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锡良专利>正文

鞋的透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179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鞋的透气结构,包括:导气块,置于鞋具的鞋底中,于该导气块上,凹设有多个相连通的气道,且该气道与鞋底侧壁上贯穿的透气孔相连通;一中垫层,跨置于该导气块的上方,于该中垫层上穿设有通气孔,以与该导气块的气道相通;气囊部,呈一半球状的片状体,底部固接于该中垫层上,并令该气囊部至少投影于一通气孔的上方;以及一鞋垫层,跨置于该中垫层上方,于该鞋垫层上设有拱部,该拱部吻合该气囊部的外型,以对应地跨置于气囊部上方,如是当使用者穿著鞋具行走时,通过踩踏鞋垫层的拱部,而间断地压缩、释压该中垫层的气囊部,使鞋内的热气、秽气可排出鞋具外,或将外界的新空气吸入鞋内,而成鞋具的透气结构。(*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鞋的透气结构,尤指一种于鞋底的导气块与鞋垫层间,设有一中垫层,且于该中垫层上方连设有气囊部,且该鞋垫层上设有可以包容于气囊部拱部的鞋的透气结构。
技术介绍
我们日常行走所穿著的鞋具,如皮鞋或运动鞋,由于鞋面完全包裹使用者的足部,因此当在长时间穿著时,常造成使用者的足部有闷热不适之感,另外,对于足部容易出汗的使用者,当长时间穿著后,也容易使鞋具产生异味,而有改进的必要。因此,同本案创作人,便于先前提出新型专利申请案中国台湾第92220870号三度空间排气鞋具的改良,中国台湾公告编号第248274号的专利申请案,以解决公知鞋具不透气的缺点,该案所揭示三度空间排气鞋具的改良,其中该鞋具的鞋底含有一大底部,于该大底部的后跟段的顶面上,凹设一第一容置室,而于前脚掌段的顶面上,凹设有一第二容置室,且于该第一、二容置室的侧壁上至少穿设一透气孔,以与外界连通;一第一导气垫,含有一本体,吻合地跨置于该第一容置室中,于该本体上,横向地凹设有多个导气通道,以连通该大底部侧壁的透气孔,另于该本体的上方依序铺设有一防水透气膜及一透气垫层;以及一第二导气垫,含有一本体部,吻合地跨置于该第二容置室中,于该本体部上,横向地凹设有多个导气通道,以连通该大底部侧壁的透气孔,另于该本体部的上方依序铺设有一防水透气膜及一透气垫层。上述的专利前案,虽然可以使用者在行走时,使鞋具与外界的空气交流、互换,达到透气的目的,但是由于该案仅是通过透气垫层上面所穿设的洞孔来达成气体流通的目的,似乎无法达到在短时间内完全对鞋内换气的目的,虽然在该案的鞋垫层上可采用具有泵气功能的鞋垫,但是由于该鞋垫层所产生的泵气功能有限,还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对鞋内达到换气的目的,因此仍有改进的必要。本案创作人有鉴于此,乃加以研究创新,而揭示出一种鞋的透气结构。新型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应用的鞋具可以达到换气、透气的鞋的透气结构,包括导气块,置于鞋具的鞋底中,该导气块上,凹进有多个相连通的气道,且该气道与鞋底的侧壁上所贯穿的透气孔相连通;中垫层,跨置在该导气块的上方,并穿有通气孔;以及鞋垫层,跨置在该中垫层上方;其特征在于该中垫层上,具有一气囊部,该气囊部呈一半球状的片状体,其底部固接在该中垫层上方,且该气囊部位于中垫层的一个通气孔的上方;而该鞋垫层具有拱部,该拱部内对应地包容有该气囊部。其中所述的导气块是与鞋底一体成型的导气块。如此,当使用者穿著鞋具行走时,通过踩踏鞋垫层的拱部,而间断地压缩、释压该中垫层的气囊部,使鞋内的热气、秽气可排出鞋具外,或将外界的新空气吸入鞋内,而成鞋具的透气结构。本技术的可取实体,可由以下说明及所附各图式,而得以明晰。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图1于组合后的示意图。图3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有关于一种鞋的透气结构,包括导气块20,嵌置于鞋具的鞋底10中,于该导气块20上,凹设有多个相连通的气道21,且该气道21与鞋底10侧壁上所贯穿的透气孔11相连通;一中垫层30,跨置于该导气块20的上方,于该中垫层30上穿设有多数通气孔31;气囊部40,呈一半球状的片状体,其底部41固接于该中垫层30上方,并令该气囊部40至少投影于一通气孔311的上方;以及鞋垫层50,跨置于该中垫层30上方,于该鞋垫层50上设有拱部51,该拱部51吻合该气囊部40的外型,以容置该气囊部40,如是当使用者穿著鞋具行走时,便会因间断地踩踏鞋垫层50的拱部51,而不断地压缩、释压位于中垫层30上方的气囊部40,而于鞋内产生气压泵的效果,即压缩鞋内的空间,使鞋内的热气、秽气排出鞋具外,或将外界的新空气吸入鞋内,而呈鞋具的透气结构。