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反光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3115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反光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由反光碳纤维和蚕丝纤维组成,且反光碳纤维与蚕丝纤维呈网状相互编织成功面料基层,所述面料基层的下部设置有透气层,所述反光碳纤维上部设置有蓄光反光膜,且蓄光反光膜上部设置有反光胶层,所述反光胶层的内部均匀的分布有反光颗粒,且反光颗粒的周围设置有漫射孔,所述漫射孔均匀分布在反光胶层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反光碳纤维和蚕丝纤维编织成,弹性效果好、耐磨性好,且透气吸汗穿戴舒适,反光碳纤维的表面设置有一层蓄光反光膜在有光源的地方将光源储蓄起来,在没有光源的地方发光,达到黑暗处可反光的效果,从而解决了使用环境有限和弹性效果差、不透气的问题。

A new type of reflective fabric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kind of reflective fabric, which comprises a fabric body, which consists of a reflective carbon fiber and a silkworm fiber, and the reflective carbon fiber is reticulate with silk fiber and weaves a successful fabric base. The bottom of the base of the fabric is provided with a breathable layer,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reflective carbon fiber is provided with a light storage reaction. The reflective film is arranged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light film and the reflective film is evenly distributed inside the reflective film, and the diffuse holes are arranged around the reflective particles, and the diffused holes are evenly distributed in the reflective film. The utility model is woven with reflective carbon fiber and silk fiber, with good elastic effect and good wear resistance, and breathable and sweat-absorbing and wearable. The surface of the reflective carbon fiber is provided with a layer of light storage reflective film to save the light source in the place where the light is light, and to light in the place where there is no light source,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the light in the dark. Thus, the problems of limited use environment, poor elastic effect and airtight are sol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反光面料
本技术涉及纺织品
,具体为一种新型反光面料。
技术介绍
当前在纺织行业中,市场上只是出现单一功能的反光产品,只具备反光功能,在交通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为了维护正常的秩序和交通警察的安全,交通警察在上班期间都穿带有反光材料的衣服,这些衣服上的反光标志和反光带可以有效地警示驾驶员谨慎驾驶提高穿戴者的人身安全美观实用。由此可见,只具备上述单一功能的纺织产品,使用环境有限。但是,现有的反光面料有以下不足:1、现有的反光面料,市场上只是出现单一功能的反光产品,只具备反光功能,只在有外界光源照射的时候才能发光,不具备黑暗处可反光的效果,功能单一,使用环境有限;2、现有的反光面料,采用合成纤维编织成,弹性效果差、不透气,穿戴者长时间穿戴容易导致闷热和身体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反光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反光碳纤维和蚕丝纤维编织成,弹性效果好、耐磨性好,且透气吸汗穿戴舒适,反光碳纤维的表面设置有一层蓄光反光膜在有光源的地方将光源储蓄起来,在没有光源的地方发光,达到黑暗处可反光的效果,从而解决了使用环境有限和弹性效果差、不透气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反光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由反光碳纤维和蚕丝纤维组成,且反光碳纤维与蚕丝纤维呈网状相互编织成功面料基层,所述面料基层的下部设置有透气层,所述反光碳纤维上部设置有蓄光反光膜,且蓄光反光膜上部设置有反光胶层,所述反光胶层的内部均匀的分布有反光颗粒,且反光颗粒的周围设置有漫射孔,所述漫射孔均匀分布在反光胶层中,且反光胶层的上部设置有反光胶层保护膜,所述反光颗粒上表面设置有折射面,且反光颗粒的下表面设置有反光面,所述反光面的表面设置有铝镀层。