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猴车乘人间距自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29328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1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猴车乘人间距自动控制装置,安装在猴车机头乘人滑道的出绳端,包括:PLC控制器、动力单元和档杆;PLC控制器通过双线圈的二位五通阀控制动力单元的升降,动力单元连接档杆;乘人滑道的出绳端固定设有检测单元,检测单元连接PLC控制器;PLC控制器还连接提示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取得了确保猴车乘坐间距的控制,减轻猴车司机的劳动强度的效果,使得猴车司机便于维护现场的乘坐秩序,从而保证了猴车的平稳运行。

An automatic control device for riding distance between monkey car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utomatic control device for the riding distance of a monkey car, which is installed at the end of the rope of a human slideway on the head of a monkey car, including the PLC controller, the power unit and the gear rod; the PLC controller controls the lifting of the power unit through the two bit five pass valve of the double coil ring, the power unit connects the gear rod, and the rope end of the passenger slideway is fixed with the inspection. The detection un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PLC controller, and the PLC controll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prompting unit. The invention ensures the control of the ride distance of the monkey car, reduces the effect of the labor intensity of the driver of the monkey car, makes the driver of the monkey car easy to maintain the order of the ride on the spot, so as to ensure the smooth operation of the monkey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猴车乘人间距自动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猴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猴车乘人间距自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延伸、煤炭开采工作量增大、开采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国家对职工职业健康水平的重视,斜巷机械运送人员越来越受到重视。架空乘人装置以其适应各种复杂条件、运输方式简单、安装简易、性价比高等优点,近年来广泛地应用于井下的辅助运输工作中。安装猴车的巷道大多不可能是一个坡度,而是高低起伏,存在多个变坡点,在实际安装过程中,会在各种变坡点安装托轮和压轮来调节钢丝绳的走向,使其适应巷道条件的变化。猴车乘人间距的控制一般要求为10米,这样可以保证猴车的平稳运行,不至于掉绳。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人员的乘坐间距很难得到有效的控制,一是上下班时间人员集中,单纯的依赖人工控制放行装置,间距不均匀,距离较近时易掉绳,距离较远,降低了运送人员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人员乘坐猴车过程中乘坐间距难以控制带来的安全隐患及能源浪费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猴车乘人间距自动控制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给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猴车乘人间距自动控制装置,安装在猴车机头乘人滑道的出绳端,其特征在于,包括:PLC控制器、动力单元和档杆;PLC控制器通过双线圈的二位五通阀控制动力单元的升降,动力单元连接档杆;乘人滑道的出绳端固定设有检测单元,检测单元连接PLC控制器;PLC控制器还连接提示单元。进一步的,动力单元为为气压缸。由井下的压风管提供0.6Mpa的压风。进一步的,检测单元为跑偏开关。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有无猴车座椅通过,检测单元设置在乘人滑道前方,安装于托绳轮的梁上。当有座椅通过,碰到跑偏开关触杆,跑偏开关动作,座椅通过后跑偏开关复位。进一步的,提示单元为语言声光信号箱。当乘人进入上车点触动乘人间距的“起点”跑偏开关时,语音声光信号箱连续三次发出“正在放行,注意安全”的语音报警声;达到PLC设定的时间,语音声光信号箱发出“可以放行,注意安全”的提示,这时档杆打开,猴车座椅在滑道上靠坡度自遛进入了猴车钢丝绳。进一步的,PLC控制器和二位五通阀安装在控制箱中,控制箱设置在躲避硐中。在猴车的机头、机尾都设置有躲避硐,从猴车道压风管上的φ16分支引出一根高压气管至躲避硐的控制箱上,控制箱内设有二位五通电磁阀和控制按钮,当需要人工控制猴车放行装置时就人为按动按钮。进一步的,二位五通阀与动力单元之间通过控制回路连接,控制回路包括:中间继电器J1、二位五通阀的线圈V1、V2以及启动开关KQ、电源开关S1、跑偏开关Ka;跑偏开关KQ与J1的常闭开关、线圈V1依次连接;跑偏开关KQ与J1的常开开关、线圈V2依次连接;跑偏开关Ka连接J1的线圈;电源开关S1分别连接KQ与Ka。