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铅泄露的X射线穿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1900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防止铅泄露的X射线穿戴设备,包括外铅层、面料层、里料层、内铅层、隔离保护层、外部氧气层、内部氧气层、内隔离层;各层的顺序从内到外依次为,隔离保护层、外部氧气层、外铅层、面料层、里料层、内铅层、内部氧气层、内隔离层;隔离保护层与内隔离层无缝粘合,形成一个整体的封闭空间;外部氧气层置于隔离保护层与外铅层之间,隔离保护层与外铅层无缝粘合,中间的空隙就是外部氧气层;内隔离层与内铅层无缝粘合,内隔离层与内铅层之间留出空隙为内部氧气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止了铅或铅化物,泄露到X射线穿戴设备之外,解决了铅泄露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止铅泄露的X射线穿戴设备
本技术涉及X射线穿戴设备材质结构,具体涉及防止铅泄露的X射线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X射线是由于原子中的电子在能量相差悬殊的两个能级之间的跃迁而产生的粒子流,是波长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之间的电磁波。其波长很短约介于0.01~100埃之间。由德国物理学家W.K.伦琴于1895年发现,故又称伦琴射线。X射线具有很高的穿透本领,能透过许多对可见光不透明的物质,如墨纸、木料等。这种肉眼看不见的射线可以使很多固体材料发生可见的荧光,使照相底片感光以及空气电离等效应。X射线最初用于医学成像诊断和X射线结晶学。X射线也是游离辐射等这一类对人体有危害的射线。放射科的医护人员由于其工作性质的原因不得不暴露在X射线辐射较强的地方。现有的X射线防护穿戴设备都是通过铅来吸收X射线,当X射线防护穿戴设备破损时铅会泄露。铅是一种有毒重金属元素,可以通过空气、水和食物进入人体,且人体只能排出少量的铅,铅会积累在人体内。因此急需一种能够防止铅泄露的X射线穿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能防止铅泄露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提供防止铅泄露的X射线穿戴设备。本技术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止铅泄露的X射线穿戴设备

【技术保护点】
防止铅泄露的X射线穿戴设备,包括外铅层(3)、面料层(4)、里料层(5)、内铅层(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保护层(1)、外部氧气层(2)、内部氧气层(7)、内隔离层(8);各层的顺序从内到外依次为,隔离保护层(1)、外部氧气层(2)、外铅层(3)、面料层(4)、里料层(5)、内铅层(6)、内部氧气层(7)、内隔离层(8);隔离保护层(1)与内隔离层(8)无缝粘合,形成一个整体的封闭空间;外部氧气层(2)置于隔离保护层(1)与外铅层(3)之间,隔离保护层(1)与外铅层无缝粘合,中间的空隙就是外部氧气层(2);内隔离层(8)与内铅层(6)无缝粘合,内隔离层(8)与内铅层(6)之间留出空隙为内部氧...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止铅泄露的X射线穿戴设备,包括外铅层(3)、面料层(4)、里料层(5)、内铅层(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保护层(1)、外部氧气层(2)、内部氧气层(7)、内隔离层(8);各层的顺序从内到外依次为,隔离保护层(1)、外部氧气层(2)、外铅层(3)、面料层(4)、里料层(5)、内铅层(6)、内部氧气层(7)、内隔离层(8);隔离保护层(1)与内隔离层(8)无缝粘合,形成一个整体的封闭空间;外部氧气层(2)置于隔离保护层(1)与外铅层(3)之间,隔离保护层(1)与外铅层无缝粘合,中间的空隙就是外部氧气层(2);内隔离层(8)与内铅层(6)无缝粘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高飞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合众思创防护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