优选的,所述漫射孔的直径为300-500目,且漫射孔内部真空。优选的,所述反光胶层为透明胶层,且反光胶层的厚度为0.04-0.06mm,所述反光胶层的表面为波浪形。优选的,所述反光胶层保护膜和蓄光反光膜8的厚度为0,01-0.02mm,且蓄光反光膜的下表面有一层反光镀层。优选的,所述反光颗粒呈钻石状,且反光颗粒的底部为球型,所述反光颗粒在反光胶层的内部与反光胶层的表面呈15-30度的倾角,且反光颗粒分布方向各不相同。优选的,所述折射面分为三层,且每层折射面的大小均不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在反光碳纤维的表面设置有一层蓄光反光膜在有光源的地方将光源储蓄起来,在没有光源的地方发光,达到黑暗处可反光的效果,避免了在黑暗中无法使用的问题,扩大了反光面料的使用范围;2、本技术,采用蚕丝纤维编织成,表面平滑均匀,光洁雅致。蚕丝是多孔性蛋白质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散湿性能和含气、透气性能,避免了弹性效果差、不透气造成的闷热和身体不适的问题;3、本技术,反光胶层设置有漫射孔,且反光胶层表面为不浪型,光线照射上去后,产生漫射,光线弥散,光线多次在面料表面反射,增强了反射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反光碳纤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反光碳纤维断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反光颗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面料本体;2-反光碳纤维;3-蚕丝纤维;4-面料基层;5-反光颗粒;6-反光胶层;7-反光胶层保护膜;8-蓄光反光膜;9-透气层;10-折射面;11-铝镀层;12-反光面;13-漫射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型反光面料,包括面料本体1,所述面料本体1由反光碳纤维2和蚕丝纤维3组成,且反光碳纤维2与蚕丝纤维3呈网状相互编织成功面料基层4,提高面料的耐磨性、弹性和透气性,使穿戴者不会不适现象,所述面料基层4的下部设置有透气层9,便于面料的透气,将热量和湿气散发出去,表面闷热和汗水粘身,给穿戴者带来不适,所述反光碳纤维2上部设置有蓄光反光膜8,储蓄光能,便于在黑暗处反光,且蓄光反光膜8上部设置有反光胶层6,便于反光颗粒5和漫射孔13的安装和设置,所述反光胶层6为透明胶层,便于反光,且反光胶层6的厚度为0.04-0.06mm,所述反光胶层6的表面为波浪形,便于对光进行漫射弥散,所述反光胶层6的内部均匀的分布有反光颗粒5,所述反光颗粒5呈钻石状,且反光颗粒5的底部为球型,所述反光颗粒5在反光胶层6的内部与反光胶层6的表面呈15-30度的倾角,且反光颗粒5分布方向各不相同,便于将光反射到各个角度,反光均匀,且反光颗粒5的周围设置有漫射孔13,所述漫射孔13的直径为300-500目,且漫射孔13内部真空,所述漫射孔13均匀分布在反光胶层6中,便于光在孔中漫射,将光的反射时间延长,且反光胶层6的上部设置有反光胶层保护膜7,避免反光胶层6受到磨损,延长使用寿命,所述反光胶层保护膜7和蓄光反光膜8的厚度为0.01-0.02mm,且蓄光反光膜8的下表面有一层反光镀层,便于光的反射,所述反光颗粒5上表面设置有折射面10,所述折射面10分为三层,且每层折射面10的大小均不同,且反光颗粒5的下表面设置有反光面12,所述反光面12的表面设置有铝镀层11,便于光线在反光颗粒5上反射。工作原理:本技术,在有光线处,光线照射在面料本体1的反光碳纤维2上,反光颗粒5将光线反射出去达到反光的目的,蓄光反光膜8在光线照射时存蓄光能,在黑暗处释放光能,从而达到黑暗处可反光的效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反光面料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反光面料,包括面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由反光碳纤维(2)和蚕丝纤维(3)组成,且反光碳纤维(2)与蚕丝纤维(3)呈网状相互编织成面料基层(4),所述面料基层(4)的下部设置有透气层(9),所述反光碳纤维(2)上部设置有蓄光反光膜(8),且蓄光反光膜(8)上部设置有反光胶层(6),所述反光胶层(6)的内部均匀的分布有反光颗粒(5),且反光颗粒(5)的周围设置有漫射孔(13),所述漫射孔(13)均匀分布在反光胶层(6)中,且反光胶层(6)的上部设置有反光胶层保护膜(7),所述反光颗粒(5)上表面设置有折射面(10),且反光颗粒(5)的下表面设置有反光面(12),所述反光面(12)的表面设置有铝镀层(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反光面料,包括面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由反光碳纤维(2)和蚕丝纤维(3)组成,且反光碳纤维(2)与蚕丝纤维(3)呈网状相互编织成面料基层(4),所述面料基层(4)的下部设置有透气层(9),所述反光碳纤维(2)上部设置有蓄光反光膜(8),且蓄光反光膜(8)上部设置有反光胶层(6),所述反光胶层(6)的内部均匀的分布有反光颗粒(5),且反光颗粒(5)的周围设置有漫射孔(13),所述漫射孔(13)均匀分布在反光胶层(6)中,且反光胶层(6)的上部设置有反光胶层保护膜(7),所述反光颗粒(5)上表面设置有折射面(10),且反光颗粒(5)的下表面设置有反光面(12),所述反光面(12)的表面设置有铝镀层(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反光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漫射孔(13)的直径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璟菲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