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1593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2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区设置有沿列方向延伸的多条电源走线,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电源走线包括第一子电源走线,每条第一子电源走线可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位于第一显示区,第二部分位于第二显示区;第一部分的线宽小于第二部分的线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第一子电源走线第一部分的线宽小于第二部分的线宽,这样可以使第一部分的电阻大,从而第一显示区像素发光亮度小于第二显示区像素发光亮度。第一显示区位于显示屏幕的四角,且边缘轮廓为圆弧形。这样可以模糊圆弧形边缘轮廓附近的锯齿感,改善显示边缘轮廓附近的锯齿状情况,提升显示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是利用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制成的显示面板。OLED显示面板兼具多种优点,例如,OLED显示面板中包含自发光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无需背光源、对比度高、厚度薄、视角广、反应速度快、使用温度范围广、构造及制程较简单等,鉴于上述众多优点OLED显示面板广泛应用于显示屏制造中。随着OLED技术的发展,显示装置逐渐趋于窄边框甚至无边框,从美观以及产品质量角度考虑,显示面板的形状不再仅限于矩形等规则的形状,或者特殊的应用场景,显示面板也不局限于矩形等规则的形状。异形显示面板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例如,显示面板的四个角为圆角,或者在显示面板上设置挖槽结构用以安装听筒、摄像头等设备,再或者设计出圆形或者其它形状的显示面板。异形显示面板的边缘为非矩形结构,但是电源电压线没有随着异形显示面板进行改进,还是按照矩形显示面板进行排布等,这样使得边缘像素的电流大小和面内像素的电流大小基本相同,在点亮时像素的亮度也和面内像素的亮度相当,这样就使得异性区域处锯齿感明显,严重影响显示效果,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通过设计驱动芯片的算法,采用边缘雾化法弱化显示面板边缘的锯齿现象。该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锯齿现象,但是效果不佳,且显示面板在异形边缘附近的色彩饱和度较差,显示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圆弧形边缘的锯齿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沿列方向延伸的多条电源走线,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电源走线包括第一子电源走线,每条第一子电源走线可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位于第一显示区,第二部分位于第二显示区;第一部分的线宽小于第二部分的线宽。其中,第一显示区位于显示区的四角,且边缘轮廓为圆弧形,显示区中除去第一显示区的其他部分为第二显示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子电源走线的第一部分的线宽沿列方向上逐渐减小。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区还设置有沿行方向延伸的多条电源连接走线,电源走线还包括第二子电源走线,每条第二子电源走线全部位于第二显示区内,电源连接走线与每条第二子电源走线电连接,且与第一子电源走线的第二部分电连接。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电源连接走线还与每条第一子电源走线的第一部分电连接,且第一子电源走线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绝缘设置。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电源连接走线还与每条第一子电源走线的第一部分电相连,且第一子电源走线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电连接。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电源连接走线不与第一子电源走线的第一部分电相连,且第一子电源走线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电连接。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电源走线或电源连接走线的材料包括:钼、铝、金以及银中之一或组合。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电源走线和电源连接走线异层设置并通过打孔的方式连接;显示面板还包括栅线:各电源连接走线与栅线同层同材质且绝缘设置;或者,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金属层,第三金属层可作为电容的一极,电源连接走线与第三金属层同层同材质且绝缘设置。相应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区设置有沿列方向延伸的多条电源走线,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电源走线包括第一子电源走线,每条第一子电源走线可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位于第一显示区,第二部分位于第二显示区;第一部分的线宽小于第二部分的线宽,其中,第一显示区位于显示区的四角,且边缘轮廓为圆弧形,显示区中除去第一显示区的其他部分为第二显示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第一子电源走线第一部分的线宽小于第二部分的线宽,这样可以使第一部分的电阻大,使第一部分的IRdrop变大,第一显示区的像素的电流变小,从而第一显示区像素发光亮度小于第二显示区像素发光亮度。第一显示区位于显示屏幕的四角,且边缘轮廓为圆弧形。这样本专利技术可以模糊圆弧形边缘轮廓附近的锯齿感,改善显示边缘轮廓附近的锯齿状情况,提升显示品质。且无需改变驱动电芯的设计,无需针对本方案单独设计驱动电路,工艺较为简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区域a1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区域a1中第一显示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区域a1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区域a1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区域a1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8为图2所示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沿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应当理解,下面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附图中各层薄膜厚度、大小以及形状均不反映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如图2和图3所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区设置有沿列方向延伸的多条电源走线100,电源走线用于由驱动IC向像素提供电源电压,显示区还设置有行方向延伸的多条电源连接走线200,通过电源连接走线200将电源走线100横向连接,从而减小IRdrop。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a1和第二显示区(未在图中标出),第一显示区a1位于显示屏幕的四角,且边缘轮廓为圆弧形,显示区中除去所述第一显示区a1的其他部分为第二显示区。电源走线100包括第一子电源走线101和第二子电源走线102,每条第一子电源走线101可分为第一部分P1和第二部分P2,第一部分P1位于第一显示区a1,第二部分P2位于第二显示区,第一子电源走线101的第一部分P1的线宽x1小于第二部分P2的线宽x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位于显示屏幕的四角,且边缘轮廓为圆弧形,显示区中除去所述第一显示区a1的其他部分为第二显示区。第一子电源走线的第一部分的线宽小于第二部分的线宽,这样可以使第一子电源走线的第一部分的电阻大,使第一部分的IRdrop变大,第一显示区的像素的电流变小,从而第一显示区像素发光亮度小于第二显示区像素发光亮度。这样本专利技术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区设置有沿列方向延伸的多条电源走线,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电源走线包括第一子电源走线,每条所述第一子电源走线可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部分的线宽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线宽。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区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四角,且边缘轮廓为圆弧形,显示区中除去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其他部分为第二显示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区设置有沿列方向延伸的多条电源走线,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电源走线包括第一子电源走线,每条所述第一子电源走线可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部分的线宽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线宽。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区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四角,且边缘轮廓为圆弧形,显示区中除去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其他部分为第二显示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电源走线的所述第一部分的线宽沿列方向上逐渐减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显示区还设置有沿行方向延伸的多条电源连接走线;所述电源走线还包括第二子电源走线,每条所述第二子电源走线全部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内;所述电源连接走线与每条所述第二子电源走线电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子电源走线的所述第二部分电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连接走线还与每条所述第一子电源走线的所述第一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敏杨轩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