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干燥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2571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干燥室,应用于汽车减震中的气体干燥室,包括第一干燥室和第二干燥室,两者三处联通,形成组合干燥室,具体为内部的内胆联通,共同出气,形成气囊进气联通,内胆与干燥室内壁之间形成的腔室联通,共同出气,形成气囊出气联通,第一排气管路和第二排气管路的调节性联通,形成启动调节联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气体的双向流动,从而实现对空气弹簧气囊的进气和出气,并且能够在空气弹簧气囊中气体排出时,反向带走干燥剂中吸收的水分,提高干燥剂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干燥室的使用寿命,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干燥室设计,且单个干燥室内胆中,干燥剂载量大,在使用过程中干燥剂的保存率高,干燥效率高。

A combined drying chamb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mbined drying chamber, which is applied to a gas drying chamber in a car shock absorption, including a first drying room and second drying rooms, which are connected in three places to form a combined drying room, which is specifically a internal internal bladder connection, together out of air, forming a cavity formed between the air bag intake, and the inner wall between the inner and the dry interior walls. The air outlet is communicated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air bag is discharged to connect with the air, and the first exhaust pipe and the second exhaust pipeline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o form a starting regulation link.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the two-way flow of gas so as to realize the air intake and outgassing of the air spring air bag, and when the gas is discharged in the air spring air bag, the moisture absorbed by the drier is taken away in reverse, a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desiccant is improved, thu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drying chamber is improved, and the utility model is improved. A double drying chamber is designed, and a single dryer chamber has a large load of desiccant. The desiccant has high preservation rate and high drying efficiency during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干燥室
本技术涉及空气干燥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干燥室。
技术介绍
高压干燥的气体是汽车空气弹簧减震系统中气囊需要的气体,而高压的气体是通过曲轴空气本或者空气压缩机来完成,但是干燥的气体则需要通过干燥室来完成。传统的干燥室为整体设计,且为单向、单干燥室设计,这种干燥室在进行气体干燥时效率低,其气体流向固定,仅能从干燥室的一端进入,一端流出,并不适用于空气弹簧工作过程中的进气出气,而且传统的干燥室干燥剂吸收水分多了之后会堵住气体流进的孔隙,但是干燥室无法运作,然而适用于空气弹簧的干燥室多为固定在车体内部,故而延长干燥室的使用寿命也是一项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弊端,提供一种组合干燥室,应用于汽车减震中的气体干燥室,能够实现气体的双向流动,从而实现对空气弹簧气囊的进气和出气,并且能够在空气弹簧气囊中气体排出时,反向带走干燥剂中吸收的水分,提高干燥剂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干燥室的使用寿命,并且本技术采用双干燥室设计,且单个干燥室内胆中,干燥剂载量大,在使用过程中干燥剂的保存率高,干燥效率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干燥室,应用于汽车减震中的气体干燥室,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干燥室1和第二干燥室2;第一干燥室1包括内部的第一内胆11、第一连接管路12和第一排气管路13,第一内胆11具体位于内部下侧,且其与第一干燥室1内壁之间存在第一腔室,第一内胆11上端与第一连接管路12一端联通,第一连接管路12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干燥室1上部的第一连接口17上,且第一连接管路12水平方向上还与第一排气管路13联通;第二干燥室2包括内部的第二内胆21、第二连接管路和第二排气管路23,第二内胆21具体位于内部下侧,且其与第二干燥室2内壁之间存在第二腔室,第二排气管路23与第二腔室联通,第二内胆21与第二干燥室2上部的第二连接口25联通,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口25与第一连接口17联通;第一腔室与第一干燥室1上部的第一贯通口18管路联通,第二腔室与第二干燥室2上部的第二贯通口28管路联通,第一贯通口18与第二贯通口28之间管路连接;第一干燥室1和第二干燥室2之间因为第二内胆21与第二干燥室2上部的第二连接口25联通,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口25与第一连接口17联通,而第一连接管路12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干燥室1上部的第一连接口17上,且第一连接管路12水平方向上还与第一排气管路13联通;故两个内胆内的干燥气体均可通过第一排气管路13排出进入气囊;又因为第一贯通口18与第二贯通口28之间管路连接,第二排气管路23与第二腔室联通,故气囊内的气体可以反向穿过两个内胆,到达两个腔室内,并经第二排气管路23排出;进一步地,第一干燥室1内还包括供气管路14和电磁阀15,供气管路14一端与第一排气管路13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干燥室1上部的供气出口16联通,而电磁阀15设在供气管路14与第一排气管路13连接处;更进一步地,第二干燥室2内还包括压力活塞阀24,压力活塞阀24作用在第二排气管路23上,且压力活塞阀24与第二干燥室2上部的进气口26管路联通,而进气口26与供气出口16管路连接;压力活塞阀24使得第二排气管路23是常闭的,而电磁阀15则使得干燥的高压气体有了另外一个去向,即去打开压力活塞阀24;更进一步地,第一排气管路13末端在第一干燥室1侧壁连接有第一排气口19,第二排气管路23末端在第二干燥室2侧壁连接有第二排气口27,第一排气口19后端具体与气囊连接,而第二排气口27则使得气体直接排入大气,即两者一个为工作进气口,一个为工作出气口;更进一步地,第一内胆11和第二内胆21内部均设有干燥剂隔板,用于保存干燥剂而不发生泄露;更进一步地,第一排气口19处设有电子元件,实时监测气囊内气压,从而控制电磁阀15是否开启,从而控制气囊的进气和出气过程。