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1296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8:35
一种空调机室内机包括:壳体,蜗壳,该蜗壳被容纳在壳体内,在蜗壳上安装有导风叶片;风扇,该风扇至少部分地容纳在蜗壳中,蜗壳的蜗舌引导从风扇吹出的气流。用于驱动风扇的风扇驱动电机安装在蜗壳的一端上,用于驱动导风叶片的叶片驱动电机也安装在蜗壳的同一端上,且与风扇驱动电机并排布置。该空调机室内机的布置结构紧凑,可缩短通向电机的线束的长度,并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机室内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调机室内机,尤其涉及一种竖直式的空调机室内机。
技术介绍
通常,空调机室内机包括壳体,在壳体上形成有进风面和出风面。该空调机室内机中还设置有出风组件,该出风组件包括风扇以及至少部分地容纳风扇以引导从风扇吹出的气流的蜗壳。对于上述结构的空调机室内机,一个问题是如何设置和安装该空调机室内机中用来驱动各种活动部件的电机。通常来说,空调机室内机中设置有用来驱动风扇的电机。此外,在蜗壳中安装有导风叶片,该导风叶片能够绕其轴线枢转,从而将气流朝着设定的方向引导,相应地,空调机室内机中设置有用于驱动导风叶片枢转的导风叶片电机。为了容纳以上所述的这些电机,在空调机室内机中需要留出相应的空间,由此导致空调机室内机的体积变大,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因此,存在对空调机室内机的结构进行改进的需求,以节省因安装电机而占用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基于以上现有技术的问题而作出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空调机室内机,其在为电机提供安装空间的同时,保持结构紧凑,且能够节约制造成本。本技术的空调机室内机包括:壳体,蜗壳,该蜗壳被容纳在壳体内,在蜗壳上安装有导风叶片;风扇,该风扇至少部分地容纳在蜗壳中,蜗壳的蜗舌引导从风扇吹出的气流;其中,用于驱动风扇的风扇驱动电机安装在蜗壳的一端上,用于驱动导风叶片的叶片驱动电机安装在蜗壳的该一端上,且与风扇驱动电机并排布置。通过上述结构的空调机室内机,将风扇驱动电机和叶片驱动电机设置在蜗壳的同一端上且并排布置,这样可充分利用蜗壳端部处的空间,使结构更加紧凑。较佳地,在蜗壳上形成有第一电机罩,第二电机罩连接在第一电机罩上,从而在第一电机罩和第二电机罩之间形成电机容置空间,用于至少容纳该风扇驱动电机。第一电机罩可以是一体地形成在蜗壳上,也可以是安装在蜗壳上的。这样,用来容纳电机的电机罩设置在蜗壳上,使得电机能够尽量邻近风扇地设置,从而能够以更紧凑的结构来设置用于容纳电机的空间,并且可缩短通向电机的线束的长度,从而节约成本。在一种具体结构中,导风叶片包括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相应地,叶片驱动电机包括用来驱动第一叶片的第一叶片驱动电机和用于驱动第二叶片的第二叶片驱动电机。进一步较佳地,在蜗壳上形成有电机罩的结构中,上述第一和第二叶片驱动电机位于第一电机罩的同一侧上。这样的设置结构可进一步使空调机室内机的结构紧凑,使制造成本降低。为了优化对容纳在第一电机罩和第二电机罩之间的空间中的电机的冷却,在第一电机罩和第二电机罩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通风孔。在一种具体结构中,第一电机罩和第二电机罩中的一个上设置有卡扣,第一电机罩和第二电机罩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卡槽,在第一电机罩和第二电机罩安装在一起时,卡扣配合在卡槽中。由此,通过卡扣和卡槽之间的配合,实现第一电机罩和第二电机罩之间的配合连接。较佳地,空调机室内机还包括防护罩,至少风扇驱动电机容纳在该防护罩中。该防护罩的作用是进一步保护容纳在第一电机罩和第二电机罩所围成的空间中的电机,例如可防火等。较佳地,第一电机罩一体形成在蜗壳上。这样,可简化带有第一电机罩的蜗壳的制造过程。为了便于对蜗壳的模制,可将蜗壳设计成包括两部分,即由第一蜗壳部分和第二蜗壳部分组合而成。这样,在制造时可分别模制第一蜗壳部分和第二蜗壳部分,然后再将第一蜗壳部分和第二蜗壳部分组装起来,而各个蜗壳部分在模制之后更容易脱模。进一步地,该空调机室内机的壳体包括顶板、底板、前板和侧围框架;其中前板在顶板和底板之间延伸,且设有出风面,出风面形成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狭长出风口;侧围框架也在顶板和底板之间延伸,且设有吸风面。在本技术中,所涉及的空调机室内机的一种具体类型为竖直式的空调机室内机,例如柜机(圆形、矩形柜机等)、竖直挂壁式室内机等。附图说明图1a示出了本技术的空调机室内机的立体图。图1b示出了本技术的空调机室内机的另一立体图,其中去除了该空调机室内机的部分外壳,以更加清楚地示出设置在该空调机室内机内的部件。图2示出了图1b所示空调机室内机的蜗壳的立体图,其中在蜗壳中安装有风扇,并且在蜗壳上形成有第一电机罩。图3示出了用于与第一电机罩相连的第二电机罩的立体图。图4示出了第二电机罩的另一立体图。图5a示出了用于本技术的空调机室内机的电机的防护罩的立体图。图5b示出了图5a所示防护罩的立体分解图。图6示出了蜗壳的立体图,其中在蜗壳上安装有电机。图7示出了图6所示的蜗壳中包括电机的部分。图8示出了一种变型结构的蜗壳,其中蜗壳由第一蜗壳部分和第二蜗壳部分组成。