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铝合金铝锭打捆包装带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3175 阅读:2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稀土铝合金铝锭打捆包装带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合金元素的重量百分比配制成:    锌含量为:5-9%、镁含量为:0.5-2.0%、稀土含量为:0.05-0.2%、钛含量为:0.1-0.2%、锆含量为:0.2-0.5%、铬含量为:0.2-0.3%、锰含量为:0.1-0.4%、硅与铁的含量分别为≯0.3%;    制作方法如下:     将锌以5-9%、镁以0.5-2.0%、锆以0.2-0.5%、铬以0.2-0.3%、锰以0.1-0.4%加入熔炼炉熔炼,硅与铁的含量分别为≯0.3%,然后再加入稀土0.05-0.2%与钛0.1-0.2%进行晶粒细化;    按上述合金元素的重量百分比配比,与AOO级工业原铝进行合金熔炼,熔炼合格后,经过精炼和静置,用ψ100mm结晶器,通过热顶铸造法铸成圆棒,经锯切后,在400-450℃温度下进行均匀化处理之后,用铝材挤压机挤成包装带,经过T↓[6]人工时效处理后,即生产出合格的铝合金包装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合金熔炼热处理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世界上铝锭打捆包装绝大部分采用GB4173-84标准中的镀锌钢带(组别III),其抗拉强度≥490N/mm2,伸长率≮%,截面尺寸为25-40mm×0.7-1.1mm,其生产工艺为将购进的大宽度钢带卷剪裁成所需宽度,经过镀锌、整形矫直、绕卷成为成品。但存在下述不足(1)采用钢带打捆虽然强度高、弹性模量大,但因其延伸率较低、材质粘度小、韧性差,故在承受冲击载荷的情况下(如铝锭捆从高处翻倒、锐物撞击钢带等),钢带易断裂,造成散捆,给运输带来极大不变;(2)铝锭捆经多次倒运及长途运输后到达用户,钢带已产生永久变形,拆捆后二次利用率较低,只能当成废钢材处理;(3)当采用大型顶装料式熔铝炉时,用户希望将整捆铝锭一次性吊入炉中而不用拆包装带,但钢带因会对铝液造成污染,而无法进行整捆装炉,故必须拆包装逐块加铝锭,从而影响熔炼效率;(4)长期存放或远距离运送铝锭时,钢带易腐蚀断裂,造成散捆,给运输带来不便;(5)钢带为整块带材剪切而成,边部毛刺较多,在打捆操作时,易划伤手指,划破手套;(6)钢带卷重量大,搬运费力,且因易腐蚀,不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利冀树军苏鹏赵亚平翟宝辰于水应海生潘丽虹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轻金属研究所科技开发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