对设置,用于产生正离子;所述第二子电极与所述导电件相对设置,用于产生负离子;所述壳体包括绝缘隔板,所述绝缘隔板位于所述第一子电极和所述第二子电极之间,以隔离所述第一子电极和所述第二子电极。优选地,所述主体内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通风腔和第二通风腔,所述第一通风腔具有出风口,所述第二通风腔具有进风口;所述第一通风腔内设置有送风机构,所述离子发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风腔内;或者,所述第二通风腔内设置有送风机构,所述离子发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风腔内。优选地,所述第二通风腔包括通过隔风板隔开的第一子通风腔和第二子通风腔,所述第一子通风腔用于与室内连通,所述第二子通风腔用于与室外连通;所述离子发生器位于所述第二通风腔内,其数量至少为两个,多个所述离子发生器的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均分布于所述隔风板的两侧,且所述隔风板的一侧同时存在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以使所述第一子通风腔和所述第二子通风腔内均具有正离子和负离子。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通过使离子发生器的第一子电极产生正离子,使第二子电极产生负离子,并通过绝缘隔板将离子发生器内的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隔开。由此,使第一子电极产生的正离子与第二子电极产生的负离子能够分散于离子发生器附近后相互中和,以释放大量的能量杀死细菌,其减少了离子发生器附近剩余的正离子数量,因此降低了离子发生器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提高了离子发生器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离子发生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位图1中离子发生器的另一角度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空气净化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空气净化机的另一角度视图。附图标号说明: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空气净化机,该空气净化机包括主体30及设置在主体30上的离子发生器10。参照图1,该离子发生器10包括壳体11,以及设置在壳体11上的电极20和导电件22,其中,电极20和导电件22相对设置,当将离子发生器10接入电源后,通过使电极20和导电件22之间形成电场,从而使电极20产生正离子和/或负离子。本实施例中,电极20可以为导针结构,也可以为碳纤维毛刷结构,具体可根据离子发生器10的结构而定,本实施例不作限制。另外,电极2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当电极20的数量为一个时,可以使电极20用于产生正离子或负离子;当电极20的数量为多个时,可以使全部电极20用于产生正离子或负离子,也可以其中一部分电极20用于产生正离子,另一部分电极20用于产生负离子,具体可根据离子发生器10的类型和结构而定。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电极20可以包括第一子电极20a和第二子电极20b,其中,第一子电极20a与导电件22相对设置,用于产生正离子,第二子电极20b与导电件22相对设置,用于产生负离子。可以理解的是,当将离子发生器10接入电源后,通过使第一子电极20a与导电件22之间形成电场,并使第一子电极20a的电势高于导电件22的电势,从而第一子电极20a产生正离子;同样地,通过使第二子电极20b与导电件22之间产生电场,并使第二子电极20b的电势低于导电件22的电势,从而使第二子电极20b产生负离子。当第一子电极20a产生的正离子和第二子电极20b产生的负离子扩散至离子发生器10附近的空气中后,会发生中和而释放大量的能量,使离子发生器10附近空气中的细菌发生结构改变和能量转移,从而杀死细菌,净化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离子发生器及空气净化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发生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电极和导电件,所述电极包括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一子电极与所述导电件相对设置,用于产生正离子;所述第二子电极与所述导电件相对设置,用于产生负离子;所述壳体包括绝缘隔板,所述绝缘隔板位于所述第一子电极和所述第二子电极之间,以隔离所述第一子电极和所述第二子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发生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电极和导电件,所述电极包括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一子电极与所述导电件相对设置,用于产生正离子;所述第二子电极与所述导电件相对设置,用于产生负离子;所述壳体包括绝缘隔板,所述绝缘隔板位于所述第一子电极和所述第二子电极之间,以隔离所述第一子电极和所述第二子电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发生器还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接入电源,并将所述电源进行升压处理;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正电压输出端和负电压输出端,所述正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子电极电连接,所述负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子电极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零电位输出端,所述零电位输出端与所述导电件电连接;或者,所述离子发生器还包括接地件,所述接地件与所述导电件电连接,用于将所述导电件接地。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电压输出端所输出的电压数值大于所述正电压输出端所输出的电压数值。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电压输出端所输出的电压数值大于或等于所述正电压输出端所输出的电压数值的2倍。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压输出端所输出的电压为V1,且1kV≤V1≤2kV;所述负压输出端所输出的电压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凤翔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瑞松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