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声高速离心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3907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1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声高速离心风机,包括机壳、进风口、叶片、叶轮前盖板、叶轮后盖板和电机,叶轮前盖板与叶片分离;叶轮前盖板的内侧边缘与进风口连接,外侧边缘与固定在进风口上的圆筒连接,叶轮前盖板、进风口和圆筒构成一内壁为平滑曲面且内径自中间向两端逐渐增大的空心圆柱;空心圆柱的内壁与外壁之间为空腔;空心圆柱与气流接触的表面上开有通孔,穿孔率为20~30%,通孔的孔径≥4mm,空腔内填充消声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叶片与叶轮前盖板分离,显著降低了加工难度,叶片和叶轮后盖板一体加工成型,提高了风机压力;在空心圆柱与气流接触的表面上开设通孔,形成阻性消声器,气流阻力小,压力损失小,降噪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声高速离心风机
本技术属于通用机械通风设备领域,涉及一种消声高速离心风机。
技术介绍
离心风机是利用风机叶轮旋转的机械能转换为气体的压力能和动能,并将气体输送出去,气体沿风机流线型进风口轴向进风,经叶轮旋转产生空气能量,沿螺旋型壳体将气体径向输出,再从机壳出风口送出。在离心风机中,气体从轴向进入叶轮,气体流经叶轮时改变成径向,然后进入扩压器。在扩压器中,气体改变了流动方向并且管道断面面积增大使气流减速,这种减速作用将动能转换成压力能。压力增高主要发生在叶轮中,其次发生在扩压过程。离心风机基本构造如图1所示,包括机壳、进风口、叶片、叶轮前盖板、叶轮后盖板和电机,在现有小型离心风机的制造中,叶片、叶轮前盖板及叶轮后盖板往往一体加工,其整体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一般需要五轴及以上加工中心才能加工,加工成本较高,且受材料属性限制,整体强度较差,仅能满足低转速及低压力的要求;而且对于装配要求高,集流器和叶轮装配缝隙过大会导致压力泄漏,难以保证风机出口压力。离心风机工作噪声主要来源为风机转动带来的空气动力噪声和电机的电磁噪声。离心风机工作时,由驱动电机转动叶片,沿轴向吸入空气并沿径向排除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消声高速离心风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声高速离心风机,包括机壳、进风口、叶片、叶轮前盖板、叶轮后盖板和电机,所述叶轮后盖板为圆形且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叶片圆周分布在叶轮后盖板上,其特征是:所述叶轮前盖板与叶片分离;所述叶轮前盖板的内侧边缘与进风口连接,外侧边缘与固定在进风口上的圆筒连接,所述叶轮前盖板、进风口和圆筒构成一内壁为平滑曲面且内径自中间向两端逐渐增大的空心圆柱;所述空心圆柱的内壁与外壁之间为空腔;所述空心圆柱与气流接触的表面上开有通孔,穿孔率≥20%,通孔的孔径≥4mm,所述空腔内填充消声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声高速离心风机,包括机壳、进风口、叶片、叶轮前盖板、叶轮后盖板和电机,所述叶轮后盖板为圆形且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叶片圆周分布在叶轮后盖板上,其特征是:所述叶轮前盖板与叶片分离;所述叶轮前盖板的内侧边缘与进风口连接,外侧边缘与固定在进风口上的圆筒连接,所述叶轮前盖板、进风口和圆筒构成一内壁为平滑曲面且内径自中间向两端逐渐增大的空心圆柱;所述空心圆柱的内壁与外壁之间为空腔;所述空心圆柱与气流接触的表面上开有通孔,穿孔率≥20%,通孔的孔径≥4mm,所述空腔内填充消声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声高速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圆柱与气流接触的表面的材料为厚度小于1mm的金属板;所述通孔在空心圆柱与气流接触的表面上均匀分布;所述穿孔率为20~30%;所述通孔的孔径为4~8mm;所述消声材料为玻璃棉;所述叶片为圆弧型或机翼型;所述叶轮前盖板与叶片相对的两个面之间的距离≤1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声高速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前盖板与叶片相对的面上设有环绕叶片的环状凸起;所述环状凸起沿轴向与叶片的间距为0mm,所述环状凸起沿径向与叶片的间距为1~2mm;所述环状凸起、叶轮前盖板、进风口和圆筒一体铸造成型或用铁板焊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声高速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与叶轮前盖板相对的面上固定有加强环,所述加强环的外侧边缘与叶片的外侧边缘相交,其中,外侧边缘是指距离电机输出轴的中心轴线距离最远的边缘。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消声高速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环为片状结构,所述加强环的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志彬陈招锋程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瑞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