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在使用期间,内胆与干燥室壳体内壁之间存在腔室,而气囊内的气体反向穿过干燥室,进入腔室从而排出,而电子元件、电磁阀15和压力活塞阀24三者共同作用,实现的气囊的自动进出气,并且本组合干燥室能够在空气弹簧气囊中气体排出时,反向带走干燥剂中吸收的水分,提高干燥剂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干燥室的使用寿命,并且本技术采用双干燥室设计,且单个干燥室内胆中,干燥剂载量大,在使用过程中干燥剂的保存率高,干燥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干燥室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干燥室俯视图;图4是图2中A-A截面示意图;图5是图2中B-B截面示意图;图6是图3中A-A截面示意图。其中:1、第一干燥室;2、第二干燥室;11、第一内胆;12、第一连接管路;13、第一排气管路;14、供气管路;15、电磁阀;16、供气出口;17、第一连接口;18、第一贯通口;19、第一排气口;21、第二内胆;23、第二排气管路;24、压力活塞阀;25、第二连接口;26、进气口;27、第二排气口;28、第二贯通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一种组合干燥室,如图1~6所示,包括三个联通处,第一干燥室1内部下侧的第一内胆11上部与第一连接管路12一端联通,第一连接管路12另一端与第一干燥壳体1上部的第一连接口17联通,而第一连接口17通过管道与第二干燥室2上部的第二连接口25联通,第二连接口25与第二干燥室2内部下侧的第二内胆21管路联通,此为第一联通处,具体为气囊进气联通。第一内胆11与第一干燥室1之间存在第一腔室,同理,第二内胆21与第二干燥室2之间存在第二腔室,而第一干燥室1上部有第一贯通口18与第一腔室管路连接,第二干燥室2上部有第二贯通口28与第二腔室管路连接,且第一贯通口18与第二贯通口28两者管路连接,此为第二联通处,具体为气囊排气联通。供气管路14一端与第一排气管路13联通;而在其连通处设有电磁阀15,供气管路14另一端与第一干燥室1上部的第一排口19联通,而第一排气口19与第二干燥室2上的进气口26联通,进气口26与压力活塞阀24联通,而压力活塞阀24作用在第二排气管路23上,第二排气管路23具体与第二腔室联通,此为第三联通处,具体为气动调节联通。上文中,第一排气管路13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管路12,另一端连接在第一排气口19上,而第一排气口19与气囊连接,使得内胆干燥的气体进入气囊,第二排气管路23一端与第二腔室联通,另一端与第二排气口27联通,,第二排气口27直接与大气接触,能够将干燥室内的气体排出,从而将气囊内的气体排出。压力活塞阀24使得第二排气管路23是常闭的,而电磁阀15则使得干燥的高压气体有了另外一个去向,即去打开压力活塞阀24;优选的,第一内胆11和第二内胆21内部均设有干燥剂隔板,用于保存干燥剂而不发生泄露;为实时控制气囊的进气和出气,在第一排气口19处设有电子元件,实时监测气囊内气压,从而控制电磁阀15是否开启,达到控制气囊的进气和出气过程的目的。本技术工作原理和使用过程如下:气囊进气:电子元件实时监测气囊压力,压力过低,则电磁阀15关闭,则气体不能通过气动调节联通打压力活塞阀24,则高压潮湿气体穿过第一内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组合干燥室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干燥室,应用于汽车减震中的气体干燥室,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干燥室(1)和第二干燥室(2);所述第一干燥室(1)包括内部的第一内胆(11)、第一连接管路(12)和第一排气管路(13),所述第一内胆(11)具体位于内部下侧,且其与所述第一干燥室(1)内壁之间存在第一腔室,所述第一内胆(11)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路(12)一端联通,所述第一连接管路(12)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干燥室(1)上部的第一连接口(17)上,且所述第一连接管路(12)水平方向上还与所述第一排气管路(13)联通;所述第二干燥室(2)包括内部的第二内胆(21)、第二连接管路和第二排气管路(23),所述第二内胆(21)具体位于内部下侧,且其与所述第二干燥室(2)内壁之间存在第二腔室,所述第二排气管路(23)与所述第二腔室联通,所述第二内胆(21)与第二干燥室(2)上部的第二连接口(25)联通,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口(25)与所述第一连接口(17)联通;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一干燥室(1)上部的第一贯通口(18)管路联通,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二干燥室(2)上部的第二贯通口(28)管路联通,所述第一贯通口(18)与所述第二贯通口(28)之间管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干燥室,应用于汽车减震中的气体干燥室,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干燥室(1)和第二干燥室(2);所述第一干燥室(1)包括内部的第一内胆(11)、第一连接管路(12)和第一排气管路(13),所述第一内胆(11)具体位于内部下侧,且其与所述第一干燥室(1)内壁之间存在第一腔室,所述第一内胆(11)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路(12)一端联通,所述第一连接管路(12)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干燥室(1)上部的第一连接口(17)上,且所述第一连接管路(12)水平方向上还与所述第一排气管路(13)联通;所述第二干燥室(2)包括内部的第二内胆(21)、第二连接管路和第二排气管路(23),所述第二内胆(21)具体位于内部下侧,且其与所述第二干燥室(2)内壁之间存在第二腔室,所述第二排气管路(23)与所述第二腔室联通,所述第二内胆(21)与第二干燥室(2)上部的第二连接口(25)联通,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口(25)与所述第一连接口(17)联通;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一干燥室(1)上部的第一贯通口(18)管路联通,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二干燥室(2)上部的第二贯通口(28)管路联通,所述第一贯通口(18)与所述第二贯通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志强曹宇轩
申请(专利权)人:上乘精密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