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冲击型自行车车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4077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冲击型自行车车灯装置,包括车架、缓冲座和灯壳,车架上固定安装有支架,缓冲座固定架设在支架的底端,缓冲座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两个滑腔,每一个滑腔内均滑动设置有滑块以及设置在滑块两侧的一号弹簧和二号弹簧,每一个滑腔的底板上还开设有通道,通道内滑动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顶端与滑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灯壳固定架设在连接杆的底端,灯壳的内腔右端还固定安装有铝基板,铝基板上设置有灯座,灯座上均布安装有若干灯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散热效果好,而且具有良好的耐冲击效果,使用寿命长,实用性强。

An impact resistant bicycle lamp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mpact resistant bicycle lamp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 cushion seat and a lamp shell. The frame is fixed and installed on the frame, the cushion seat is fixed on the bottom end of the bracket, and the internal symmetry of the buffer seat is provided with two sliders, and each sliding cavity is slid and set on both sides of the slider. A number one spring and two spring are provided with a passage on the floor of each sliding cavity. A connecting rod is arranged in the passage. The top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fixed to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slider. The lamp housing is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onnecting rod. The right end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lamp shell is fixed with an aluminum base plate, and a lamp holder and a lamp holder are set on the aluminum substrate. A number of lamps are installed on the top of the cloth.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good heat dissipation effect, good impact resistance, long service life and strong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冲击型自行车车灯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车灯,具体是一种耐冲击型自行车车灯装置。
技术介绍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在中国内地、中国台湾、新加坡,通常称其为“自行车”或“脚踏车”;在港澳则通常称其为“单车”。自行车种类很多,有单人自行车,双人自行车还有多人自行车。可以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自行车本身也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有公路自行车赛、山地自行车赛、场地自行车赛、特技自行车比赛等。自行车本身没有照明装置,因此在夜间行驶时不安全。为了使自行车能在夜间安全行驶,一般会在自行车上配备自行车灯,为其提供照明,据现有技术,一般安装在自行车上的自行车灯散热效果差,而且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容易损坏,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冲击型自行车车灯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冲击型自行车车灯装置,包括车架、缓冲座和灯壳,所述车架上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缓冲座固定架设在支架的底端;所述缓冲座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两个滑腔,每一个滑腔内均滑动设置有滑块以及设置在滑块两侧的一号弹簧和二号弹簧,每一个滑腔的底板上还开设有通道;所述通道内滑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与滑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灯壳固定架设在连接杆的底端;所述灯壳的右端设置有透明防护罩;所述灯壳的内部左侧设有电池壳,电池壳为左端开口的圆柱形筒体结构,电池壳的外圈表面与灯壳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散热的通风道;所述电池壳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灯壳的右部外圈还均布开设有若干一号散热通孔;所述灯壳的内腔右端还固定安装有铝基板,铝基板上设置有灯座,灯座上均布安装有若干灯珠。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灯壳的左端可拆卸设置有密封盖板,密封盖板的外圈均布开设有若干二号散热通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池壳通过支杆固定架设在灯壳的左部内腔中。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电池的左侧设有封口板,封口板上设有用于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接口。