(符号说明)1空调机室内机11风扇12蜗壳13第一电机罩14第二电机罩15通风孔16卡扣17加强筋20风扇驱动电机30防护罩31第一本体32第二本体33第一端板半部34第二端板半部35凸片36箍环37凸耳40第一叶片驱动电机50第二叶片驱动电机60第一蜗壳部分70第二蜗壳部分111顶板112底板113前板114侧围框架JF吸风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理解本技术,以下将参考附图1a~7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但是,应当了解,附图中所示的仅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其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显而易见的修改、变型、等效替换,并且在不相矛盾的前提下,在以下所描述的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而这些都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此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特别解释,在本文中所使用的诸如“内”、“外”的有关方位的用语是以空调机室内机为参照而言的。图1a以竖直壁挂式空调机室内机为例示出了本技术的空调机室内机1的立体图,从图1a中可见,空调机室内机1的壳体包括顶板111、底板112、前板113和侧围框架114。前板113在顶板111和底板112之间延伸,且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狭长出风面(未图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出风面中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狭长出风口,例如该出风口可为矩形。但本技术并不限定于此,上述出风面也可以是由多个长方形、正方形或圆形的出风口沿垂直方向排列而形成的面,只要出风面的形状不影响出风效果,则可以是任意的形状。侧围框架114也在顶板111和底板112之间延伸,且设有吸风面JF。并且,侧围框架114包括彼此大致成90度交叉的两个侧板。图1b示出了该空调机室内机的另一立体图,其中,该空调机室内机1的一部分外壳被拆去,以清楚地示出该空调机室内机1的内部结构。该空调机室内机1包括风扇(例如贯流风扇)11,风扇11至少部分地容纳在蜗壳12中。在蜗壳12上安装有导风叶片(未示出),用于对从风扇11吹出的气流进行引导和整流。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蜗壳12的局部后视立体图,其中风扇11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形成于蜗壳12中的腔室中,进一步地,在蜗壳12上还一体地形成有第一电机罩13,例如在蜗壳12的顶部可形成有较小的容纳腔,作为第一电机罩13,用于驱动风扇11的风扇驱动电机20(在图7中可更清楚地看到)可部分地容纳于其中。或者,也可在蜗壳12的底部形成该第一电机罩13,这同样在本技术的范围内。此处,所谓的“顶部”和“底部”是以空调机室内机1的正常安装状态时的朝向为基准而言的。此处,第一电机罩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调机室内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机室内机,包括:壳体,蜗壳,所述蜗壳被容纳在所述壳体内,在所述蜗壳上安装有导风叶片;风扇,所述风扇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蜗壳中,所述蜗壳的蜗舌引导从所述风扇吹出的气流;其特征在于,用于驱动所述风扇的风扇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蜗壳的一端上,用于驱动所述导风叶片的叶片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蜗壳的所述一端上,且与所述风扇驱动电机并排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机室内机,包括:壳体,蜗壳,所述蜗壳被容纳在所述壳体内,在所述蜗壳上安装有导风叶片;风扇,所述风扇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蜗壳中,所述蜗壳的蜗舌引导从所述风扇吹出的气流;其特征在于,用于驱动所述风扇的风扇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蜗壳的一端上,用于驱动所述导风叶片的叶片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蜗壳的所述一端上,且与所述风扇驱动电机并排布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蜗壳上形成有第一电机罩,第二电机罩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罩上,从而在所述第一电机罩和所述第二电机罩之间形成电机容置空间,用于至少容纳所述风扇驱动电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叶片包括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所述叶片驱动电机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叶片的第一叶片驱动电机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叶片的第二叶片驱动电机。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叶片包括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叶片的第一叶片驱动电机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叶片的第二叶片驱动电机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永林代展波陈彬杨贝贝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