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光学组件的致动器及相应的摄像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1691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光学组件的致动器,包括:镜筒,其包括第一环形分段,其内侧面适于承靠所述第一镜片;第一磁场生成元件,其布置在所述第一环形分段周围,并且所述第一磁场生成元件内侧面承靠所述第一环形分段的外侧面;壳体,其围绕在所述镜筒外侧;以及第二磁场生成元件,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侧面对应于所述第一磁场生成元件的位置处;其中,所述第一环形分段的至少一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镜片对应的镜筒临界厚度,所述第一镜片对应的镜筒临界厚度是:在所述第一镜片承靠在镜筒的内侧面的情形下,镜筒单独支撑所述第一镜片所需结构强度所对应的最小厚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助于减小致动器的轴向和径向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光学组件的致动器及相应的摄像模组
本技术涉及光学
,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用于光学组件的致动器及相应的摄像模组的解决方案。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被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用于帮助使用者获取影像(例如视频或者图像)的摄像模组的相关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进步,并且在近年来,摄像模组在诸如医疗、安防、工业生产等诸多的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满足越来越广泛的市场需求,高像素,小尺寸,大光圈是现有摄像模组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目前,市场上对于小尺寸动焦模组的需求一直存在,因为随着摄像模组封装技术的演进,摄像模组基座部分可以采用模塑、背面贴电容等工艺进行封装,从而减少模组基座的长宽尺寸。而动焦模组继续采用传统致动器结构,致动器尺寸远远大于摄像模组的底座尺寸,从而限制了模组整体的小型化,同时,也降低了移动电子设备的整体空间利用率。在此之外,随着移动电子设备日益薄型化,摄像模组的整体高度也需要随之降低。再进一步的,在实际摄像模组的设计和生产中,还要求提供一种致动器顶部端面高度低的摄像模组,也就是俗称的马达肩高要低。所以,如何提供在保证致动器运动行程的基础上,实现模组整体的薄型化,以及致动器顶部高度降低,成为了行业难题。再次,传统的致动器结构相对复杂,零配件多,同时致动器、镜头分别组装设计,并最终摄像模组的组装,体现了动焦模组的结构集成度不高的弊病,同时,镜头和致动器设计上的协同配合明显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至少一个缺陷的解决方案。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光学组件的致动器,包括:镜筒,其内侧面适于安装镜片组,所述镜片组包括光学面直径最大的第一镜片;并且所述镜筒包括第一环形分段,其内侧面适于承靠所述第一镜片;第一磁场生成元件,其布置在所述第一环形分段周围,并且所述第一磁场生成元件内侧面承靠所述第一环形分段的外侧面;壳体,其围绕在所述镜筒外侧;以及第二磁场生成元件,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侧面对应于所述第一磁场生成元件的位置处;其中,所述第一环形分段的至少一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镜片对应的镜筒临界厚度,所述第一镜片对应的镜筒临界厚度是:在所述第一镜片承靠在镜筒的内侧面的情形下,镜筒单独支撑所述第一镜片所需结构强度所对应的最小厚度;所述第一磁场生成元件和所述第二磁场生成元件分别为磁体和线圈组件,或者所述第一磁场生成元件和所述第二磁场生成元件分别为线圈组件和磁体。其中,所述第一镜片位于所述镜片组的最后端。其中,所述第一镜片的数目至少为一。其中,所述镜片组还包括第二镜片,所述第二镜片的光学面小于所述第一镜片的光学面;所述镜筒还包括第二环形分段,其内侧面适于承靠所述第二镜片。其中,所述第一环形分段的至少一部分弧形段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镜片对应的镜筒临界厚度。其中,所述第二环形分段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环形分段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弧形段的厚度。其中,所述第二环形分段具有第二外径,所述第一环形分段具有第一外径,所述第二外径等于所述第一外径,所述第一磁场生成元件的内侧面承靠在所述第一环形分段和所述第二环形分段的外侧面。其中,所述第一磁场生成元件内侧面紧靠所述第一环形分段的外侧面,以补强所述第一环形分段的结构强度。其中,所述致动器还包括基座,所述壳体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侧壁和具有通孔的顶盖。其中,所述第二环形分段具有第二外径,所述镜筒还包括具有第三外径的第三环形分段,所述第三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外径;所述第三环形分段的外侧面与所述通孔匹配。其中,所述透镜组还包括光学面直径最小的第三镜片,所述第三环形分段的内侧面适于承靠所述第三镜片。其中,所述致动器还包括基座,所述壳体安装于所述基座上。其中,所述基座为中心具有通光孔的金属片。其中,所述致动器还包括第一导向机构,其适于引导所述镜筒相对于所述壳体沿着所述光学组件的光轴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弹片,所述镜筒通过所述弹片与所述壳体弹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滚珠和相应的限位结构。