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灯珠均与蓄电池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耐冲击型自行车车灯装置通过蓄电池对各个灯珠进行供电,使得灯珠点亮并进行照明,通过充电接口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电池壳的外圈表面与灯壳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散热的通风道,通风道内的气流与一号散热通孔和二号散热通孔连通,提高了灯壳内的散热效果;骑行过程中,当车灯受到外力冲击时,带动滑块在滑腔内滑动,设置的一号弹簧和二号弹簧能够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有效避免了车灯因受到外力冲击而造成的损坏,有效延长了车灯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散热效果好,而且具有良好的耐冲击效果,使用寿命长,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耐冲击型自行车车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耐冲击型自行车车灯装置中缓冲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耐冲击型自行车车灯装置中密封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架,2-缓冲座,3-支架,4-连接杆,5-灯壳,6-电池壳,7-支杆,8-一号散热通孔,9-透明防护罩,10-铝基板,11-灯座,12-灯珠,13-密封盖板,14-二号散热通孔,15-滑块,16-一号弹簧,17-滑腔,18-二号弹簧,19-通道,20-蓄电池,21-充电接口,22-封口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耐冲击型自行车车灯装置,包括车架1、缓冲座2和灯壳5,所述车架1上固定安装有支架3;所述缓冲座2固定架设在支架3的底端;所述缓冲座2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两个滑腔17,每一个滑腔17内均滑动设置有滑块15以及设置在滑块15两侧的一号弹簧16和二号弹簧18,每一个滑腔17的底板上还开设有通道19;所述通道19内滑动设置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顶端与滑块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灯壳5固定架设在连接杆4的底端;所述灯壳5为套筒状结构,灯壳5的左端可拆卸设置有密封盖板13,密封盖板13的外圈均布开设有若干二号散热通孔14,灯壳5的右端设置有透明防护罩9;所述灯壳5的内部左侧设有电池壳6,电池壳6通过支杆7固定架设在灯壳5的左部内腔中,电池壳6为左端开口的圆柱形筒体结构,电池壳6的外圈表面与灯壳5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散热的通风道,通风道内的气流通过二号散热通孔14排出,提高灯壳5内的散热效果;所述电池壳6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20,蓄电池20的左侧设有封口板22,封口板22上设有用于对蓄电池20进行充电的充电接口21;所述灯壳5的右部外圈还均布开设有若干一号散热通孔8,一号散热通孔8的设置提高了灯壳5内部与外界的空气流通,加速了灯壳5内热量的散发;所述灯壳5的内腔右端还固定安装有铝基板10,铝基板10上设置有灯座11,灯座11上均布安装有若干灯珠12,各个灯珠12均与蓄电池20电性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该耐冲击型自行车车灯装置通过蓄电池20对各个灯珠12进行供电,使得灯珠12点亮并进行照明,通过充电接口21对蓄电池20进行充电;电池壳6的外圈表面与灯壳5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散热的通风道,通风道内的气流与一号散热通孔8和二号散热通孔14连通,提高了灯壳5内的散热效果;骑行过程中,当车灯受到外力冲击时,带动滑块15在滑腔17内滑动,设置的一号弹簧16和二号弹簧18能够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有效避免了车灯因受到外力冲击而造成的损坏,有效延长了车灯的使用寿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耐冲击型自行车车灯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冲击型自行车车灯装置,包括车架(1)、缓冲座(2)和灯壳(5),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上固定安装有支架(3);所述缓冲座(2)固定架设在支架(3)的底端;所述缓冲座(2)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两个滑腔(17),每一个滑腔(17)内均滑动设置有滑块(15)以及设置在滑块(15)两侧的一号弹簧(16)和二号弹簧(18),每一个滑腔(17)的底板上还开设有通道(19);所述通道(19)内滑动设置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顶端与滑块(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灯壳(5)固定架设在连接杆(4)的底端;所述灯壳(5)的右端设置有透明防护罩(9);所述灯壳(5)的内部左侧设有电池壳(6),电池壳(6)为左端开口的圆柱形筒体结构,电池壳(6)的外圈表面与灯壳(5)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散热的通风道;所述电池壳(6)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20);所述灯壳(5)的右部外圈还均布开设有若干一号散热通孔(8);所述灯壳(5)的内腔右端还固定安装有铝基板(10),铝基板(10)上设置有灯座(11),灯座(11)上均布安装有若干灯珠(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冲击型自行车车灯装置,包括车架(1)、缓冲座(2)和灯壳(5),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上固定安装有支架(3);所述缓冲座(2)固定架设在支架(3)的底端;所述缓冲座(2)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两个滑腔(17),每一个滑腔(17)内均滑动设置有滑块(15)以及设置在滑块(15)两侧的一号弹簧(16)和二号弹簧(18),每一个滑腔(17)的底板上还开设有通道(19);所述通道(19)内滑动设置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顶端与滑块(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灯壳(5)固定架设在连接杆(4)的底端;所述灯壳(5)的右端设置有透明防护罩(9);所述灯壳(5)的内部左侧设有电池壳(6),电池壳(6)为左端开口的圆柱形筒体结构,电池壳(6)的外圈表面与灯壳(5)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散热的通风道;所述电池壳(6)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20);所述灯壳(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歆礼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艾歆自行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