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及其治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93073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包括:搅拌装置、输送管和植物浮岛,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水底,所述输送管一端位于水底,另一端位于水面上方,所述植物浮岛悬浮于水面上;所述搅拌装置上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输送管用于向水底输送菌液。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方法,包括步骤;水质检测;配制菌液;污水混合净化;植物净化。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及其治理方法,采用微生物菌液和植物双重作用,有针对性的治理河流水体污染,污染治理干净彻底。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based on microorganism sediment mixing and its treatment meth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based on a mixture of microbial sediment and sediment, which comprises a mixing device, a conveying pipe and a plant floating island. The mixing device is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water, one end of the conveying pipe is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water, the other end is above the water surface, and the plant floating island is suspended on the water surface; the mixing device is installed on the water surface. The conveying pipe is used for conveying bacteria solution to the bottom of water.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 sewage treatment method based on the mixed sediment of microorganism, including the steps, the water quality detection, the preparation of the bacteria liquid, the sewage mixed purification and the plant purification. The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and the treatment method based on the mixture of microbial sediment and sediment are used in the invention to treat the river water pollution with the effect of microbial liquid and plant, and the pollution control is clean and thorou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及其治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及其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黑臭河道是我国面临的重要水环境问题。由于我国河流污染问题的复杂性,造成河流水体黑臭的原因也呈现多元化。从而使得我国河流污染的治理,尤其是黑臭水体的治理困难,河流水体污染难以达到彻底清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及其治理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采用微生物菌液和植物双重作用,有针对性的治理河流水体污染,污染治理干净彻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包括:搅拌装置、输送管和植物浮岛,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水底,所述输送管一端位于水底,另一端位于水面上方,所述植物浮岛悬浮于水面上;所述搅拌装置上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输送管用于向水底输送菌液。所述菌液为人工配制的微生物菌液,可以有效分解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还包括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环绕于所述搅拌装置外侧,所述曝气管连接有控制机箱。曝气管的曝气作用可以使得水体中的污染物与菌液充分反应。分解更彻底。可选的,所述搅拌装置为六边形结构,且其顶部连接有悬浮块,所述悬浮块能够在水中上下运动。悬浮块可以根据具体水体环境,上下浮动,调整搅拌装置在水中的位置和高度。可选的,所述搅拌叶片等间距的排列于所述搅拌装置的侧壁上,所述搅拌叶片上铰接有刮片。刮片可以在搅拌叶片上转动,从而增加与水体的接触面积,搅拌更彻底。可选的,所述搅拌装置的侧壁上等间距的安装有三个所述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的末端安装有倾斜设置的尾板。尾板与搅拌叶片成一定角度设置,进一步增加了与水体的接触面积。可选的,所述植物浮岛包括网状基板,所述网状基板连接有浮力球,所述浮力球位于水面上;所述网状基板上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水生植物的根系可以有效吸附并清理水中部分污染物。可选的,所述水生植物为凤尾草。可选的,所述网状基板和所述浮力球之间通过柔性线连接,所述柔性线长度能够调节。从而可以根据水生植物的生长状态调整柔性线的长度,进而改变水生植物在水体中的位置。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的治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水质检测;检测水体中污染物指标含量;(2)配制菌液;依据检测指标含量进行菌液的菌剂调配;(3)污水混合净化;利用搅拌装置将河流中底泥与水充分混合,同时向水中输送菌液,使菌液与底泥充分混合,并进行曝气;(4)植物净化;水中做植物浮岛,使水生植物在底泥上面进行水体净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及其治理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的菌液为人工配制的微生物菌液,可以有效分解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曝气管的曝气作用可以使得水体中的污染物与菌液充分反应。分解更彻底。尾板与搅拌叶片成一定角度设置,进一步增加了与水体的接触面积。所述水生植物的根系可以有效吸附并清理水中部分污染物。根据水生植物的生长状态调整柔性线的长度,进而改变水生植物在水体中的位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的搅拌装置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的搅拌装置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的搅拌装置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为污染水体、2为底泥、3为搅拌装置、4为曝气管、5为输送管、6为植物浮岛、7为控制机箱、8为阀门、9为悬浮块、10为搅拌叶片、11为刮片、12为尾板、13为网状基板、14为浮力球、15为水生植物、16为柔性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及其治理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采用微生物菌液和植物双重作用,有针对性的治理河流水体污染,污染治理干净彻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包括:搅拌装置、输送管和植物浮岛,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水底,所述输送管一端位于水底,另一端位于水面上方,所述植物浮岛悬浮于水面上;所述搅拌装置上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输送管用于向水底输送菌液。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的治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水质检测;检测水体中污染物指标含量;(2)配制菌液;依据检测指标含量进行菌液的菌剂调配;(3)污水混合净化;利用搅拌装置将河流中底泥与水充分混合,同时向水中输送菌液,使菌液与底泥充分混合,并进行曝气;(4)植物净化;水中做植物浮岛,使水生植物在底泥上面进行水体净化。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如图1-图4所示,该系统设置于污水水体1和底泥2之间,包括搅拌装置3、曝气管4、输送管5和植物浮岛6,所述搅拌装置3设置在污水水体1的水底,所述输送管5一端位于水底,另一端位于污水水体1的水面上方,所述植物浮岛6悬浮于水面上;所述搅拌装置3上安装有搅拌叶片4;所述输送管5用于向水底输送菌液。所述菌液为人工配制的微生物菌液,可以有效分解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曝气管4环绕于所述搅拌装置3外侧,所述曝气管4连接有控制机箱7。曝气管4上设置有阀门8,打开阀门8,通过控制机箱7调控曝气管4的曝气量;曝气管4的曝气作用可以使得污水水体1中的污染物与菌液充分反应,分解更彻底。所述搅拌装置3为六边形结构,且其顶部连接有悬浮块9,所述悬浮块9能够在水中上下运动。悬浮块9可以根据具体水体环境,上下浮动,调整搅拌装置3在水中的位置和高度。所述搅拌装置3的侧壁上等间距的安装有三个搅拌叶片10,所述搅拌叶片10上铰接有两个刮片11。刮片11可以在搅拌叶片10上转动,从而增加与污水水体1的接触面积,搅拌更彻底。所述搅拌叶片10的末端安装有倾斜设置的尾板12。尾板12与搅拌叶片10成一定角度设置,进一步增加了与水体的接触面积。所述植物浮岛6包括网状基板13,所述网状基板13连接有浮力球14,所述浮力球14位于水面上;所述网状基板13上种植有水生植物15。所述水生植物15为凤尾草,所述凤尾草的根系可以有效吸附并清理水中部分污染物。所述网状基板13和所述浮力球14之间通过柔性线16连接,所述柔性线16长度能够调节。从而可以根据水生植物15的生长状态调整柔性线16的长度,进而改变水生植物15在污染水体1中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及其治理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装置、输送管和植物浮岛,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水底,所述输送管一端位于水底,另一端位于水面上方,所述植物浮岛悬浮于水面上;所述搅拌装置上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输送管用于向水底输送菌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装置、输送管和植物浮岛,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水底,所述输送管一端位于水底,另一端位于水面上方,所述植物浮岛悬浮于水面上;所述搅拌装置上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输送管用于向水底输送菌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环绕于所述搅拌装置外侧,所述曝气管连接有控制机箱。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为六边形结构,且其顶部连接有悬浮块,所述悬浮块能够在水中上下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等间距的排列于所述搅拌装置的侧壁上,所述搅拌叶片上铰接有刮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的侧壁上等间距的安装有三个所述搅拌叶片,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进宝周毅民郑荣伟柳冰林涂风帆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宁波市鄞州理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