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海江专利>正文

一种与鱼竿支竿架相配合使用的竿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22858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与鱼竿支竿架相配合使用的竿止,该竿止为螺旋形结构,所述竿止的一端垂直向下延伸出挡板部,所述挡板部与支竿架的支撑部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竿止,其为螺旋形结构,在向越来越粗的鱼竿后端套入时,相比传统的O型圈结构,更加方便通过旋转的方式向鱼竿后端套入,而且与鱼竿配合更加牢固稳定。同时,该竿止上延伸有挡板部,利用挡板部与支竿架的支撑部可拆卸连接,提高竿止与支竿架配合的牢固性,能够有效防止鱼竿前倾翻入水中。

A rod that is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a fishing rod suppor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rod stop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a fishing rod support. The pole is a spiral structure, and one end of the pole is vertically extended out of the baffle part, and the baffle part is detachably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part of the support pole. The rod stop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a spiral structure, which is more convenient for the rear end of the fishing rod than the traditional O type ring structure when it is put into the back end of the thicker fishing rod, and is more stable and stable with the fishing rod. At the same time, the rod ends and extends with the baffle part, which can be detachably connected by the baffle part and the support part of the pole frame to improve the firmness of the pole stop and the support of the support pole, and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rod from turning into the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与鱼竿支竿架相配合使用的竿止
本技术涉及竿止
,具体是涉及一种与鱼竿支竿架相配合使用的竿止。
技术介绍
竿止是一种套在鱼竿竿把后端、与支竿架配合使用、防止在垂钓过程中被鱼吞钩拉线将竿拖去的渔具辅助用品。如图1所示,现有的支竿架1为Y型结构且包括位于上部的U型限位部11、位于下部的支撑部12。现有的竿止都是O型圈结构,套在鱼竿竿把后端,将鱼竿置于支竿架上且竿止置于支竿架后端,利用支竿架的U型限位部限制竿止前移即可用于防止一般情况下鱼竿被拖走的情况。但是,现有的竿止存在不足之处,比如:鱼竿伸长、在鱼吞钩拉线时会使鱼竿前重后轻,可能会导致鱼竿前倾落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与鱼竿支竿架相配合使用的竿止,能够与鱼竿配合更加牢固,而且能够与支竿架配合有效防止鱼竿前倾翻入水中。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与鱼竿支竿架相配合使用的竿止,该竿止为螺旋形结构,所述竿止的一端垂直向下延伸出一挡板部,所述挡板部与支竿架的支撑部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挡板部与支竿架的支撑部之间通过磁性吸附固定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挡板部对应支竿架的侧面上固定有磁性层,所述支撑部对应挡板部的位置处嵌入有与磁性层相吸附的铁质层。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挡板部对应支竿架的侧面上固定有与支竿架的支撑部相对应的U型弹性卡夹,所述挡板部通过弹性卡夹卡在支竿架的支撑部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竿止,其为螺旋形结构,在向越来越粗的鱼竿后端套入时,相比传统的O型圈结构,更加方便通过旋转的方式向鱼竿后端套入,而且与鱼竿配合更加牢固稳定。同时,该竿止上延伸有挡板部,利用挡板部与支竿架的支撑部可拆卸连接,提高竿止与支竿架配合的牢固性,能够有效防止鱼竿前倾翻入水中。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现有支竿架的后视角度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中竿止的正视角度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中竿止的俯视角度示意图;图4为与实施例一中竿止相配合的改进后的支竿架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一中竿止与改进后的支竿架配合的后视角度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二中竿止的正视角度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二中竿止的俯视角度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二中竿止与现有支竿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为:1-支竿架,11-U型限位部,12-支撑部,121-铁质层,2-竿止,3-挡板部,31-磁性层,4-弹性卡夹。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一:参照图2至图5可知,一种与鱼竿支竿架相配合使用的竿止,该竿止2为螺旋形结构,所述竿止2的一端垂直向下延伸出一挡板部3,所述挡板部3与支竿架1的支撑部12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关于挡板部3与支竿架1的支撑部12两者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关系采用:所述挡板部3与支竿架1之间通过磁性吸附固定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具体是:所述挡板部3对应支竿架的侧面上固定有磁性层31,所述支撑部12对应挡板部的位置处嵌入有与磁性层31相吸附的铁质层121。利用磁性吸附固定的方式,即能够有效提高挡板部3与支撑部1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也方便两者连接或拆分,使用方便。本技术提供的竿止2,其为螺旋形结构,在向越来越粗的鱼竿后端套入时,相比传统的O型圈结构,更加方便通过旋转的方式向鱼竿后端套入,而且与鱼竿配合更加牢固稳定。同时,该竿止2不仅能够与支竿架的U型限位部11配合,利用U型限位部11限制竿止2前移,而且能够利用挡板部3与支竿架1的支撑部12磁性吸附关系,提高竿止2与支竿架1配合的牢固性,能够有效防止鱼竿前倾翻入水中。实施例二:参照图6至图8,参照图2至图5可知,一种与鱼竿支竿架相配合使用的竿止,该竿止2为螺旋形结构,所述竿止2的一端垂直向下延伸出一挡板部3,所述挡板部3与支竿架1的支撑部12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关于挡板部3与支竿架1的支撑部12两者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关系采用:所述挡板部3对应支竿架的侧面上固定有与支竿架1的支撑部12相对应的U型弹性卡夹4,所述挡板部3通过弹性卡夹4卡在支竿架1的支撑部12上。利用卡接方式,即能够有效提高挡板部3与支撑部1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也方便两者连接或拆分,方便拆分则方便拿起鱼竿。本技术提供的竿止,其为螺旋形结构,在向越来越粗的鱼竿后端套入时,相比传统的O型圈结构,更加方便通过旋转的方式向鱼竿后端套入,而且与鱼竿配合更加牢固稳定。同时,该竿止2不仅能够与支竿架1的U型限位部11配合,利用U型限位部11限制竿止2前移,而且能够利用弹性卡夹4与支撑部12卡接关系,提高竿止2与支竿架1配合的牢固性,能够有效防止鱼竿前倾翻入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与鱼竿支竿架相配合使用的竿止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与鱼竿支竿架相配合使用的竿止,其特征在于:该竿止为螺旋形结构,所述竿止的一端垂直向下延伸出一挡板部,所述挡板部与支竿架的支撑部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鱼竿支竿架相配合使用的竿止,其特征在于:该竿止为螺旋形结构,所述竿止的一端垂直向下延伸出一挡板部,所述挡板部与支竿架的支撑部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鱼竿支竿架相配合使用的竿止,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部与支竿架的支撑部之间通过磁性吸附固定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与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江
申请(专利权)人:刘海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