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栽幼苗的穴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22144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09:13
一种便于移栽幼苗的穴盘,包括培育装置,所述培育装置包括容置盒和置于容置盒上方的穴盘,所述穴盘包括若干用于培育幼苗的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盒内位于穴盘下方设置有能够使若干穴口内的幼苗同时顶起的托举装置以及能够使托举装置在竖直方向移动的传动装置,在穴盘的下方设置有托举装置,通过传动装置将托举装置顶起,由于托举装置包括伸入每一穴口的托板,从而实现将每一穴口内的基质顶出,原理简单,便于生产制造使用。

A cavern for transplanting seedlings

A hole disc for transplanting seedlings, including a cultiv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ontainer and a hole plate placed above a container. The tray comprises a number of hole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eedlings. The device and the transmission device that can make the lifting device move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are set up under the tray, and the lifting device is set up through the transmission device. As the lifting device includes the plate which extends into each hole, the base of each hole is ejecting. The principle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for production an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移栽幼苗的穴盘
本技术涉及园林种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移栽幼苗的穴盘。
技术介绍
不论是花卉还是蔬菜,穴盘育苗是现代园艺最根本的一项变革,为快捷和大批量生产提供了保证。穴盘已经成为工厂化种苗生产工艺中的一个重要器具。标准穴盘的尺寸为540mm×280mm,因穴孔直径大小不同,孔穴数在18-800之间。栽培中、小型种苗,以72--288孔穴盘为宜。育苗穴盘的穴孔形状主要有方形和圆形,方形穴孔所含基质一般要比圆形穴孔多30%左右,水分分布较均匀,种苗根系发育更加充分。使用穴盘苗的优点:(1)节省种子用量,降低生产成本。(2)出苗整齐,保持植物种苗生长的一致性。(3)能与各种手动及自动播种机配套使用,便于集中管理,提高工作效率。(4)移栽时不损伤根系,缓苗迅速,成活率高。但是,现有的穴盘当需要移栽穴盘中的育苗时,多数采用人为或利用辅助电动机械进行移栽过程,人为移栽消耗人工,电动机械辅助移栽消耗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移栽幼苗的穴盘,其优点是利用机械结构实现移栽与育苗一体化的穴盘,便于育苗的移栽和培育。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移栽幼苗的穴盘,包括培育装置,所述培育装置包括容置盒和置于容置盒上方的穴盘,所述穴盘包括若干用于培育幼苗的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盒内位于穴盘下方设置有能够使若干穴口内的幼苗同时顶起的托举装置以及能够使托举装置在竖直方向移动的传动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穴盘的下方设置有托举装置,通过传动装置将托举装置顶起,由于托举装置包括伸入每一穴口的托板,从而实现将每一穴口内的基质顶出,原理简单,便于生产制造使用。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穴口设置有容动孔,所述托举装置包括与穴口数量对应且穿设于容动孔的托板、连接若干托板且可在沿容置盒上下滑移的移动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动孔的设置使托举装置中的托板可以从底部伸入至穴口内,通过下方的移动板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托板上下移动,以实现将基质顶出。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每一所述容动孔的四周设置有若干第一渗水孔,所述托板对应与第一渗水孔设置有若干第二渗水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培养基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基准进行补水,为了防止了水分过多,所以设置了第一渗水孔和第二渗水孔,以使多于的水派出去。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容置盒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水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流入至容置盒内的水从第一排水孔中排出。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移动板的四周设置有导流槽,所述移动板设置有连通导流槽的第二渗水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移动板设置在穴盘的下方,这样穴盘内流出的水一般会流入至移动板内,而移动板中的水分满了之后会溢出到容置腔内,所以为了防止水分四处乱流,那么在移动板的外围开设有一圈导流槽,起到汇集水的作用。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与移动板固定连接的齿条组件和与齿条组件配合以使齿条组件上下移动的带轴齿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齿轮齿条的传动方式,实现驱动移动板上下移动的效果,当齿轮转动时,齿条会在竖直方向运动,并且齿条的上端与移动板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齿条组件包括两个分别固定与容置盒两侧侧壁的两个固定块和设置在固定块内且与固定块滑动的齿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块固定在容置腔的侧壁,用于将齿条限位在固定块中,防止齿条固定部稳定。