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培养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5423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花卉培养盆,涉及花卉种植技术领域,其包括多个种植盆,种植盆下方设置有操作台,操作台上设置有培养装置,培养装置包括顶端开口的培养盒,操作台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固设于操作台和培养盒沿竖直方向相对的两端面上;培养盒的开口端设置有能将其封严的盖板,盖板上间隔开设有多个连接槽,种植盆卡接于连接槽上且穿过连接槽伸入于培养盒中;操作台上设置有驱动组件,盖板和培养盒能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向相对或相背的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工作人员对花卉底部的根须进行观察,避免对花卉底部的根须造成损伤,保证花卉的正常培育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花卉培养盆
本技术涉及花卉种植
,尤其是涉及一种花卉培养盆。
技术介绍
无土栽培是以草炭或森林腐叶土、蛭石等轻质材料做育苗基质固定植株,让植物根系直接接触营养液,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一次成苗的现代化育苗技术。目前的花卉种植技术中,水培花卉越来越多,相比于土培花卉显得更加洁净,美观,且培养过程更为简单。花卉培养盆作为常用的辅助工具,广泛应用于花卉的无土栽培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8675890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花卉培育用培养盆,包括;顶部开口的培育容器、培养装置和动力机构;培养装置设置在培育容器内;动力机构与培养装置连接以适于推动培养装置在培育容器内上下翻转。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花卉的实际培养过程中,尤其是花卉培养初期,花卉的根部较为脆弱,翻转种植盆时若翻转角度过大容易对花卉根部造成损伤,严重时可能出现花卉根部与种植盆脱离的情况,影响花卉的正常培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花卉培养盆,其具有便于工作人员对花卉底部的根须进行观察,避免对花卉底部的根须造成损伤,保证花卉的正常培育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花卉培养盆,包括多个种植盆,所述种植盆下方设置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培养装置,所述培养装置包括顶端开口的培养盒,所述操作台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弹簧,所述弹簧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压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设于操作台和培养盒沿竖直方向相对的两端面上;所述培养盒的开口端设置有能将其封严的盖板,所述盖板上间隔开设有多个连接槽,所述种植盆卡接于连接槽上且穿过连接槽伸入于培养盒中;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盖板和培养盒能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向相对或相背的方向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对培养盒施加沿竖直方向向上的作用力避免培养盒由于自身重力下沉,在花卉的培养过程中,需要对花卉底部的根须进行观察时,通过驱动组件带动盖板和培养盒沿竖直方向向相背的方向移动,使种植盆底部位于培养盒内腔外侧,便于工作人员对花卉底部的根须进行观察,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不会对花卉的根部造成损伤,保证了花卉的正常培育。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沿水平方向转动连接于操作台上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固设有与其同轴的齿轮,所述盖板上固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齿条,所述培养盒上固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位于齿轮两侧且与齿轮相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转动轴,齿轮随转动轴一起转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在齿轮的作用下向相对或相背的方向移动,实现对盖板和培养盒的移动,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培养盒与操作台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能限制培养盒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组件将培养盒和盖板调整至合适位置时,通过限位组件限制培养盒在弹簧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增加了培养盒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设于培养盒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穿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稳定螺栓,所述稳定螺栓底端螺纹连接于操作台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稳定螺栓螺纹连接于操作台上,使稳定螺栓头部的底端端面抵接于固定板的顶端端面上,实现对培养盒移动的限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与培养盒之间设置有能对二者起导向作用的导向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组件的设置对盖板和培养盒移动时起到了导向作用,增加了盖板和培养盒移动时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固设于操作台上的导杆,所述导杆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培养盒上固设有连接板,所述导杆依次穿过连接板和盖板且与连接板和盖板滑移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杆、连接板和盖板的配合实现了对盖板和培养盒移动时的导向作用,使盖板和培养盒保持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状态,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