本技术所揭示鞋的透气结构,可应用于皮鞋、运动鞋……等等的鞋具上,本技术并不予自限所应用的鞋具种类。本技术所揭示的导气块20,对应、吻合地置于该鞋底10的一固定穴12中,而与该鞋底10自成一单独元件;或者,本技术所揭示鞋的透气结构中,可修饰地令该导气块20与该鞋底10一体成型,本技术并不限制。本技术所揭示气囊部40,可以胶剂或热压接着的方式,紧固于该中垫层30上,惟本技术并不自限该气囊部40与中垫层30的接着方式。本技术所揭示的气囊部40,由于至少投影对正于中垫层30的至少一个通气孔311的上方,因此可如图3所示,使该气囊部40与中垫层30间所界定形成的压缩室42,可与导气块20的气道21相通,如是,当使用者行走时,即可通过压缩该压缩室42,使受加压的空气,由中垫层30的通气孔311窜入导气块20的气道21,循鞋底的透气孔11排出之外界,或由其它的通气孔31向上窜入鞋垫层50,以吹向使用者的足部;而当使用者不再压缩该气囊部40,即压缩室42弹性复归时将使外界空气反向循透气孔11、导气块的气道21、中垫层30的通气孔31窜入鞋内。本技术所揭示鞋的透气结构,其主要特征在于,该中垫层30上,跨接有一气囊部40,而于鞋垫层50上,则相对突起有一拱部51,使该鞋垫层50的拱部51可以对应地包容该气囊部40于内;使用者当穿著本技术所应用的鞋具行走时,当脚向下踏时,便可下压该气囊部40,如图3的假想线所示,此时,便可压缩位于气囊部40与中垫层30间的压缩室42的空气,使受压的空气经中垫层30的通气孔311、导气块20的气道21及鞋底的透气孔11向外排出,或经由中垫层30的其它通气孔31、鞋垫层50的洞孔52或周围的空隙向上窜入使用者的足部,而当使用者向上抬起足部时,由于不再下压该气囊部40,此时,气囊部40因自然弹性复归,而向上弹起,回复原状,此时,鞋内的空气瞬间被抽真空,而使鞋内的压力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力,因此外界的新空气便可由足部与鞋具间的空隙、鞋底10的透气孔11被吸入鞋具中,而使本技术所应用的鞋具可以达到换气、透气的目的,而显见其新颖性及实用性。本技术所揭示的结构、元件形状,可于不违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予以修饰应用,本技术并不自限。权利要求1.一种鞋的透气结构,包括导气块,置于鞋具的鞋底中,该导气块上,凹进有多个相连通的气道,且该气道与鞋底的侧壁上所贯穿的透气孔相连通;中垫层,跨置在该导气块的上方,并穿有通气孔;以及鞋垫层,跨置在该中垫层上方;其特征在于该中垫层上,具有一气囊部,该气囊部呈一半球状的片状体,其底部固接在该中垫层上方,且该气囊部位于中垫层的一个通气孔的上方;而该鞋垫层具有拱部,该拱部内对应地包容有该气囊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鞋的透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气块是与鞋底一体成型的导气块。专利摘要一种鞋的透气结构,包括导气块,置于鞋具的鞋底中,于该导气块上,凹设有多个相连通的气道,且该气道与鞋底侧壁上贯穿的透气孔相连通;一中垫层,跨置于该导气块的上方,于该中垫层上穿设有通气孔,以与该导气块的气道相通;气囊部,呈一半球状的片状体,底部固接于该中垫层上,并令该气囊部至少投影于一通气孔的上方;以及一鞋垫层,跨置于该中垫层上方,于该鞋垫层上设有拱部,该拱部吻合该气囊部的外型,以对应地跨置于气囊部上方,如是当使用者穿著鞋具行走时,通过踩踏鞋垫层的拱部,而间断地压缩、释压该中垫层的气囊部,使鞋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鞋的透气结构,包括:    导气块,置于鞋具的鞋底中,该导气块上,凹进有多个相连通的气道,且该气道与鞋底的侧壁上所贯穿的透气孔相连通;    中垫层,跨置在该导气块的上方,并穿有通气孔;以及    鞋垫层,跨置在该中垫层上方;其特征在于:    该中垫层上,具有一气囊部,该气囊部呈一半球状的片状体,其底部固接在该中垫层上方,且该气囊部位于中垫层的一个通气孔的上方;而该鞋垫层具有拱部,该拱部内对应地包容有该气囊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锡良林明雄
申请(专利权)人:林锡良林明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