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TE电力无线专网的移动电网监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92058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1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LTE电力无线专网的移动电网监视系统,电力终端通过基站连接于电力通信网,并将电力终端的监控信号发送至电力通信网;主要调控终端通过第一安全接入模块连接于电力通信网并接收监控信号;备用调控终端通过第二安全接入模块连接于电力通信网,且当主要调控终端失效时备用调控终端开启并接收监控信号;移动设备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三安全接入模块接入电力通信网,且当主要调控终端失效而备用调控终端未开启时接收监控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基于LTE电力无线专网的移动电网监视系统,使得“盲调时间”缩短为移动调控终端的开机时间,也就是10分钟之内,从而提高了电网安全性,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LTE电力无线专网的移动电网监视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力工程领域,具体涉及基于LTE电力无线专网的移动电网监视系统。
技术介绍
在电力生产过程中,电力调度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通过监视整个地区电网设备的运行情况,实现对电网的控制、事故处理等,从而保障电网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电力调度的重要性直接引出了它的另一重要特性:不间断性。为了保障调度业务的可靠推进,实现备用,现有的调度平台一般在距离主调终端一定距离的范围内设置备用调度平台。在主调由于不可抗因素无法使用时,启用备用机制,主调人员转移至备调办公。然而,由于设备、人员、距离等各类原因,主调与备调之间无法实现零间断无缝切换,从主调失效到成功转移至备调开始调度业务的这一段时间,调控人员无法对电网的全业务进行监控,这一段时间称为主备调切换的“盲调时间”。目前主备调切换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盲调时间”过长,高达65分钟,主要原因为主调人员在转移期间,无法实时获取电网设备实时状态,仅能通过设备图纸、资料以及备调人员电话描述等方式对电网进行调度指挥,降低了电网安全性,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主备调切换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盲调时间”过长,主调人员在转移期间,无法实时获取电网设备实时状态,仅能通过设备图纸、资料以及备调人员电话描述等方式对电网进行调度指挥,降低了电网安全性,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目的在于提供基于LTE电力无线专网的移动电网监视系统,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基于LTE电力无线专网的移动电网监视系统,包括电力通信网、基站和电力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要调控终端、备用调控终端、移动调控终端、第一安全接入模块和第二安全接入模块;所述电力终端通过基站连接于电力通信网,并将电力终端的监控信号发送至电力通信网;所述移动调控终端包括依次连接的移动设备、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三安全接入模块;所述主要调控终端通过第一安全接入模块连接于电力通信网并接收监控信号;所述备用调控终端通过第二安全接入模块连接于电力通信网,且当主要调控终端失效时备用调控终端开启并接收监控信号;所述移动设备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三安全接入模块接入电力通信网,且当主要调控终端失效而备用调控终端未开启时接收监控信号。现有技术中,主备调切换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盲调时间”过长,主调人员在转移期间,无法实时获取电网设备实时状态,仅能通过设备图纸、资料以及备调人员电话描述等方式对电网进行调度指挥,降低了电网安全性,容易出现安全隐患。本技术应用时,当主要调控终端失效时,工作人员赶往备用调控终端开启备用调控终端,在路途中开启移动调控终端,通过移动设备、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三安全接入模块采集电力通信网中的监控信号,并根据该监控信号对电网进行调度指挥,从而使得“盲调时间”缩短为移动调控终端的开机时间,也就是10分钟之内,从而提高了电网安全性,避免出现安全隐患。进一步的,所述电力通信网采用LTE网络。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调控终端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连接于移动设备、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三安全接入模块。进一步的,所述基站的数量为两个及以上,所述电力终端的数量为两个及以上,所述电力终端的数量大于基站的数量。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设备采用笔记本电脑。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采用无线路由器。上文所述第一安全接入模块、第二安全接入模块、第三安全接入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均为现有技术,本技术将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新的技术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基于LTE电力无线专网的移动电网监视系统,使得“盲调时间”缩短为移动调控终端的开机时间,也就是10分钟之内,从而提高了电网安全性,避免出现安全隐患。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基于LTE电力无线专网的移动电网监视系统,基于LTE电力无线专网的移动电网监视系统,包括电力通信网、基站和电力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要调控终端、备用调控终端、移动调控终端、第一安全接入模块和第二安全接入模块;所述电力终端通过基站连接于电力通信网,并将电力终端的监控信号发送至电力通信网;所述移动调控终端包括依次连接的移动设备、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三安全接入模块;所述主要调控终端通过第一安全接入模块连接于电力通信网并接收监控信号;所述备用调控终端通过第二安全接入模块连接于电力通信网,且当主要调控终端失效时备用调控终端开启并接收监控信号;所述移动设备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三安全接入模块接入电力通信网,且当主要调控终端失效而备用调控终端未开启时接收监控信号。本实施例实施时,当主要调控终端失效时,工作人员赶往备用调控终端开启备用调控终端,在路途中开启移动调控终端,通过移动设备、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三安全接入模块采集电力通信网中的监控信号,并根据该监控信号对电网进行调度指挥,从而使得“盲调时间”缩短为移动调控终端的开机时间,也就是10分钟之内,从而提高了电网安全性,避免出现安全隐患。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电力通信网采用LTE网络。所述移动调控终端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连接于移动设备、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三安全接入模块。所述基站的数量为两个及以上,所述电力终端的数量为两个及以上,所述电力终端的数量大于基站的数量。所述移动设备采用笔记本电脑。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采用无线路由器。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LTE电力无线专网的移动电网监视系统

【技术保护点】
基于LTE电力无线专网的移动电网监视系统,包括电力通信网、基站和电力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要调控终端、备用调控终端、移动调控终端、第一安全接入模块和第二安全接入模块;所述电力终端通过基站连接于电力通信网,并将电力终端的监控信号发送至电力通信网;所述移动调控终端包括依次连接的移动设备、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三安全接入模块;所述主要调控终端通过第一安全接入模块连接于电力通信网并接收监控信号;所述备用调控终端通过第二安全接入模块连接于电力通信网,且当主要调控终端失效时备用调控终端开启并接收监控信号;所述移动设备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三安全接入模块接入电力通信网,且当主要调控终端失效而备用调控终端未开启时接收监控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LTE电力无线专网的移动电网监视系统,包括电力通信网、基站和电力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要调控终端、备用调控终端、移动调控终端、第一安全接入模块和第二安全接入模块;所述电力终端通过基站连接于电力通信网,并将电力终端的监控信号发送至电力通信网;所述移动调控终端包括依次连接的移动设备、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三安全接入模块;所述主要调控终端通过第一安全接入模块连接于电力通信网并接收监控信号;所述备用调控终端通过第二安全接入模块连接于电力通信网,且当主要调控终端失效时备用调控终端开启并接收监控信号;所述移动设备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三安全接入模块接入电力通信网,且当主要调控终端失效而备用调控终端未开启时接收监控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海波程寅熊杰邓攀李明翔叶青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眉山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