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猴车乘人间距自动控制装置,能改过PLC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升降气缸,实现档杆的起降,达到自动控制猴车放行间距的目的,使得猴车乘人间距更加规范和标准,减少了因不规范乘车造成的掉绳、频繁停车等情况对猴车各零部件的磨损,降低了材料消耗,延长了猴车使用寿命。此外,本专利技术方法原理可靠,步骤简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猴车乘人间距自动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PLC控制器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控制回路原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跑偏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PLC控制器,2-动力单元,3-档杆,4-二位五通阀,5-检测单元,6-提示单元。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猴车乘人间距自动控制装置,该装置安装在猴车机头乘人滑道的出绳端,包括:PLC控制器1、动力单元2和档杆3;PLC控制器1通过双线圈的二位五通阀4控制动力单元2的升降,动力单元2连接档杆3;乘人滑道的出绳端固定设有检测单元5,检测单元5连接PLC控制器1;PLC控制器1还连接提示单元6。在本实施例中,动力单元2为气压缸,由井下的压风管提供0.6Mpa的压风。在本实施例中,检测单元5为如图4所示的跑偏开关。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有无猴车座椅通过,检测单元设置在乘人滑道前方,安装于托绳轮的梁上。当有座椅通过,碰到跑偏开关触杆,跑偏开关动作,座椅通过后跑偏开关复位。在本实施例中,提示单元6为语言声光信号箱。当乘人进入上车点触动乘人间距的“起点”跑偏开关时,语音声光信号箱连续三次发出“正在放行,注意安全”的语音报警声;达到PLC设定的时间,语音声光信号箱发出“可以放行,注意安全”的提示,这时档杆打开,猴车座椅在滑道上靠坡度自遛进入了猴车钢丝绳。在本实施例中,PLC控制器1和二位五通阀4安装在控制箱中,控制箱设置在躲避硐中。在猴车的机头、机尾都设置有躲避硐,从猴车道压风管上的φ16分支引出一根高压气管至躲避硐的控制箱上,控制箱内设有二位五通电磁阀和控制按钮,当需要人工控制猴车放行装置时就人为按动按钮。在本实施例中,二位五通阀4与动力单元2之间通过控制回路连接,控制回路包括:中间继电器J1、二位五通阀4的线圈V1、V2以及启动开关KQ、电源开关S1、跑偏开关Ka;跑偏开关KQ与J1的常闭开关、线圈V1依次连接;跑偏开关KQ与J1的常开开关、线圈V2依次连接;跑偏开关Ka连接J1的线圈;电源开关S1分别连接KQ与Ka。在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猴车乘人间距自动控制装置时,首先设置自动放行的时间间隔t,该数据由猴车PLC控制器1通过计算猴车的运行速度与时间来得出,时间间隔t可从PLC程序里进行设定。如:猴车乘坐间距要求为12m,候车运行速度为1.2m/s,则时间间隔t=12/1.2=10s。设置结束后,放行装置开始运行,猴车座椅开始放行,触发检测单元5,即跑偏开关,跑偏开关动作,PLC控制器1开始计时,同时通过电磁阀控制气缸降下,档杆3落下,放行装置关闭;PLC控制器1将工作信号发送给提示单元6,即语言声光信号箱,接到信号后其发出“正在放行,注意安全”的语音警告声;时间间隔t到时后,放行猴车已到达安全距离,下一位乘人可以安全通过,PLC控制器1使语言声光信号箱发出“可以放行,注意安全”的语音警告声;PLC控制器1通过电磁阀控制气缸升起,档杆3提起,放行装置打开。如图3所示,当乘坐人员A通过检测单元5处,触发跑偏开关Ka闭合,继电器J1线圈得电,J1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线圈V1失电,V2得电,气缸下降,档杆3落下,限制乘坐人员B通过;当到达时间间隔t后,PLC控制器1控制跑偏开关Ka断开,J1线圈失电,J1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线圈V1得电,V2失电,气缸升起,档杆3打开,乘坐人员B可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在投入使用以来,取得了确保猴车乘坐间距的控制,减轻猴车司机的劳动强度的效果,使得猴车司机便于维护现场的乘坐秩序,从而保证了猴车的平稳运行。与以往人工控制猴车座椅放行的方式相比较,本方案使得猴车乘人间距更加规范和标准,减少了因不规范乘车造成的掉绳、频繁停车等情况对猴车各零部件的磨损,降低了材料消耗,经统计,猴车停机率降低了约30%,延长了猴车使用寿命。此外,本方案投入成本低,收效明显。仅需在每部猴车的机头和机尾各安装猴车乘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猴车乘人间距自动控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猴车乘人间距自动控制装置,安装在猴车机头乘人滑道的出绳端,其特征在于,包括:PLC控制器、动力单元和档杆;PLC控制器通过双线圈的二位五通阀控制动力单元的升降,动力单元连接档杆;乘人滑道的出绳端固定设有检测单元,检测单元连接PLC控制器;PLC控制器还连接提示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猴车乘人间距自动控制装置,安装在猴车机头乘人滑道的出绳端,其特征在于,包括:PLC控制器、动力单元和档杆;PLC控制器通过双线圈的二位五通阀控制动力单元的升降,动力单元连接档杆;乘人滑道的出绳端固定设有检测单元,检测单元连接PLC控制器;PLC控制器还连接提示单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猴车乘人间距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单元为气压缸。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猴车乘人间距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单元为跑偏开关。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猴车乘人间距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提示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存禄孙世民高敬东范吉宏孙富兴李国辉王传庆杨尊胜孙林管彦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东山新驿煤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