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送风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186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室送风管道,其包括用于封闭的温室内,包括连接于温室内腔送风管,所述送风管上设置有出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送风管上连通有一送气管,所述送气管上连通有一送气箱,所述送气箱上连通有一压气管,所述压气管上连通有一压气机;所述温室内腔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送气管上设置有电磁开关阀,当所述温室内的压力低于规定压力时,电磁开关阀开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采用正压送风的方式进行送风,防止外部的虫害进入到温室内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室送风管道
本技术涉及温室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温室送风管道。
技术介绍
温室,又称暖房,能透光、保温(或加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授权公告号为CN20825858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温室大棚暖风送风设备,包括温室大棚,温室大棚的两侧皆设置有风箱,风箱的内部皆安装有加热器,风箱的顶部皆设置有抽风机,抽风机的底部皆设置有第三通风管,第三通风管的底部与风箱的顶部连通,抽风机靠近温室大棚的一侧皆设置有延伸至温室大棚内部的第二通风管。通过加热器对风箱内部的空气加热,然后通过抽风机和多组通风管向温室大棚内输送暖风。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温室外的害虫会经地下或温室连接的缝隙处进入温室内,不利于温室内植物的成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室送风管道,其具有通过采用正压送风的方式进行送风,防止外部的虫害进入到温室内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温室送风管道,用于封闭的温室内,包括连接于温室内腔送风管,所述送风管上设置有出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送风管上连通有一送气管,所述送气管上连通有一送气箱,所述送气箱上连通有一压气管,所述压气管上连通有一压气机;所述温室内腔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送气管上设置有电磁开关阀,当所述温室内的压力低于规定压力时,电磁开关阀开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气机将外界的新鲜空气送入压气管,压气管内的空气进入送气箱,送气箱内的空气进入送气管,送气管内的空气分散到送风管内,送风管内的气体从出气孔流出,从而向温室内输入空气,封闭的温室内压力大于外界大气压,阻挡温室外界害虫进入温室内;送气箱能暂时存储压力气体,当温室内的压力低于规定压力时,电磁开关阀开启,为温室内补充压力,减少压气机工作时的不稳定造成的温室内压力不稳定的情况,提高压气机的工作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气箱上连通有一向送气箱内注入清水的加湿管,所述温室内腔设置有湿度传感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温室内的空气湿度,当温室内空气湿度降低时,开启加湿管向送水箱内注入清水,空气流经送水箱后,空气带走送水箱内的水分子,从而提高进入送气管内的空气湿度,实现温室内空气湿度的增加。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气箱内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对送气箱内的流体加热,所述温室内腔设置有温度传感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温室内腔的温度,当需要提高温室内温度时,开启加热机构,加热机构对送气箱内的流体加热,从而提高进入送气管内的空气温度,实现温室内温度的调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机构包括位于送气箱内的加热棒,所述加热棒上电连接有电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棒接通电源后,加热棒温度升高,加热棒对送气箱内的空气加热,实现加热机构对送气箱内空气的加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气孔位于送风管侧面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送风管内的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滴后,液态水能沿送风管侧面流动,避免水滴从出气孔滴落,砸伤温室内植物的情况发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气管设置有多组,同一组送风管朝向同一方向倾斜,同一组所述送风管的一端连通有一集水管,所述送气管内壁的水能流动进入集水管,所述集水管与送气管连通,所述送气管的高度低于集水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送风管内的水滴汇聚到集水管后,集水管内的水进入送气管,送气管内的水进入送气箱内,从而实现送风管内液态水的收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温室上方固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固设有连接板,所述送风管一端铰接于温室上方,所述送风管另一端放于连接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送风管一端与温室铰接,另一端放于送风管,便能实现送风管的快速安装连接,方便送风管的更换维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包括调节套,所述调节套两端分别连接有与温室顶部固定的上杆和与连接板固定的下杆,所述调节套能调整上杆和下杆之间的相对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套调整上杆和下杆的相对位置,提高连接杆的长度,从而实现送风管倾斜角度及位置的调整,便于送风管的安装,同时能调整送风管的出风位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杆与调节套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正旋外螺纹,所述下杆与调节套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反旋外螺纹,所述调节套两端与上杆和下杆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制上杆和下杆的转动,转动调节套,实现上杆和下杆之间的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实现连接杆长度的调整,操作简单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风管位于温室内腔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送风管吹出的空气位于温室上方,温室内的空气大部分从温室与地面连接处或靠近地面温室出入口流出,从而提高温室内空气的循环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1、压气机将外界的新鲜空气送入压气管,压气管内的空气进入送气箱,送气箱内的空气进入送气管,送气管内的空气分散到送风管内,送风管内的气体从出气孔流出,从而向温室内输入空气,封闭的温室内压力大于外界大气压,阻挡温室外界害虫进入温室内;送气箱能暂时存储压力气体,当温室内的压力低于规定压力时,电磁开关阀开启,为温室内补充压力,减少压气机工作时的不稳定造成的温室内压力不稳定的情况,提高压气机的工作稳定性;2、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温室内的空气湿度,当温室内空气湿度降低时,开启加湿管向送水箱内注入清水,空气流经送水箱后,空气带走送水箱内的水分子,从而提高进入送气管内的空气湿度,实现温室内空气湿度的增加;3、通过调节套调整上杆和下杆的相对位置,提高连接杆的长度,从而实现送风管倾斜角度及位置的调整,便于送风管的安装,同时能调整送风管的出风位置。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送风管;11、压力传感器;2、送气管;21、集水管;3、送气箱;4、压气管;41、压气机;5、加湿管;6、加热棒;71、连接杆;711、调节套;7、上杆;713、下杆;72、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温室送风管道,用于封闭的温室内,温室的封闭是相对的,温室内的压力大于外界大气压,温室与地面的连接处、温室的出入口或温室本身的连接处存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漏气量。送风管1道包括一端铰接于温室内腔的送风管1,送风管1为圆管,送风管1上设置有出气孔,出气孔位于送风管1侧面上方,出气孔沿送风管1轴线方向间隔均布有多个,出气孔的轴线沿送风管1径向方向,送风管1悬挂连接于温室内腔上方,送风管1设置有多个,送气管2设置有位于温室宽度方向两侧的两组,两组送风管1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室送风管道,用于封闭的温室内,包括连接于温室内腔送风管(1),所述送风管(1)上设置有出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1)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送风管(1)上连通有一送气管(2),所述送气管(2)上连通有一送气箱(3),所述送气箱(3)上连通有一压气管(4),所述压气管(4)上连通有一压气机(41);/n所述温室内腔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1),所述送气管(2)上设置有电磁开关阀,当所述温室内的压力低于规定压力时,电磁开关阀开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室送风管道,用于封闭的温室内,包括连接于温室内腔送风管(1),所述送风管(1)上设置有出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1)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送风管(1)上连通有一送气管(2),所述送气管(2)上连通有一送气箱(3),所述送气箱(3)上连通有一压气管(4),所述压气管(4)上连通有一压气机(41);
所述温室内腔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1),所述送气管(2)上设置有电磁开关阀,当所述温室内的压力低于规定压力时,电磁开关阀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送风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气箱(3)上连通有一向送气箱(3)内注入清水的加湿管(5),所述温室内腔设置有湿度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室送风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气箱(3)内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对送气箱(3)内的流体加热,所述温室内腔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室送风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包括位于送气箱(3)内的加热棒(6),所述加热棒(6)上电连接有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送风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位于送风管(1)侧面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室送风管道,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芳鲍青松仇占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卉源绿色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