杆上固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能限制盖板和培养盒的移动范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制了盖板和培养盒的移动范围,避免在移动过程中,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脱离与齿轮的啮合,保证了花卉培养盒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台上开设有与培养盒相适配的容纳槽,所述培养盒底端能移动至容纳槽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培养盒的移动起到了导向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弹簧对培养盒施加沿竖直方向向上的作用力避免培养盒由于自身重力下沉,在花卉的培养过程中,需要对花卉底部的根须进行观察时,通过驱动组件带动盖板和培养盒沿竖直方向向相背的方向移动,使种植盆底部位于培养盒内腔外侧,便于工作人员对花卉底部的根须进行观察,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不会对花卉的根部造成损伤,保证了花卉的正常培育;2、转动转动轴,齿轮随转动轴一起转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在齿轮的作用下向相对或相背的方向移动,实现对盖板和培养盒的移动,结构简单,便于操作;3、通过驱动组件将培养盒和盖板调整至合适位置时,通过限位组件限制培养盒在弹簧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增加了培养盒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显示种植盆及弹簧结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中,1、操作台;11、操作台板;111、容纳槽;112、弹簧;12、支撑杆;13、轮子;2、培养盒;3、盖板;31、翻边;32、连接槽;4、种植盆;41、外环;42、吸水棉层;43、连接孔;5、驱动组件;51、支撑板;52、转动轴;53、齿轮;54、第一齿条;55、第二齿条;6、限位组件;61、固定板;62、稳定螺栓;63、螺纹孔;7、导向组件;71、导杆;72、连接板;8、限位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花卉培养盆,包括放置于地面上的操作台1,操作台1包括长条形的操作台板11和固定连接于操作台板11底端端面上的支撑杆12。为便于操作台1的移动,支撑杆12底端固定连接有轮子13。操作台板11上设置有培养装置,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盒2,培养盒2为沿操作台板1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条形的盒体,培养盒2的顶端开口。操作台板11的顶端端面上开设有与培养盒2相适配的容纳槽111,容纳槽111中间隔设置有多个弹簧112,弹簧112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压簧,弹簧112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培养盒2的底端端面和容纳槽111的底壁上。沿竖直方向向下压动培养盒2,培养盒2底端能进入容纳槽111中。为便于培养盒2的进入,容纳槽111的顶端边缘处设置有倒角。培养盒2背向操作台板11的一端放置有盖板3,盖板3能将培养盒2的开口端封严。盖板3的形状为沿培养盒2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条形,盖板3的四个外周面分别位于培养盒2的四个外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花卉培养盆,包括多个种植盆(4),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盆(4)下方设置有操作台(1),所述操作台(1)上设置有培养装置,所述培养装置包括顶端开口的培养盒(2),所述操作台(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弹簧(112),所述弹簧(112)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压簧,所述弹簧(112)的两端分别固设于操作台(1)和培养盒(2)沿竖直方向相对的两端面上;/n所述培养盒(2)的开口端设置有能将其封严的盖板(3),所述盖板(3)上间隔开设有多个连接槽(32),所述种植盆(4)卡接于连接槽(32)上且穿过连接槽(32)伸入于培养盒(2)中;/n所述操作台(1)上设置有驱动组件(5),所述盖板(3)和培养盒(2)能在驱动组件(5)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向相对或相背的方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卉培养盆,包括多个种植盆(4),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盆(4)下方设置有操作台(1),所述操作台(1)上设置有培养装置,所述培养装置包括顶端开口的培养盒(2),所述操作台(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弹簧(112),所述弹簧(112)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压簧,所述弹簧(112)的两端分别固设于操作台(1)和培养盒(2)沿竖直方向相对的两端面上;
所述培养盒(2)的开口端设置有能将其封严的盖板(3),所述盖板(3)上间隔开设有多个连接槽(32),所述种植盆(4)卡接于连接槽(32)上且穿过连接槽(32)伸入于培养盒(2)中;
所述操作台(1)上设置有驱动组件(5),所述盖板(3)和培养盒(2)能在驱动组件(5)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向相对或相背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卉培养盆,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沿水平方向转动连接于操作台(1)上的转动轴(52),所述转动轴(52)上固设有与其同轴的齿轮(53),所述盖板(3)上固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齿条(54),所述培养盒(2)上固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二齿条(55),所述第一齿条(54)和第二齿条(55)分别位于齿轮(53)两侧且与齿轮(53)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花卉培养盆,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青松焦芳郝世奇郑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卉源绿色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