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带轴齿轮的转动轴穿设与容置盒外连接一摇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摇杆的设置更变便于人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穴盘的下方设置有托举装置,通过传动装置将托举装置顶起,由于托举装置包括伸入每一穴口的托板,从而实现将每一穴口内的基质顶出,原理简单,便于生产制造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体现穴槽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部的放大图;图5是本实施例体现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B部的放大图;图7是本实施例体现穴槽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剖面图;图9是本实施例体现带轴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培育装置;11、容置盒;111、侧壁;1111、第一排水口;1112、两个圆形通孔;12、穴盘;121、穴口;1211、容动孔;1212、第一渗水孔;2、托举装置;21、托板;211、第二渗水孔;22、移动板;221、导流槽;222、第二排水口;23、连接杆;3、传动装置;31、齿条组件;311、固定块;3111、L形滑槽;312、齿条;3121、啮合部;3122、滑动部;32、带轴齿轮;321、齿轮部;322、轴承部;33、摇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8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2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便于移栽幼苗的穴盘,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用于培育幼苗的培育装置1、能够使幼苗脱离穴盘的托举装置2和能够使托举装置移动的传动装置3。培育装置1包括能够容置托举装置2和传动装置3的容置盒11和能够放置基质的且契合固定在容置盒11上的穴盘12,容置盒11包括四个侧壁111,容置盒11一侧侧壁111的底端设置有一用于排水的第一排水口1111,参照图8所示,容置盒11的内部的底面设置为斜面,第一排水口1111设置在斜面的低位处,从而对污水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有利于污水的排放。如图3和图4所示,穴盘12包括若干个能够容置基质和幼苗的穴口121,穴口121的底壁中央设置有一容动孔1211,容动孔1211能够容纳托举装置上下移动,穴口121的底壁位于容动孔1211的四周又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渗水的第一渗水孔1212,且第一渗水孔1212小于容动孔1211。如图5和图6所示,托举装置2包括用于托举基质的托板21、可沿容置盒11上下移动的移动板22和连接托板21和移动板22的连接杆23,参照图7所示,托板21呈圆形且位于穴口121中,托板21四周开有若干个与第一渗水孔1212相对应的第二渗水孔211,第一渗水孔1212和第二渗水孔211的对应设置能够保证污水顺利的流出穴口121。参照图8所示,移动板22设置在容置盒11中。移动板22上四周开有导流槽221,导流槽221能够容纳由第一渗水孔1212和第二渗水孔211排出的污水,移动板22的一侧开有一个第二排水口222,能够保证导流槽221中的污水顺利的流动至容置盒11内,进一步的由第一排水口1111排出。移动板22上固定有与穴口121相对应的若干个连接杆23,每个连接杆23穿射容动孔1211且契合于容动孔1211,连接杆23的另一端与托板21的中央固定连接,当移动板22沿容置盒11上下移动时,连接杆23能够沿容动孔1211上下移动,进一步的能够带动托板21沿穴口121上下移动,达到将幼苗自穴口121中移出的目的。如图8、图9所示,传动装置3包括可使移动板22移动的齿条组件31、带动齿条312转动的带轴齿轮32和可使带轴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移栽幼苗的穴盘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移栽幼苗的穴盘(12),包括培育装置(1),所述培育装置(1)包括容置盒(11)和置于容置盒(11)上方的穴盘(12),所述穴盘(12)包括若干用于培育幼苗的穴口(121),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盒(11)内位于穴盘(12)下方设置有能够使若干穴口(121)内的幼苗同时顶起的托举装置(2)以及能够使托举装置(2)在竖直方向移动的传动装置(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栽幼苗的穴盘(12),包括培育装置(1),所述培育装置(1)包括容置盒(11)和置于容置盒(11)上方的穴盘(12),所述穴盘(12)包括若干用于培育幼苗的穴口(121),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盒(11)内位于穴盘(12)下方设置有能够使若干穴口(121)内的幼苗同时顶起的托举装置(2)以及能够使托举装置(2)在竖直方向移动的传动装置(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栽幼苗的穴盘(12),其特征在于:所述穴口(121)设置有容动孔(1211),所述托举装置(2)包括与穴口(121)数量对应且穿设于容动孔(1211)的托板(21)、连接若干托板(21)且可在沿容置盒(11)上下滑移的移动板(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移栽幼苗的穴盘(12),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容动孔(1211)的四周设置有若干第一渗水孔(1212),所述托板(21)对应与第一渗水孔(1212)设置有若干第二渗水孔(2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琴鲍青松程琛郗世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卉源绿色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