其中,所述滚珠布置于所述镜筒与所述壳体之间。其中,在所述线圈组件和所述磁体的作用下,所述镜筒可相对于所述壳体沿着所述光学组件的光轴移动。其中,所述镜筒还包括具有第四外径的第四环形分段,所述第四环形分段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分段和所述第三环形分段之间,所述第四外径处于所述第二外径与所述第三外径之间。其中,所述镜筒还包括第二连接部,其将所述第二环形分段和所述第四环形分段连接。其中,所述镜筒还包括第三连接部,其将所述第四环形分段和所述第三环形分段连接。其中,并且所述顶盖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外表面之间设置限位结构。其中,所述弹片包括上弹片,所述上弹片位于所述磁体的上方。其中,所述上弹片连接至所述镜筒的所述第三连接部。其中,所述镜筒还具有从所述第一环形分段沿着垂直于所述光轴的方向向外延伸而形成的延伸部;所述第一磁场生成元件的底面承靠在所述延伸部的上表面上。其中,所述弹片还包括下弹片,所述下弹片安装在所述第一磁场生成元件的下方。其中,所述第一磁场生成元件的下方具有限位结构。其中,所述下弹片安装在所述延伸部的下侧。其中,所述壳体的侧壁为方筒形。其中,所述第一磁场生成元件为磁体,所述磁体的外侧面包括八个朝向所述壳体的平面,其中四个平面与所述壳体的对应的侧壁平行,另外四个平面分别朝向所述壳体的四个角。其中,所述磁体的数目为多个,这多个磁体共同围绕所述第一环形分段。其中,所述镜筒还具有设置在所述多个磁体之间的隔离结构。其中,所述多个磁体分别贴附在所述隔离结构上。其中,所述磁体的数目为四,分别布置在对应于所述壳体的四个角的位置;所述线圈组件呈八边形,其每条边均与四个所述磁体的一个对应的外侧面平行。其中,所述第一磁场生成元件为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壳体的所述侧壁内侧面的线圈,所述磁体置于所述线圈内侧。其中,所述线圈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壳体内侧的筒状的线圈支架和缠绕在所述线圈支架上的线圈,所述磁体置于所述线圈支架内侧。其中,所述光学组件为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光学组件为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包括感光组件和安装在所述感光组件上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致动器还包括第二导向机构,其适于引导所述镜筒相对于所述基座调整姿态,以调整所述镜筒的轴线与所述基座的轴线之间的倾角矢量。其中,所述致动器还包括第三导向机构,其适于引导所述镜筒相对于所述壳体沿着垂直于所述光轴的平面平移。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包括:前文所述的用于光学组件的致动器;所述致动器还包括基座,所述壳体安装在所述基座上;镜片组,其安装于所述致动器的所述镜筒的内侧面;以及感光组件,所述基座安装在所述感光组件上。其中,所述基座为中心具有通光孔的金属片。其中,所述感光组件包括线路板、安装在所述线路板上的感光元件和形成在所述线路板上并围绕所述感光元件的环形支撑部。其中,所述环形支撑部模塑成型。其中,所述环形支撑部具有顶面,所述顶面安装金属支架,所述致动器的所述金属片固定于所述金属支架。其中,以所述透镜组和所述感光元件之间主动校准所确定的相对位置,来固定所述金属片与所述金属支架。其中,所述金属支架通过胶材与所述环形支撑部的所述顶面的一部分粘结,所述顶面的另一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光学组件的致动器及相应的摄像模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光学组件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其内侧面适于安装镜片组,所述镜片组包括光学面直径最大的第一镜片;并且所述镜筒包括第一环形分段,其内侧面适于承靠所述第一镜片;第一磁场生成元件,其布置在所述第一环形分段周围,并且所述第一磁场生成元件内侧面承靠所述第一环形分段的外侧面;壳体,其围绕在所述镜筒外侧;以及第二磁场生成元件,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侧面对应于所述第一磁场生成元件的位置处;其中,所述第一环形分段的至少一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镜片对应的镜筒临界厚度,所述第一镜片对应的镜筒临界厚度是:在所述第一镜片承靠在镜筒的内侧面的情形下,镜筒单独支撑所述第一镜片所需结构强度所对应的最小厚度;所述第一磁场生成元件和所述第二磁场生成元件分别为磁体和线圈组件,或者所述第一磁场生成元件和所述第二磁场生成元件分别为线圈组件和磁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学组件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其内侧面适于安装镜片组,所述镜片组包括光学面直径最大的第一镜片;并且所述镜筒包括第一环形分段,其内侧面适于承靠所述第一镜片;第一磁场生成元件,其布置在所述第一环形分段周围,并且所述第一磁场生成元件内侧面承靠所述第一环形分段的外侧面;壳体,其围绕在所述镜筒外侧;以及第二磁场生成元件,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侧面对应于所述第一磁场生成元件的位置处;其中,所述第一环形分段的至少一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镜片对应的镜筒临界厚度,所述第一镜片对应的镜筒临界厚度是:在所述第一镜片承靠在镜筒的内侧面的情形下,镜筒单独支撑所述第一镜片所需结构强度所对应的最小厚度;所述第一磁场生成元件和所述第二磁场生成元件分别为磁体和线圈组件,或者所述第一磁场生成元件和所述第二磁场生成元件分别为线圈组件和磁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学组件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位于所述镜片组的最后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学组件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组还包括第二镜片,所述第二镜片的光学面小于所述第一镜片的光学面;所述镜筒还包括第二环形分段,其内侧面适于承靠所述第二镜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光学组件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分段的至少一部分弧形段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镜片对应的镜筒临界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光学组件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分段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环形分段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弧形段的厚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光学组件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分段具有第二外径,所述第一环形分段具有第一外径,所述第二外径等于所述第一外径,所述第一磁场生成元件的内侧面承靠在所述第一环形分段和所述第二环形分段的外侧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学组件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场生成元件内侧面紧靠所述第一环形分段的外侧面,以补强所述第一环形分段的结构强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学组件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还包括基座,所述壳体安装在所述基座上。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光学组件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侧壁和具有通孔的顶盖。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光学组件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分段具有第二外径,所述镜筒还包括具有第三外径的第三环形分段,所述第三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外径;所述第三环形分段的外侧面与所述通孔匹配。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光学组件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组还包括光学面直径最小的第三镜片,所述第三环形分段的内侧面适于承靠所述第三镜片。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光学组件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为中心具有通光孔的金属片。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光学组件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还包括第一导向机构,其适于引导所述镜筒相对于所述壳体沿着所述光学组件的光轴方向移动。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光学组件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弹片,所述镜筒通过所述弹片与所述壳体弹性连接。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光学组件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滚珠和相应的限位结构。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光学组件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还包括具有第四外径的第四环形分段,所述第四环形分段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分段和所述第三环形分段之间,所述第四外径处于所述第二外径与所述第三外径之间。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于光学组件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还包括第二连接部,其将所述第二环形分段和所述第四环形分段连接。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于光学组件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还包括第三连接部,其将所述第四环形分段和所述第三环形分段连接。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光学组件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并且所述顶盖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外表面之间设置限位结构。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于光学组件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包括上弹片,所述上弹片连接至所述镜筒的所述第三连接部。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学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珠张建龙赵波杰涂洪德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